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北京城的街头巷尾依旧弥漫着烟火气息,只是在这看似平常的市井生活之下,一场因“勤王债券”引发的暗潮正悄然涌动。林晏坐在户部那略显陈旧的书房里,手中把玩着一支毛笔,双眼却盯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账本,脑海里想着债券推行的诸多事宜。
“大人,外面来了个自称是江南商会代表的人,说是有要事相商。”小吏匆匆走进来,打破了屋内的寂静。
林晏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哦?来得还挺快,让他进来吧。我倒要看看,这些精明的商人又在打什么主意。” 他心里清楚,江南商会在商界势力庞大,他们的态度对债券推行至关重要,但这些商人向来唯利是图,想让他们乖乖就范可不容易。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锦缎长袍,头戴精致儒巾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此人正是江南商会的代表孙福。孙福一进门,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一瞬,他注意到屋内虽堆满账本,却收拾得井然有序,墙上一幅苍松图更显主人风骨,这与他想象中户部官员的奢靡形象截然不同,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异样。孙福很快恢复满脸堆笑,作揖行礼:“久仰林大人威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呐。”
林晏起身还礼,笑着说道:“孙老板客气了,今日前来,想必不是只为了夸赞林某吧?”他一边说着,一边给孙福让座,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似能看穿对方心思。
孙福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地说:“林大人,实不相瞒,我们商会对这勤王债券一事有些疑虑。这毕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我们得为商会的众多成员负责啊。”
林晏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问:“哦?不知孙老板有何疑虑,不妨说来听听。”他心里明白,这所谓的“疑虑”不过是商人讨价还价的手段罢了。
孙福清了清嗓子:“大人,这债券虽说打着为国效力的旗号,可我们担心到期后朝廷能否按时兑付本息。毕竟,这打仗的事儿,变数太多了。”
林晏听后,神色一正,缓缓说道:“孙老板,你这担忧不无道理。不过,你想想,要是倭寇真的打过来,咱们的生意还能安稳做下去吗?朝廷发行这债券,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只有国家太平了,你们才能安心赚钱呐。至于兑付本息,朝廷以信誉担保,还能骗你这点银子不成?”他一边说,一边起身走到窗边,望向窗外忙碌的京城街道,似在展望国家安定后的繁荣。
孙福皱了皱眉头,似乎仍有顾虑:“话虽如此,可这风险还是得考虑啊。大人,您看能不能给我们商会一些特殊待遇,也好让我们心里踏实些。”
林晏心中暗自冷笑,果然不出所料,这些商人就是想占便宜。他故作沉思片刻,然后说:“特殊待遇嘛,也不是不可以考虑。这样吧,只要你们商会带头大规模认购债券,我可以向朝廷申请,在战后的商业恢复中,给予你们一定的政策优惠,比如优先发放某些稀缺物资的经营许可证。”他心想,反正这些政策优惠战后也得制定,不如现在就拿来做筹码,先把债券卖出去再说。
孙福眼睛一亮,显然被林晏的话打动了,但他仍在犹豫:“大人,这优惠政策能不能具体说说?”
林晏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目光灼灼地看着孙福:“孙老板,你也知道,这朝廷的事儿,讲究个灵活变通。现在具体说出来,反而不好操作。不过,我林晏向来说一不二,只要你们配合,好处自然少不了你们的。要是你们不信,大可以西处打听打听我的为人。”他这番话看似诚恳,实则暗藏威胁,言下之意是如果不配合,以后可就没好果子吃了。
孙福权衡再三,终于下定决心:“好,既然林大人这么有诚意,我们商会就信您一回。我回去就召集商会成员商议,争取尽快认购债券。”
林晏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嘛,孙老板果然是爽快人。等你们商会的认购消息传来,我定会在皇上面前为你们美言几句。” 送走孙福后,林晏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哼,搞定一个是一个,这些商人,终究还是逃不过利益的诱惑。爱吃肉的人容易胖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然而,还没等林晏休息片刻,又有新的麻烦找上门来。这次是几个朝中大臣联名上书,对债券发行的方式和用途提出质疑,要求重新审议。林晏看着手中的奏折,气得脸色铁青:“这些老家伙,平时不干事,就知道挑刺儿。这债券发行可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他们却在这里瞎搅和。” 他心里明白,这背后肯定有其他势力在推动,说不定是那些不愿意看到自己建功立业的人在搞鬼。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林晏决定主动出击。他连夜起草了一份详细的债券发行说明和用途规划,第二天一大早便进宫面见万历皇帝。
在乾清宫里,雕梁画栋间透着庄严肃穆的气息,阳光透过琉璃窗洒在金砖地面上,形成一道道明亮的光影。林晏将奏折呈递给万历皇帝,然后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陛下,这债券发行乃是当下筹集援朝军费的最佳办法。我们制定的发行方式合理公正,用途也明确透明,就是为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那些大臣们的质疑,纯粹是无稽之谈,他们根本不了解前线的危急形势。”
万历皇帝认真地翻阅着奏折,不时点头,手中的朱笔轻轻敲击着桌案:“林爱卿所言有理。不过,这几位大臣的意见也不能完全忽视,你可有什么对策?”
林晏微微一笑:“陛下,臣建议召开一次御前会议,让各位大臣畅所欲言。臣会在会上详细解释债券发行的各项事宜,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让他们心服口服。如果还有人故意刁难,那就是居心叵测,陛下可不能轻饶。”他心里想着,正好借这个机会,让那些反对者闭嘴,同时也向皇帝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决心。
万历皇帝思索片刻后,点头同意:“好,就依爱卿所言。此事关系重大,务必妥善解决。”
从皇宫出来后,林晏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御前会议的资料。他召集户部的精干人员,对债券发行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梳理,还制作了一些首观的图表,以便在会议上更清晰地展示。
“大人,咱们这么费劲,能说服那些大臣吗?”一个年轻的官员有些担忧地问道。
林晏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只要我们有理有据,他们就无话可说。我己经暗中调查过,这些大臣平日里的行事作风并非毫无破绽。要是还有人不识好歹,在会议上一味刁难,我自会拿出他们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的证据,看他们还敢不敢反对。”原来,此前林晏在户部清查账目时,就发现了一些官员的不法行为,只是一首隐忍未发,如今正好成为制衡的手段。
经过几天的紧张准备,御前会议终于召开了。朝堂之上,气氛异常紧张,大臣们各怀心思,目光在林晏身上来回扫视。双方针锋相对,争论不休。林晏凭借着扎实的准备和出色的口才,一一反驳了大臣们的质疑,将债券发行的好处和必要性阐述得淋漓尽致。
“林大人,你说得虽然好听,但这债券发行会不会加重百姓负担?到时候民怨沸腾,谁来担这个责任?”一个老臣满脸不悦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林晏不慌不忙地回答:“这位大人,您的担忧我理解。但您看看,如今倭寇压境,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如果不筹集军费抗击倭寇,百姓的日子只会更难过。而且,我们的债券发行是自愿认购,对于百姓来说,这也是一种支持国家、保卫家园的方式。再说了,等战争胜利后,国家繁荣昌盛,百姓也能从中受益,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啊。”说着,林晏拿出一本记录着边境百姓惨状的画册,在朝堂上缓缓展开,大臣们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不禁露出动容之色。
在林晏的据理力争下,大臣们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最终,万历皇帝拍板决定,继续按照原计划推行债券发行,对那些故意刁难的大臣进行了严厉斥责。
走出朝堂,林晏望着天空,心中感慨万千:“这债券推行之路,真是步步惊心啊。不过,只要能为国家筹集到足够的军费,再辛苦也值得。小日本,你们等着,有你们哭的时候。”他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
(http://www.220book.com/book/PVZ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