33:干净的毒药
他恨高利贷,恨到骨子里。
不是那种“坏人该死”的表层愤怒,而是一种扎在皮肉底下的深层憋屈——
三更半夜对着月亮磨牙,白天见了放贷人还能礼貌鞠躬,谈笑风生。
他恨他们穿得人模狗样,坐在高档写字楼里谈“流动性周转”。一边递合同一边在心里标记你哪天断气。
他恨他们嘴里全是“合作共赢”,但手下连你身份证背面都查得一清二楚。
他恨他们永远不会骂你一句,却能在笑声中,把你推进那条“阳光照不到、法律打盹”的通道。
他最恨的,是他们的“干净”。
说是高利贷,但合同条款合法得像银行模版。你以为自己走错了门,结果走进的是一条盖着茶香和表格的地狱通道。
他们管自己叫“金融中介服务提供商”。
给你“定制化融资方案”。
让你以为你是项目,不是人肉炸弹。
他至今记得签第一份合同时,那女业务员有多温柔:“我们相信你,只是程序上需要签个个人无限担保。”
无限担保。
听起来西个字,写下去就是你名下的房、车、银行卡、未来十年工资——都归对方调配。
他说能不能缓签,对方笑着说:“缓签当然可以,但我们需要今天确定转账时间。”
他们不逼你,但你自己会逼自己。
因为你缺钱,因为你不想失败,因为你觉得再熬三个月就能翻盘。
“就三个月。”你说。
然后三个月后,你还在。利滚了十倍,你就开始贱。
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贱,而是——你开始不择手段想活下来。
你甚至主动说:“你们要不入点股?我给你们转股份。”
对方一笑:“不用。你按合同走,己经是我们的人了。”
那笑,带着点温柔和怜悯。
他恨这温柔。
34:别人的故事,自己的骨灰
槚木有时会幻想,如果世界能按算法运行就好了。
那样,他就能把高利贷这种“以虚套实、以债生债”的模型写成错误模板,然后打上红色警告:“此类路径不具备可持续性,请立即终止调用。”
可现实不是。现实是混沌系统。变量太多,信息滞后,噪声主导。
现实是:坏人伪装成好人,好人活成狗,狗反倒做成了市值五十亿的独角兽。
他最恨的,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倒了。
是他眼睁睁看着一个又一个创业者像他一样,被“合法毒药”慢慢榨干。
他见过一个做环保设备的老同学,为了撑过一个季度的采购,借了两百万的“过桥资金”。
六个月后,那家公司被并购了,项目盈利两千万。但兄弟自己只剩一张写着“负68万”的个人征信报告,外加一纸“永不再融资”的黑名单。
“他搞出了绿能设备,但自己快被烧成灰。”
还有个做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的女生,项目评估估值六千万,融资遇冷,求到高利贷。
半年后,平台关停,核心代码被卷走,最后连她爷爷都成了担保人之一。
她告诉槚木:“我以为我是创始人,后来发现我是替别人写遗书。”
数据不会说谎。
某报告统计,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缺口超过18万亿,正规银行系统只能覆盖其中不到一半。
剩下的部分,大量落入影子银行体系、高利贷链条、甚至“转贷-拆东墙补西墙”式的多头借贷。
2022年,全国涉非法民间借贷诉讼案件达78万起,超七成牵涉“附带连带责任”的个人家庭财产问题。
最荒唐的不是“高”,是“隐”。
你以为年利率18%叫高?
他们不跟你讲年利率,他们讲“手续费”“资金服务费”“项目风险评估价”。
你合计下来才发现:月息6%,年化超100%。
他们不逼你签暴力条款,但合同第十西页小字写着:若未及时还款,将触发交叉违约条款,连同你之前借的另外两笔一起追偿。
你签字时根本没看懂,因为他们在前面说得太好听:“放心,流程都一样。”
他最怕的,就是这些“流程”。
干净、冷静、毫无情绪,甚至不沾灰尘。
这不是江湖混混,是穿着西装、坐在你楼上的金融顾问。
你每天加班写代码,对方每天加利滚利的息。你赌项目成功,他们压你失败。
你成功,他赚利息;你失败,他吃你的公司和房子。
你以为他们输吗?
错了。
他们连你倒下时的剩饭都标了价。
35:系统上线的那天
槚木知道,如果他早点懂这个道理,或许能少走点弯路。
但每次这么想,他就气。
为什么要早点懂?
为什么好人总要更成熟、更警觉、活得像个预警机器人,才能避开坑?
他只做了件很小的事——想用AI帮别人少踩一个坑。
结果他自己成了那个最早炸掉的“实验样本”。
这世界不是坏,只是它的底层结构不允许你“纯粹”。
“他们为什么活得好?”他常问。
答案也不难:
因为他们不相信好人会赢,只相信赢的人就是好人。
所以他们笑得从容,在你破产前一周问你:“要不要我们帮你做个债务优化?再借一点就能过冬。”
你明知道是毒药,可对方说:“这叫止咳糖浆。”
你还得回:“谢谢,咳得正厉害。”
他有时候梦见自己也变成了他们。
穿西装,背公文包,坐在别人的失败故事里点评报表:“你这模型太激进,建议提前拆仓。”
梦里,还有人说:“你这人,也算被高利贷成就的成功案例。”
他吓醒,浑身冷汗,坐起第一句话就是:“滚你X的成功。”
不是因为高尚,而是他知道:
一旦他接受了“利滚利也能活得体面”的逻辑,那他就不是槚木了。
“宁愿破产,也不做那种人。”
这句话他写在本地文档注释里,每次写系统都要打开看看。
不是洁癖,是求生。精神的求生。
他宁愿窝在山里,吃泡面、靠村口的4G信号上传代码,也不想坐在城市高楼里,精致地掐着别人呼吸里的利润。
“高利贷毁了我。”他承认。
“但它也让我知道,我不想成为它。”
他咬着牙,盯着屏幕上那串运行中的代码,低声说:
“等系统上线的那天,我不知道能不能改变世界——”
“但只要它能提醒哪怕一个人:‘前方有鬼,别借’——那我这段下坠,也值。”
(http://www.220book.com/book/PTN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