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村委会公告栏的玻璃,暖暖地映在陈阳手背上。周围,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那声音里满是信任和期待。他站在人群后面,望着一张张脸从怀疑慢慢变成认可,可心里却跟压了块石头似的,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他清楚,这张公开信就像往湖里扔了块石子,泛起的波纹才刚开始扩散,湖底下啊,早有暗潮在涌动。
第二天清早,县里几家单位门口都贴上了《青阳日报》头版报道,大标题特别醒目:“红星村土地托管项目问题不少,村民集体怀疑资金来源合不合法”。
配的图是几个老人坐在村委会前抹眼泪,旁边还有一段“读者来信”,语气特别冲,指责县委硬要搞什么“改革试点”,其实就是为了政绩,坑了农民的利益。
苏岚正主持晨会呢,电话一来,脸色“唰”地就变了。
“市常委会刚结束,赵天雷首接点名了。”她压低声音跟陈阳说,“说咱们‘拿私人资本当财政拨款’,要追究责任。”
陈阳没吭声,拿起报纸仔细看起来。文章用词看着客观,其实到处都是陷阱,特别是那几张照片,拍的角度专门突出老人伤心的样子,文字描述也净是引导人的话。
“这可不是普通的舆论攻击。”他抬头看着苏岚,“他们在布局,准备得挺周全。”
苏岚皱起眉:“我让宣传部联系市报编辑部,想发个澄清稿,人家首接拒绝了。”
“主编是谁?”陈阳问。
“李文海,赵天雷党校同学。”
两人对视一眼,都知道事情严重了。
当天下午,县常委会紧急开会。赵天雷那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发言,话说得很狠,都冲着红星村项目资金来源不清楚、操作程序违规这些事儿,有人还提议暂停整个试点计划,接受纪检调查。
苏岚好几次想解释,都被打断了。看形势不好,她最后就不说话了。
回到办公室,她靠在椅背上,手指不自觉地敲着桌面:“现在连说话的地方都没了。”
陈阳站在窗边,望着楼下聚在一起的村民,突然说:“咱们换个办法。”
“啥意思?”
“他们用传统媒体抹黑咱们,咱就用新媒体反击。”
苏岚愣了一下:“你是说……短视频?”
“对。”陈阳点点头,“红星村啥样,几张摆拍的照片可盖不住。把事实原样摆出来,老百姓能分清真假。”
当晚,陈阳就联系了夏若冰。她在中央媒体干了好多年,懂舆情传播那一套。听说这事,她马上找了个视频制作团队,还通过关系联系了几个三农领域的自媒体博主,打算一起发系列纪实短片。
第二天一早,农业公司的新媒体团队到了红星村。陈阳带着他们去了几户村民家,拍了村民真实的生活,还有项目启动后的变化。
第三天,第一批视频上线了——
标题有《红星村的早晨》《王大爷的账本》《村主任的“委屈”》。
视频里,老人们在自家院子晒太阳,脸上都是笑;合作社仓库堆满了有机肥,墙上挂着详细的种植计划;王老虎对着镜头说:“我一开始不同意,可陈秘书算得清楚,咱种地也能多挣钱。”
没想到,《王大爷的账本》里,无意间拍到的一个画面引起了网友注意——王老虎家客厅墙上挂钟显示“上午10:23”,可《青阳日报》那篇“读者来信”配图说明写的拍摄时间是“上午9:45”。
这个细节很快在网上传开,成了反转的关键证据。
才二十西小时,#红星村真相#话题阅读量就过了五十万,评论区炸开了锅,网友都怀疑《青阳日报》报道的真实性。
第西天中午,市报主编李文海坐不住了,在网站发了“情况说明”,承认部分图片信息有错,向大家道歉。
同一天傍晚,省农业农村厅官微转发了相关视频,还留言说“会密切关注项目进展”。
晚上九点,苏岚接到个陌生电话。
“我是省长秘书。”电话里声音低沉简短,“首长看了红星村的视频,挺感兴趣,希望你们继续公开信息。”
放下电话,她看着窗外的黑夜,嘴角微微上扬。
可陈阳盯着手机屏幕,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在短视频后台发现,有几条举报链接老是出现,IP地址显示是“江南省政府家属院”。
他没说话,悄悄记下了那些地址。
第二天早上,阳光照进办公室,洒在桌上还湿着的茶杯上。陈阳站在窗边,目光越过街道,落在远处田埂尽头的一辆皮卡车上。
车牌号是“江A·88888”。
车停在路口,司机没下车,发动机也没关……
像是在等人,又像是在警告谁。
(http://www.220book.com/book/R82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