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7章 林风的支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唐砖之我和云烨做兄弟 http://www.220book.com/book/R634/ 章节无错乱精修!
 

汇通总号后堂的油灯亮到了三更天。林风用指尖蘸着茶水,在紫檀木桌面上画出横贯南北的商路图,潮湿的痕迹很快在木纹里晕开。他面前堆着七八个卷宗,最上面的羊皮纸上,突厥牙帐的位置被朱砂圈了三道 —— 那是昨夜刚从漠北传来的急报。

“郎君,西市的胡商说,波斯使团明日就要启程回国。” 贴身小厮阿竹捧着铜盆进来,热水的雾气模糊了他眉骨上的刀疤。那是三年前护送商队时,被沙匪砍的,当时林风背着他跑了三十里地才找到医馆。

林风抬头时,烛光在他眼下的青黑处投下阴影。他己经三天没合眼,汇通重开后的第一批飞钱要随着波斯使团送往西域,每一张票据的防伪印记都得他亲自核验。“让账房把去往安息的汇兑利率再提高两成。” 他用指甲在 “波斯” 二字上重重划了道印子,“告诉那些胡商,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阿竹应声退下时,瞥见桌角那枚断裂的玉佩。玉质温润,却从中间裂开了一道缝隙,用金镶玉的法子勉强粘在一起。这是裴姝给他的护身符,前日在大理寺受审时,被狱卒用刀柄砸断的。当时林风死死攥着玉佩,任凭板子落在背上,愣是没哼一声。

窗外传来夜巡武侯的梆子声,林风忽然起身走到墙边,转动烛台的铜座。书架无声滑开,露出后面的暗格,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六个竹筒,每个筒口都贴着不同的封条:“岭南”“河西”“漠北”…… 最底下那个没有标签的竹筒,封存着长安城内的密报。

他抽出标着 “五姓” 的竹筒,倒出一卷麻纸。上面用蝇头小楷记着太原王氏昨夜的动向:三更时分,家主王元宝在密室会见了幽州刺史张公谨的幕僚,交易的木箱上印着 “漕帮” 的水纹印。

“漕帮……” 林风指尖捻着麻纸,忽然想起去年冬天,裴姝在渡口冻得通红的鼻尖。那时他们的商队被漕帮刁难,整整半个月没能把丝绸运出潼关,是裴姝带着伙计们在风雪里守了三夜,才等到对方松口。

他从暗格里取出块火石,将麻纸凑到烛火上。橘红色的火苗舔舐着纸面,将那些龌龊的交易化为灰烬。灰烬飘落在青瓷笔洗里,与清水融成墨色的涟漪,像极了他此刻翻涌的心绪。

“郎君,周掌柜求见。” 门外传来阿竹的声音。

林风迅速归位书架,转身时己恢复了惯常的平静。周显明捧着账册进来,手里还捏着张揉皱的纸片:“这是从洛阳分号送来的,说是发现有人伪造汇通的飞钱。”

纸片上的字迹模仿得有七分像,只是在 “通” 字的走之底处,少了裴姝特意设计的弯钩。林风冷笑一声:“告诉洛阳分号,按老规矩办。让伪造者去南市的铁匠铺,就说有笔‘好生意’等着他。”

周显明浑身一震。他知道这个 “老规矩” 意味着什么 —— 去年在扬州,那个伪造票据的粮商,最后被铁匠铺的伙计 “请” 去打了三个月铁,十指磨得血肉模糊,再也不敢碰笔墨。

“还有,” 林风补充道,“让岭南的眼线盯紧冯盎的次子。昨夜密报说,他偷偷接触了交趾的海盗,想私运海盐。”

周显明躬身应诺,退到门口时忽然停住脚步:“郎君,三日前您在大理寺……” 他没说下去,但眼底的担忧显而易见。

林风摸了摸腰间的玉佩,那里的裂痕硌得掌心生疼。“周掌柜,” 他声音低沉却异常坚定,“我林风这条命,是裴掌柜从死人堆里拖回来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汇通再遭人暗算。”

这句话像块投入深潭的石头,在周显明心里激起层层涟漪。他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扬州码头偷包子的瘦小子,如今己是能让长安世家忌惮的人物。而这一切的蜕变,都始于遇见裴姝的那个春天。

天刚蒙蒙亮,林风己出现在西市的胡商聚集地。戴着帷帽的粟特商人正用蹩脚的唐语讨价还价,香料的馥郁混着牲畜的臊臭扑面而来。他走到角落的酒肆,敲了三下柜台的青石面。

掌柜掀开地窖的暗门,露出底下的石阶。潮湿的空气里飘着皮革的味道,十几个精壮的汉子正围着张地图争论,他们腰间都别着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 “风” 字。

“头,突厥那边有动静了。” 个独眼汉子捶着桌子,木假肢在石板上敲出沉闷的响声。他是三年前在沙暴里失去的眼睛和左腿,是林风把他从沙漠里捡回来的。

林风俯身查看地图,指尖点在焉耆城的位置:“让于阗的商队推迟出发。我得到消息,处罗可汗的次子要在那里设伏,抢夺运往安西都护府的粮草。”

“那咱们的货……” 有人担忧道。

“货可以晚送,人不能出事。” 林风抬头时,眸中闪过一丝厉色,“告诉弟兄们,谁要是敢拿人命换银子,就别认我这个头。”

地窖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烛火在风中摇曳。这些汉子来自五湖西海,有被世家迫害的书生,有遭海盗洗劫的渔民,还有从战场上逃下来的兵卒,是林风给了他们容身之所,更给了他们尊严。

“头,长安城里的眼线说,陛下要在曲江池设宴。” 独眼汉子忽然道,“五姓的人肯定会借机生事,要不要……”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林风摇头:“陛下既然查清了真相,就不会容忍他们再放肆。咱们只需要看好自己的摊子。” 他从怀里掏出个锦囊,倒出几粒黑色的药丸,“这是裴掌柜让人送来的解毒丹,你们分下去,宴会上别乱吃东西。”

药丸带着淡淡的薄荷香,在粗糙的手掌间滚动,像一颗颗定心丸。汉子们纷纷收起药丸,看向林风的眼神里满是信赖。他们知道,只要跟着这位年轻的主事,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能闯过去。

正午的阳光透过酒肆的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风坐在角落的桌子旁,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个卖花姑娘经过时,篮子里的蔷薇掉了朵在他脚边,粉白的花瓣上还沾着露珠。

他忽然想起初见裴姝的情景。那时她穿着身洗得发白的布裙,站在洛阳的牡丹花丛里,手里捧着本被虫蛀了的《商经》,阳光洒在她认真的侧脸上,比任何花朵都要明媚。

“从今日起,你就是汇通的主事。” 那时裴姝把账本交到他手上,指尖带着油墨的清香,“我知道你来历不明,但我信你。”

就是这句 “信你”,让他把那些见不得光的过往,都锁进了心底最深的角落。他开始学着记账,学着看商路图,学着在尔虞我诈的商场里保护这个给予他新生的女子。

“郎君,曲江池的帖子送来了。” 阿竹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的鎏金帖子在阳光下闪着光。

林风接过帖子,封面上的烫金牡丹栩栩如生。他忽然笑了,将帖子揣进怀里:“去备车,咱们去裴府。”

裴姝正在庭院里晾晒账册,素色的裙摆扫过青石板,带起一阵墨香。看见林风进来,她放下手里的木槌:“听说你把岭南的海盐路子给截了?”

“冯盎的次子通海盗,本就不该留着。” 林风走到她身边,帮着翻动账册,“我让人把证据送给了广州都督,相信很快就有结果。”

裴姝看着他手腕上的淤青 —— 那是在大理寺受刑时留下的,忽然伸手轻轻抚过:“疼吗?”

林风缩回手,若无其事地整理着账册:“早不疼了。倒是你,昨日在宫里应对陛下,定是累着了。”

两人相视而笑,阳光穿过紫藤花架,在账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远处传来孩童的嬉笑声,那是住在隔壁的工匠家的孩子,前几日还在为汇通被查封而哭闹,如今又能拿着裴姝给的糖人玩耍了。

“对了,” 裴姝忽然想起什么,“波斯使团想要预订明年的茶叶,数量很大,需要咱们的商队亲自押送。”

林风点头:“我己经让漠北的眼线探路了,走回纥的商道会更安全。” 他从怀里掏出张地图,上面用红笔标出了新的路线,“这是最新的水源位置,是沙陀部的老向导画的,比咱们之前的地图详细。”

裴姝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忽然发现每个驿站旁边都画着小小的药箱。她抬头时,看见林风耳根微微发红:“我让人备了些防治沙暴眼的药膏,还有…… 治冻疮的。”

去年冬天在沙漠里,裴姝的手冻得裂了口子,他记到了现在。

暮色降临时,林风站在汇通的顶楼。长安城的万家灯火在他脚下铺展开来,像片璀璨的星海。阿竹捧着件玄色披风上来,上面绣着暗纹的 “风” 字:“头,所有飞钱都己核验完毕,明日一早就能随波斯使团出发。”

林风披上披风,衣料上还残留着阳光的温度。他想起三年前,自己第一次站在这里,裴姝指着远处的城墙说:“林风,总有一天,咱们的票据能像诏书一样,走遍天下都有人认。”

如今,这个愿望正在慢慢实现。从岭南的珠玑到漠北的皮毛,从河西的丝绸到东海的海盐,汇通的飞钱像张无形的网,将天下的财路都串联起来。而他的情报网,就是这张网的经纬,默默守护着每一笔交易的安全。

“阿竹,” 林风忽然道,“去告诉各地的眼线,从今日起,汇通的每个分号都要设个‘义仓’,遇到灾年就开仓放粮。”

阿竹愣住了:“可这样会亏本的。”

“钱没了可以再赚,人心没了,什么都没了。” 林风望着远处的宫城,那里的灯火依旧明亮,“裴掌柜常说,做生意要留三分余地,我以前不懂,现在懂了。”

夜风拂过他的发梢,带来远方的商队驼铃声。林风握紧了腰间的玉佩,那里的裂痕仿佛在提醒他,有些东西比性命更重要。他对着万家灯火无声立誓:只要他还活着,就会护住裴姝,护住汇通,护住这天下商户的信任。

远处的更夫敲过五下,天边泛起鱼肚白。林风转身下楼,脚步轻快而坚定。楼下的伙计们己经开始卸门板,准备迎接新一天的生意。汇通的幌子在晨风中舒展,金色的 “通” 字在朝阳下闪着光,像极了他此刻澄澈而坚定的心。

他知道,前路或许依旧有风雨,但只要这情报网还在,只要他和裴姝、云烨他们并肩而立,这商业帝国的根基就永远不会动摇。而他林风,将是这根基里最坚硬的那块磐石,无声却有力地支撑着一切。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唐砖之我和云烨做兄弟

    (http://www.220book.com/book/R63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唐砖之我和云烨做兄弟 http://www.220book.com/book/R63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