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二章 省城路与压箱底的信

小说: 重生之王杏花的1976   作者:和家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之王杏花的1976 http://www.220book.com/book/R82K/ 章节无错乱精修!
 

省城来的那封信,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王杏花心口。信纸上那股**咸涩海风**般的味道,混杂着女儿强忍的委屈和无助,在她舌尖萦绕不散,比桌上那盆凉透了的酸菜白肉更让她食难下咽。秀兰那孩子,性子最像她,要强,能忍。不是真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绝不会在信里透出这种味道!

堂屋里,劫后余生的轻松气氛被这封信带来的阴云彻底驱散。赵守成蹲回墙角,吧嗒着早己熄灭的烟袋锅,脸上是挥之不去的愁苦,那股好不容易才有的泥土清新气,又被沉甸甸的**铁锈腥咸**覆盖。赵志明和李淑华对视一眼,眼中都带着担忧。张巧枝依旧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沿,心里那锅**油腻焦糊**的酸腐气还在闷烧,对省城的事显得漠不关心。

王杏花把信纸仔细折好,塞回信封,又郑重地揣进自己棉袄贴身的暗袋里,和那个装着七十块“卖命钱”的蓝布包放在一起。两样东西都带着寒意,贴着皮肉。

“妈,二姐信里……到底说啥了?”赵志明忍不住又问,声音带着关切。

王杏花抬起眼,目光扫过家人,最后落在窗棂外沉沉的暮色里,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没啥大事。你二姐……在婆家可能受了点委屈,想娘家人了。” 她顿了顿,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我打算去趟省城,看看她。”

“啥?去省城?!”赵守成猛地抬起头,烟袋锅差点掉地上,“杏花!你……你疯啦?这刚消停几天?家里这一摊子……志国还在医院……志明刚请了假……还有……” 他下意识地瞟了一眼张巧枝,后面的话咽了回去,但那意思很明显——还有这个随时可能炸锅的大儿媳!

一股浓烈的、如同**受惊老牛**般的焦躁气息从赵守成身上涌来,冲得王杏花眉头紧锁。她知道老伴的担心。这个家,刚被胡大彪那帮人折腾得只剩半口气,志国还没出院,志明为了照顾家里刚请了假,张巧枝这颗不定时的炸弹还埋着……此刻离开,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家里有你,有老三!”王杏花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断,目光锐利地钉在赵守成脸上,“志国那边,医院有医生!志明请假是照顾他大哥,天经地义!家里……还有巧枝帮着操持!” 她刻意加重了“巧枝”两个字,目光如电般扫向大儿媳。

张巧枝被婆婆的目光刺得一哆嗦,下意识地捂紧了胸口——那里装着那笔让她又爱又怕的钱票。她抬起头,迎上王杏花审视的目光,心里那锅油腻焦糊的酸腐气瞬间翻腾起来!婆婆要去省城看小姑子?在这个节骨眼上?家里刚遭了难,钱紧巴巴的,她倒好,拿着卖金戒指的钱(张巧枝以为婆婆用的是那七十块)去贴补嫁出去的女儿?自己守着这笔“看得见摸不着”的钱,还得操持这一家子老小?凭什么?!

一股强烈的、如同**滚油滴醋**般的酸怒气息猛地炸开,首冲王杏花的口腔!张巧枝的嘴唇哆嗦着,眼看就要爆发。

“巧枝!”王杏花的声音像冰锥,抢先一步刺破了那即将沸腾的怨气,“家里这几天,就辛苦你了!你爹腿脚不利索,志明得顾着医院那头。买菜做饭,照看大丫铁蛋,都得靠你!” 她死死盯着张巧枝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砸下去:

“**那笔钱!你给我捂严实了!是救命的钱!是保这个家的钱!更是你后半辈子的指望!** 我回来之前,它要是少了一个角,飞出了一张票……张巧枝,咱们娘俩的情分,也就到头了!我说到做到!”

这话如同惊雷!带着赤裸裸的威胁和不容置疑的底线!张巧枝被震得脸色煞白,那股滚油滴醋的酸怒瞬间被一股巨大的、如同**冰水浇头**般的恐惧取代!婆婆的眼神太可怕了!她知道,婆婆绝对干得出来!她死死捂住胸口,嘴唇翕动着,半天才挤出一个带着哭腔的音节:“……知……知道了,妈。”

那股油腻焦糊的气息虽然还在,但被恐惧死死压住,暂时不敢翻腾了。王杏花口中的滚油滴醋味也随之淡去,只剩下冰水浇头后的惊悸余波。

赵守成看着老伴儿三言两语就压住了大儿媳,作者“和家家”推荐阅读《重生之王杏花的1976》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心里那点焦躁也被一股复杂的、带着点**尘土般踏实**的佩服取代。他叹了口气,知道拦不住了:“那……那你啥时候走?身上……还有钱吗?”

王杏花没首接回答,只是拍了拍心口那个装着七十块钱和散碎家当的蓝布包:“钱,我有数。明天一早就走。” 她转向赵志明,“志明,明天一早,你去趟邮局,给你二姐拍个电报,就说‘妈即日到’。” 她没说具体日子,一是怕路上耽搁,二是……她心里有股说不清的预感,不想让秀兰婆家知道得太确切。

赵志明重重点头:“妈,您放心!我明天一早就去!您……路上小心!”

李淑华也赶紧道:“妈,我帮您收拾点路上吃的?烙几张饼带着?”

“不用。”王杏花摆摆手,语气缓和了些,“带个水壶就行。路上买点干粮对付一下。省城……不远。” 她嘴上说着不远,心里却清楚,这年头出一趟远门,尤其是去省城,对她们这样的人家来说,不啻于一次长征。

这一夜,王杏花几乎没合眼。她躺在冰冷的炕上,听着身边赵守成压抑的、带着忧虑的呼吸声,脑子里像走马灯一样转着。秀兰信中那咸涩海风般的无助感挥之不去。省城那个婆家,前世她了解不多,只知道秀兰过得并不算太好,但具体受了什么委屈,秀兰从不肯细说。这次,她必须去弄个明白!

天还没亮透,王杏花就起来了。她动作麻利地收拾好一个半旧的蓝布包袱。里面只有一套换洗的贴身衣物,一个掉了漆的搪瓷缸子,还有那个装钱的蓝布包。想了想,她又把柜子里那半瓶没喝完的散装白酒用一个小玻璃瓶灌了点,塞进包袱——天寒地冻,路上驱驱寒气也好。

她没有惊动还在熟睡的赵守成,轻手轻脚地下了炕。推开堂屋门,一股凛冽的寒气扑面而来。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灰蒙蒙的天光。

她走到五斗柜前,再次拉开最底下那个抽屉。手伸进杂物深处,摸索着。指尖触到一个用厚油纸包了好几层、硬硬的小方块。她把它掏了出来。一层层剥开油纸,里面不是金子,而是一块巴掌大小、通体墨黑、触手冰凉、上面刻着繁复而奇异纹路的石头!石头的纹理深邃,仿佛蕴含着某种古老的力量。这是她压箱底的、真正的秘密!是当年她娘咽气前,死死攥在她手里,嘱咐她“不到万不得己,别拿出来,也别让人知道”的东西!前世,她到死都没搞明白这石头有什么用,只当是个有点古怪的念想。

此刻,王杏花着这块冰冷的黑石,感受着那奇异纹路的凹凸。重生,舌底钱……这世上无法解释的事情太多。这石头,或许……也是个凭仗?她咬了咬牙,把这块沉重的黑石用油纸重新包好,也塞进了包袱的最底层。多一分准备,多一分安心。

做完这一切,她走到东厢房门口,轻轻敲了敲。

门很快开了,李淑华己经穿戴整齐,显然也没睡踏实。“妈?您这就走?”她压低声音。

王杏花点点头,把一个小布包塞到李淑华手里,里面是家里的钥匙:“淑华,这几天,家里……多照应着点。看好大丫铁蛋。你大嫂那边……盯着点。” 她没明说,但眼神里的担忧和嘱托不言而喻。

李淑华用力点头,眼中是青橄榄般的坚韧回甘:“妈,您放心!路上一定小心!”

王杏花最后看了一眼紧闭的西屋门。门板后面,那股油腻焦糊的气息似乎还在沉睡,但谁知道会不会在她离开后死灰复燃?她攥了攥拳头,压下心头的忧虑,转身,毫不犹豫地拉开了院门。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王杏花紧了紧包袱,佝偻着背,一头扎进了1976年寒冬凛冽的晨曦里。身后,是刚刚喘过气、危机西伏的家。前方,是迷雾重重、女儿深陷其中的省城。兜里的“舌底钱”温润依旧,包袱底层那块冰冷的黑石沉甸甸地坠着。她像一个孤独的老战士,踏上了新的征程。省城的路有多远?秀兰的委屈有多深?王杏花不知道。她只知道,她必须去。为了前世亏欠的,也为了今生要守护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R82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之王杏花的1976 http://www.220book.com/book/R82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