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64 章:医院营救

小说: 重生1937:暗战风云   作者:孤独夏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1937:暗战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R239/ 章节无错乱精修!
 

电文用米汤写成的字迹在碘酒中显形:“老周之子周明远,同仁医院 307 病房,伪称‘重伤员’,日军特高课看守”。

纸页边缘粘着半片纱布,上面的血迹与周明远档案里的血型记录完全吻合 —— 那是三个月前他在报社排字房划破手指时留下的样本。

许如瑾正用酒精棉擦拭流星锤链条上的血垢,链环碰撞声在狭小的地下室格外清晰。

“同仁医院是日军在公共租界的伤兵中转站,” 她铺开从废品站买来的医院平面图,铅笔在 “手术室”“药房”“太平间” 等字样上圈点,“正门有宪兵队双岗,侧门通急诊通道,后院围墙外是巡捕房的巡逻路线。” 图上用红墨水标出的岗哨位置,与老魏从伪政府卫生处弄到的守卫换班表完全对应。

沈砚冰的手指划过 “307 病房” 的标记,那里恰好在外科大楼与传染病房之间的夹道处。

“周明远手里有日军化学武器仓库的分布图,” 他用匕首尖挑开地图夹层,露出底层的病房结构草图,“老周牺牲前说过,这孩子左肩胛骨有颗朱砂痣,是地下党‘星火’小组的联络标记。”

老张遗留的旱烟袋放在图纸旁,烟锅的铜锈蹭在 “特护病房” 字样上,晕出暗红的痕迹,像一滴未干的血。

同仁医院的哥特式尖顶在晨雾中泛着冷光,红砖墙上新刷的 “大日本军管理区” 标语还在往下淌浆糊。

沈砚冰穿着从旧货市场淘来的白大褂,袖口别着老魏伪造的 “日军军医” 证件,照片上的假名 “田中” 二字被雨水洇得发虚。

许如瑾扮成护士,浆洗得发硬的护士服口袋里藏着两包磺胺粉 —— 这是从国军溃兵处换来的救命药,玻璃药瓶外裹着棉花,走路时发出细碎的碰撞声。

“证件!” 正门岗哨的宪兵横起三八式步枪,枪托在花岗岩台阶上磕出火星。

沈砚冰弯腰递证的瞬间,余光瞥见对方领章的樱花徽章歪了半寸 —— 这是老魏说的 “新兵” 特征。

许如瑾适时露出腕上的银镯,镯子内侧刻着的 “武运长久” 是用鞋油临时涂的,在晨露中泛着可疑的油光:“太君,307 病房的伤员该换药了。”

门诊大厅弥漫着来苏水与血腥味的混合气息。

穿白大褂的伪军医们低头疾走,皮鞋跟敲在水磨石地面上,与日军皮靴的节奏格格不入。

沈砚冰的手指划过分诊台的病历本,目光在 “周明远” 的名字上停留半秒 —— 病历卡边缘被指甲掐出五道刻痕,这是地下党 “遇危” 的暗号。

药房窗口的玻璃破了个洞,用牛皮纸糊着,隐约能看见里面日军看守正用刺刀挑开药箱。

二楼走廊的消毒水味浓得呛人,沈砚冰在拐角处撞见个端着托盘的小护士。

姑娘的粗布护士服洗得发白,袖口磨出的毛边里卡着半片药棉,胸前的编号牌用别针别歪了,露出底下用蓝墨水写的 “王秀莲”。

托盘里的注射器晃出淡黄色液体,沈砚冰认出那是日军用来镇静重刑犯的巴比妥钠。

“307 病房怎么走?” 许如瑾故意撞翻托盘,药水在地面漫开时,她的手帕 “恰好” 盖住护士胸前的编号牌。

手帕里包着的银元硌在两人手心,王秀莲的手指突然收紧 —— 沈砚冰摸到她掌心有层厚茧,那是长期握手术刀的人才有的痕迹。

“跟我来,” 姑娘的声音压得极低,转身时发梢扫过沈砚冰的白大褂,留下半片沾着来苏水的棉絮,“特高课的人每半小时查一次房,现在刚过十五分。”

楼梯间的阴影里,王秀莲从 Nurse 帽里抽出张处方笺,背面用铅笔描着 307 病房的布局:两张病床,靠窗的被日军占了,周明远躺在靠里的位置,床脚焊着铁镣。

“昨晚送来时浑身是血,” 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左胳膊被刺刀挑穿,日军说他是‘共党探子’,其实...” 她突然咬住嘴唇,发梢的来苏水味里混进淡淡的哭腔,“我弟弟也在星火小组,上个月牺牲在码头。”

沈砚冰从白大褂内袋摸出半截钢笔 ——

王秀莲的眼泪突然砸在笔帽上:“307 的钥匙在护士长抽屉里,铜制的,上面系着红绳。

太平间的后门今晚七点换岗,巡逻队会去食堂吃饭,有三分钟空隙。” 她塞来包酒精棉,“里面混了乙醚,能让看守昏迷十分钟。”

第三次查房的皮鞋声远去后,沈砚冰推着治疗车停在 307 病房门口。许如瑾端着换药盘挡在门外,余光瞥见走廊尽头的日军哨兵正用刺刀撬开罐头,沙丁鱼的油腥味顺着风飘过来。

沈砚冰转动门把手的瞬间,听见金属摩擦声 —— 门轴里被人塞了半截火柴,这是王秀莲说的 “安全信号”。

病房里的日光灯光忽明忽暗,周明远躺在靠里的病床,左胳膊缠着浸血的纱布,绷带边缘露出的皮肤下,果然有颗米粒大的朱砂痣。

靠窗的病床坐着个日军曹长,军靴翘在床头柜上,刺刀鞘压着本《步兵操典》,书页间夹着周明远的皮夹,照片上的少年正举着报纸笑,报纸头条是 “百乐门舞会盛况”—— 那是他潜伏的伪装身份。

“换药。” 沈砚冰的镊子碰到纱布时,周明远的手指突然在被单下划动。

三短两长的节奏,是 “星火” 小组的紧急暗号:“床底有密信,速转移”。

沈砚冰假装清理伤口,膝盖顶住床板轻轻一抬,果然摸到块硬物 —— 用油布包裹的胶片盒,棱角硌得掌心生疼。

“动作快点!” 日军曹长的军靴在地板上碾出声响。

许如瑾突然打翻消毒水,玻璃碎裂声中,她的手悄悄按在周明远的输液管上,拇指在橡胶管上捏出个微小的褶皱 —— 这能放慢镇静剂的流速,让他保持清醒。

沈砚冰趁机将胶片盒塞进听诊器的橡胶管,金属探头的冰凉贴着肋骨,像老周生前拍他肩膀的温度。

暮色降临时,同仁医院的太平间飘起纸钱灰。沈砚冰躲在药品柜后的夹缝里,听着日军看守的皮鞋声从走廊经过。

柜里的酒精瓶晃出淡绿的光,照亮了许如瑾手里的 “死亡证明”—— 老魏用伪政府的公文纸伪造的,印章是用萝卜刻的,边缘还沾着红墨水。

“307 的特护要转移到太平间暂存,” 王秀莲的声音带着刻意装出的慌张,钥匙串上的红绳在昏暗中跳动,“少佐说要等明天的特高课来人验尸。”

沈砚冰听见日军曹长的脚步声停在门口,火柴划亮的瞬间,他看见对方嘴里叼着的烟卷 —— 那是老张常抽的 “哈德门”,不知何时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清洁车的铁轮碾过走廊地砖的裂缝,发出规律的 “咔嗒” 声。

沈砚冰和许如瑾推着车停在 307 门口时,王秀莲正用乙醚棉球捂着曹长的口鼻。

日军的喉间发出呼噜声,瘫倒时撞翻了输液架,玻璃碎片溅在周明远的病床下,露出藏在床板后的铁镣钥匙 —— 这是王秀莲提前放好的。

“快点!” 许如瑾解开周明远的铁镣,沈砚冰将日军曹长的尸体塞进药品柜,用消毒水喷洒柜内掩盖血腥味。

周明远咬着毛巾强忍疼痛,左臂的伤口在转移到清洁车时裂开,血珠滴在车板的麻袋上,晕出暗红的圆点,像落在雪地里的梅花。

许如瑾迅速用白布盖住他,布单上的 “太平间” 字样是用墨汁临时写的,边角还卷着未干的浆糊。

太平间的铁门锈得厉害,推开时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沈砚冰推着清洁车穿过停尸床之间的缝隙,每具尸体的白布都在晚风中微微颤动,空气中弥漫着福尔马林与腐败的混合气味。

周明远在布单下轻轻咳嗽,沈砚冰立刻停在编号 “17” 的停尸床旁 —— 这里的地板有块松动的木板,是王秀莲说的逃生通道入口。

“谁在那里?” 后院传来日军巡逻队的喝问。

许如瑾迅速掀开 17 号停尸床的白布,露出底下躺着的流浪汉尸体 —— 这是她提前安排的 “替身”,穿着周明远的衣服,脸上盖着沾血的纱布。

沈砚冰将清洁车推进停尸床之间的夹缝,铁轮碾过碎石的声响恰好掩盖了撬地板的动静。

木板下的暗道仅容一人爬行,墙壁渗出的水珠滴在周明远的伤口上,他咬着沈砚冰递来的手帕,冷汗浸湿的头发粘在额角。

许如瑾守在入口处,流星锤的链条绕在手腕上,链环扣住停尸床的铁架,只要日军靠近,轻轻一拽就能让整排尸体翻倒。

当巡逻队的脚步声远去,沈砚冰终于在暗道尽头推开了出口的石板。

月光洒在杂草丛生的后院,围墙外的黄浦江传来汽笛声,与医院钟楼的七点报时重合。

周明远靠在梧桐树干上喘息,左臂的绷带己被血浸透,却紧紧攥着听诊器里的胶片盒:“日军在苏州河仓库藏了新的毒剂弹,图纸... 在胶片里。”

王秀莲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围墙边,手里提着个药箱:“快走吧,我在码头安排了渔船。”

她的护士服沾着太平间的尘土,编号牌己经扯掉,露出底下蓝墨水写的 “王秀莲” 被泪水晕成了模糊的蓝团。

沈砚冰将半截钢笔递给她:“老周的笔,留着做个念想。” 姑娘的眼泪突然决堤,却笑着挥手:“告诉延安,上海还有很多王秀莲!”

安全据点的地下室里,老魏将胶片放在自制的显影液中。

苏州河沿岸的仓库分布图渐渐显现,每个红点旁都标着日文 “毒” 字。

周明远躺在行军床上,许如瑾正用磺胺粉给他包扎伤口,少年突然抓住沈砚冰的手:“我爹说,等抗战胜利,要带我们去看紫金山的日出。”



    (http://www.220book.com/book/R2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1937:暗战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R23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