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5章 菌种、地图与染缸里的版图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古代循环交作业 http://www.220book.com/book/R5YJ/ 章节无错乱精修!
 

**现实线(循环第10日·穿越前)**

天光透过蒙尘的窗户,在书桌上投下一块惨白的光斑。陈默赤脚站在光斑边缘,脚底的伤口在冰冷地板上传来熟悉的隐痛,像一枚嵌入血肉的计时器,精准地提醒着他:倒计时开始了。

书桌上,“陈水生”那张泛着不均匀黄褐、边缘卷曲、印着模糊“官印”的仿古棉纸路引,如同一个沉睡的幽灵,在晨光中散发着陈旧与欺诈的气息。旁边,速写本摊开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图表、公式和潦草笔记,像一张张通往不同地狱的门票。他的目光,却死死钉在其中的一页上,那上面画着三个并列的方框:

* **盐铁:** 朱笔打叉。旁边注释:**官营垄断,触碰即死(第三次死亡教训:私盐贩子身份被绞)**。

* **粮食:** 红笔圈出,重重划上斜杠。注释:**暴动火药桶(第十二次死亡:囤粮被饥民砸碎脑壳)**。

* **靛蓝染料:** 被浓墨重彩地圈起,打上巨大的勾。旁边,是层层递进的论证箭头。

陈默的手指用力点在那个墨黑的勾上,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扎根的产业,必须满足两个铁律:**高利润、低风险**。盐铁是暴利,更是催命符。粮食是命脉,更是风暴眼。他需要一条夹缝里的黄金路。

“靛蓝…” 他低声念出这个名字,仿佛在咀嚼一枚苦涩又甘甜的果实。速写本上的论证链在他脑中飞速闪过:

1. **技术壁垒(核心护城河):**

* 箭头指向《植物色素萃取笔记》的影印页:传统靛蓝提取靠发酵蓼蓝枝叶,过程漫长(月余),依赖经验,受季节、温度影响极大,成品色泽不稳定,易褪色。

* 旁边是他用红笔写下的化学公式:**微生物(特定菌种)定向发酵 → 缩短周期(七日) → 提升纯度与色牢度**。这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降维打击!箭头首指那个真空封装的小玻璃管——三粒深蓝色的菌种,在晨光下像凝固的星辰。

* **结论:** 掌握菌种,等于垄断高端靛蓝市场。技术壁垒高耸入云,古代工匠难以破解。

2. **利润链(造血能力):**

* 箭头指向《大胤贵族服饰考》插图:朱紫、深青、鸦青…那些属于王公贵戚、高门大户的专属色彩,无一不以顶级靛蓝为基。旁边标注:**“一匹顶级靛蓝染绸,价等十金”**。

* 箭头又指向《市井物价录》影印:**原料茜草(蓼蓝),遍地野生,贱如草芥**。成本与售价之间的鸿沟,深不见底。

* **结论:** 利润丰厚,足以支撑扎根、扩张、乃至武装自卫。

3. **非战略物资(低政治风险):**

* 箭头指向《大胤律·工律》影印:官府严控盐、铁、铜、马…染料?未入名录。

* 箭头再指向《户部奏折摘要》:历年赋税重头在粮、盐、丝、茶。染坊?小税源。

* **结论:** 非国之命脉,不触权贵核心利益,不易引火烧身。

4. **产业延展性(扎根根基):**

* 箭头向上:**控制上游原料**(廉价茜草产地收购或引导种植)。

* 箭头平行:**拓展成衣业**(自产顶级布料,自建染织工坊,吃全产业链利润)。

* 箭头向下:**建立“陈氏钱庄”雏形**(向依附的小染坊、布商提供小额周转信贷,捆绑利益,渗透控制)。

* **结论:** 以靛蓝为支点,可撬动一整条产业链,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根深蒂固。

“就是它了!” 陈默一拳砸在论证链的终点,指骨生疼,眼中却燃起近乎疯狂的光芒。这盘棋,终于找到了最关键的那颗棋子!靛蓝!技术、冉冉升起新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利润、安全、延展性…完美契合他“扎根”的终极需求。

他猛地拉开抽屉,翻出那份皱巴巴的《大胤坤舆全图》影印件。地图线条粗糙,山川城池如同孩童涂鸦,但对此刻的他来说,这就是金矿的藏宝图!他的指尖带着汗渍,在地图上急切地划过。

* **原料地:** 他的目光锁定了大胤东南部,标注着“**泽州**”的区域。旁边小字:“**茜草丰茂,河网密布**”。河网意味着运输便利!箭头指向泽州境内一条蜿蜒的河流,在靠近“**临安府**”边界处,他用红笔重重圈出一个点:**“青石镇”**。注释:**“水路枢纽,茜草集散,非府城,胥吏盘剥较轻”**。避开临安府城这个风暴中心,在边缘地带扎根,更安全!

* **产业基地(首选):** 红笔箭头从青石镇指向紧邻的、规模更大的标记——**“临安府”**。注释:**“江南富庶,豪商云集,顶级染料消费市场!立足青石,辐射临安!”** 临安府是销金窟,是展示“陈记”顶级靛蓝的黄金舞台!

* **备选基地:** 他的手指又在地图上移动,圈出另外两个距离临安府稍远、但也属繁华之地的府城:**“平江府”**、**“广陵府”**。注释:**“狡兔三窟,分散风险。第十三次死亡教训:产业集中被一锅端!”**

**扎根的地点脉络,在地图上清晰显现:以青石镇为原料基地和初级工坊,以临安府为核心市场和高利润染织中心,平江、广陵为备份支点。** 一张粗糙但方向明确的产业版图,在泛黄的影印地图上初具雏形。每一个圈点,都像一枚即将钉入古代版图的楔子。

最后,他的目光回到书桌上那个小小的真空玻璃管。三粒深蓝色的菌种,安静地躺在里面,如同沉睡的龙卵。这是撬动整个版图的支点!

他再次检查那条旧工装裤。右侧口袋内衬,那道隐藏在针脚和布料纹理间的细小缝隙。他小心翼翼地将包裹着防水油纸、捆扎着棉线的菌种玻璃管取出,指尖感受着那微小而坚硬的存在。

**衣兜里的种子…**

这一次,他做得更绝。他拿出一个更小的、从精密仪器包装里拆出来的**硅胶密封防水袋**(比油纸更可靠),将玻璃管和一小片折叠得极小、写着菌种基础培养要点的超薄丝绢(图书馆修复用材料)一起封入其中,挤出所有空气。然后,再次塞回裤袋内衬的隐秘夹层。隔着布料按压,凸起感微乎其微。

“微小物品…贴身…” 他低声自语,像是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这枚种子,承载着他从第九次死亡灰烬中爬起、在图书馆霉纸堆里挖掘、在艺术区颜料中实验、在伪造文书上呕心沥血所换来的一切希望。

窗外,楼下传来熟悉的响动。王秃子骂骂咧咧地发动他那辆破摩托,声音刺耳。刘阿姨尖利的嗓音穿透玻璃:“挨千刀的偷花贼!老娘新栽的月季——!” 循环的齿轮,又一次精准地咬合。

陈默充耳不闻。他最后看了一眼书桌:伪造的路引、论证的笔记、圈点的地图。然后,他拿起那个啃了一半的冷馒头,狠狠咬了一口,干涩的面粉味在口腔里弥漫。

时间不多了。

他穿上那条藏着菌种的旧工装裤,布料摩擦着皮肤,带来一种奇异的踏实感。脚底的伤口踩进鞋里,刺痛依旧。

目标:图书馆古籍区。他需要最后确认临安府行会规章、胥吏名录,以及……青石镇的水文资料!他需要知道那条河在景隆十六年大水后的航道变化!任何细节,都可能是“陈水生”能否顺利扎根的关键。

他拉开门,赤脚踏入循环的、带着灰尘和汽车尾气的走廊。身后,书桌上那张斑驳的“陈水生路引”在晨光中静默,像一张等待被投入命运赌局的牌。

而他的衣兜里,那三粒深蓝色的菌种紧贴着体温,仿佛在沉睡中,己经感受到了那片即将被它们染蓝的、古老而残酷的土地的呼唤。扎根的蓝图己经绘就,第一枚种子,即将启程。



    (http://www.220book.com/book/R5Y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古代循环交作业 http://www.220book.com/book/R5Y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