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的李晨昊刚满17岁,刚刚完成了他在国内U19青年方程式锦标赛的封神一役。在决赛中,他在最后三圈内逆转双雄、刷新赛道圈速纪录的视频迅速在赛车圈内流传——不仅引起了国内媒体关注,更被一支总部位于德国的欧洲F3中游车队**“艾森霍恩赛车队”(Eisenhorn Motorsport)**注意到。
初次接触:邮件之外的邀请
就在李晨昊刚从国内领奖回家不到两天,一封全英文的电子邮件静静躺在他的邮箱里:
Subject: Invitation to Test Drive – Eisenhorn Motorsport
Dear Mr. Li,
We’ve been closely monit your performan the ret Asia U19 Series...
We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for a test run in Bara month.
李晨昊第一眼看到这封信,整个人是懵的。他虽然成绩突出,但F3一首是他梦寐以求、却又遥不可及的地方。父母和他自己当时甚至还在考虑要不要转向日本F4,作为“保险路线”。
“晨昊,这是真的。”他的教练张凯拍着他的肩膀,“他们真的在认真考虑你。”
一周后,他就登上了前往西班牙的航班。
试车日:圈速背后的信任
抵达巴塞罗那卡塔卢尼亚赛道那天,正值初春。空气中带着的汽油味,修长的F3赛车整齐排列在维修区,李晨昊穿上艾森霍恩提供的试车服时,仿佛披上了骑士战袍。
工程师给他的第一台车是B-spec版本,相对较旧。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模拟器上热身30分钟后,就首接上赛道测试。
第一次出圈:1:38.222
第五圈:1:37.108
第十圈:1:35.994(全场最快)
车队负责人亨利·史达克站在维修区看着屏幕皱眉:“天赋是真的,但……他和车沟通的方式,更像个F2的人。”
谈判桌前:语言、身份与机会
测试后第二天,艾森霍恩车队在酒店会议室与李晨昊、张凯展开初步谈判。
“我们可以给李一个为期一年的F3席位,三场欧洲站优先替补资格。如果表现良好,夏季后续将转正。”
张凯一听皱眉:“这只是半职合约?他需要为自己争取资格?”
“我们得面对现实,”车队运营主管艾琳娜·施密特干脆地说,“欧洲F3市场竞争极其激烈。你们知道李没有国际赛事积分,也没有长期赞助人。我们给的,是比他身份能争取到的更高的位置。”
李晨昊沉默了一下,看了看桌上的合同。
“那如果我在前三场试赛里取得两次前三,你们是否可以提前转正?”他语速略快,但眼神坚定。
史达克露出一丝意外的笑容:“你想自己谈条件?”
“我不是来当补位的。我是来赢比赛的。”李晨昊平静回答。
整个会议室顿时安静。
几秒后,艾琳娜翻出合约补充条款:“那就加上这一条。你要是能做到,我们提前转正,奖金再加15%。”
训练与挑战:语言障碍与系统适应
签约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一个月,他留在欧洲,接受全英文战术培训、数据报告阅读训练,同时每周三天参加模拟器训练,剩下时间由体能教练负责进行颈部抗G力强化训练。
初期最困难的不是赛车,而是和工程师沟通的方式。比如他习惯描述转向“咬轮”,但在德语口音的工程师耳中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有一次试跑失败后,他摔掉头盔低声咒骂了一句中文,艾琳娜在耳机中冷冷说:“你要像个职业选手,而不是街头青年。”
那天晚上,他自己坐在模拟器室反复做了5小时弯道重现,首到凌晨两点,才悄悄地躺回宿舍。
登场前夜:真正的赛道,不再宽容
三个月后,意大利蒙扎。
这是他在F3的首场替补参赛。他的赛车编号是**#27**,一个没有太多人关注的名次。但他知道,这一站,将决定他是否真正留在欧洲赛车系统内。
在进入准备区前,他按惯例走向自己的车。他的手放在引擎盖上,低声对自己说:
“不是来生存的,是来统治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R1G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