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的冬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贾瑄站在镇南大将军府的廊檐下,看着雨水在青石板上溅起一朵朵水花。贾节撑着油纸伞匆匆穿过庭院,靴子上沾满了泥水。
"侯爷,广东都指挥使司的回信到了。"贾节从怀中取出一个防水的油纸包,"广州卫指挥使张文焕愿意效忠侯爷,但要求保留其家族在粤海的盐引生意。"
贾瑄接过信件,指尖在"盐引"二字上轻轻:"告诉张指挥使,本侯不但准他保留盐引,还会给他增加三成份额。"他转身走向书房,"福建那边如何了?"
贾节快步跟上:"泉州卫指挥使林大年态度暧昧,但他的副将陈勇己暗中投效。漳州卫指挥使王德彪拒不从命,不过..."贾节压低声音,"我们查到他在月港私设税卡,证据确凿。"
"好。"贾瑄嘴角微扬,"把证据送给福建巡抚,就说本侯偶然查获。记住,要'偶然'。"
三日后,一队锐士营亲兵"恰巧"在月港截获一批走私货物,连带查出了王德彪贪腐的铁证。亲兵将其交到福建巡抚手上,福建巡抚震怒,当即上奏朝廷要求严惩。而贾瑄也适时递上折子,以"边关需才"为由,建议将王德彪调往云南边陲卫所"戴罪立功"。
而此时的朝廷,三位王爷正在京城对峙呢,谁也不会在意这点小事,于是内阁批复让贾瑄和福建巡抚自行处理。
"侯爷高明。"贾节看着调令,忍不住赞叹,"这一来既去了眼中钉,又显得侯爷宽宏大量。"
贾瑄不置可否,手指轻叩桌面:"广西那边呢?"
"桂林卫指挥使杨雄是个硬骨头,我们试了几次都碰了钉子。"贾节面露难色,"此人出身将门,在军中威望颇高..."
贾瑄眼中精光一闪:"那就从他副手下手。查查杨雄有什么把柄,或者...他副将有什么想要的。"
半月后,桂林卫副指挥使赵广"偶然"破获一起军械走私案,缴获精铁铠甲三百副。朝廷嘉奖其功,升任柳州卫指挥使。而杨雄则因"治军不严"被调往贵州边陲。
"侯爷,赵广送来了效忠书。"贾节呈上一封血书,"他发誓永世效忠侯爷。"
贾瑄看都没看就将血书投入火盆:"这种背主求荣的小人,用一时可以,不可深信。"他转向西南舆图,"广东、福建己定,广西也差不多了。接下来..."
"报——"亲兵匆匆进来,"漳州卫新任指挥使到府谢恩!"
贾瑄整了整衣冠:"让他进来。"
新任漳州卫指挥使周武是个黝黑精瘦的汉子,一进门就跪地叩首:"末将周武,谢大将军提拔之恩!"
贾瑄虚扶一把:"周指挥使请起。本侯举荐你,是看中你在月港缉私的功劳。"他意味深长地补充,"希望你不要让本侯失望。"
周武激动得满脸通红:"末将愿为大将军效死!"
......
春去夏来,贾瑄的势力如春雨润物般悄然渗透南疆各省。表面上,各地卫所依旧听命朝廷;实际上,人事任免、粮饷调配都己暗中掌控在贾瑄手中。
六月初,贾瑄在昆明举办"南疆防务会议",召集广东、广西、福建三省都指挥使及各卫指挥使共商"剿匪事宜"。令人玩味的是,与会将领中,十之七八都是贾瑄这半年暗中提拔的亲信。
"诸位。"贾瑄举起酒杯,"南疆安危,系于诸位一身。本侯敬诸位一杯!"
众将轰然应诺,举杯共饮。酒过三巡,贾瑄突然叹息:"可惜啊,如今朝廷多事,粮饷迟迟不到..."
广东都指挥使张文焕立即起身:"大将军放心!末将己在广州筹得粮草十万石,不日便可运抵昆明!"
其他将领纷纷效仿,争相表态。贾瑄微笑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宴席散后,贾节忍不住问:"侯爷,我们这般动作,会不会引起朝廷注意?"
贾瑄望着北方的夜空:"京城那三位正斗得你死我活,哪有心思管南疆?"他转身拍了拍贾节的肩,"记住,真正的权力,往往是在无人注意时悄然建立的。"
七月流火,贾瑄接到密报:吴王果然勾结草原部落,引三万铁骑南下。晋王与楚王暂时联手,在居庸关外与异族大军对峙。
"侯爷,我们要不要..."贾节做了个出兵的手势。
贾瑄摇头:"不急。传令各卫所,加强戒备,但没有本侯手令,一兵一卒不得北上。"他冷笑一声,"等他们打够了,自然有人来求我们。"
果然,半月后,晋王派密使日夜兼程赶到昆明,带来"监国手谕",加封贾瑄为"总制南方七省兵马大都督",赐尚方宝剑,命其即刻率军北上"勤王"。
贾瑄把玩着尚方宝剑,突然问道:"陛下怎么样了?"
密使面露难色:"陛下...陛下仍在静养。"
贾瑄心下了然——这位年轻的皇帝,恐怕早己凶多吉少。他缓缓起身:"回去告诉晋王,本侯即日整军北上。不过..."他意味深长地补充,"南疆到京城路途遥远,大军行进,快慢可就由不得他了。"
送走密使,贾瑄立即召集众将。偌大的议事厅内,三十余名将领肃立待命,其中大半都是这半年被贾瑄暗中提拔的亲信。
"诸位。"贾瑄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时候让天下人知道,南疆儿郎的厉害了。"
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屋瓦。贾瑄满意地点头,转向西南舆图,手指从昆明缓缓移到北京:"传令全军,三日后开拔。"
众将散去之后,贾瑄召来王勇、周振和贾节。
"这次本侯将亲自率军北上,周振留守南疆,待我们走后,王勇你和贾节一起率神机营待命,待大军过了江南之后,你二人率大军乘坐海船在杭州待命!"
神机营是这一年多里贾瑄由锐士营和奋武营的精锐士卒和手雷和改进版燧发枪组成的,人数在五千人左右,但战力可抵三万大军。
"末将遵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R3G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