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风车转啊转

小说: 姥姥的槐花   作者:喜欢紫色的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姥姥的槐花 http://www.220book.com/book/R8AL/ 章节无错乱精修!
 

(1)

铁皮风车在小满五岁生日那天坏了。

林建国蹲在院子里修理,粗糙的手指被铁皮划出好几道口子。小满趴在他背上数伤口:"一道、两道...爸爸,流血了。"

"不疼。"他把风车举高,铁片在阳光下闪着光,"你看,转得比槐花落下来还快。"

厨房里传来"砰"的一声闷响。李素芬把刚蒸好的槐花糕摔在灶台上,白气腾起三尺高。

"矿上又催了?"她盯着丈夫后颈新冒出的白发。

林建国没回头,只是把风车轴拧得更紧了些。

---

(2)

小满第一次知道"钱"是什么,是在幼儿园报名那天。

王美玲牵着林媛媛从奔驰车上下来,真丝裙摆扫过报名处的金鱼缸。"我们媛媛要上国际班。"她指甲上的水钻刮过价目表,"双语教学那个。"

小满低头看自己的帆布鞋,左脚大拇趾处有个小破洞。昨晚她听见姥姥和妈妈在厨房说话,不锈钢盆接了整整半盆槐花,说是"能抵半个月学费"。

"我们上普通班。"李素芬把塑料袋里的零钱数了第三遍。

---

(3)

深夜,小满被争吵声惊醒。

奶奶的搪瓷拐杖咚咚杵地:"赔钱货还读什么书!"月光从门缝漏进来,照见爸爸手里皱巴巴的存折。

"妈,我把买药的钱挪用了。"林建国的声音像生锈的铁皮,"小满得上学。"

拐杖砸在茶几上,玻璃杯炸开的瞬间,小满看见姥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走廊。赵秀兰手里端着个饼干盒,盒里整整齐齐码着褪色的粮票。

"我供。"老太太把盒子塞给女婿,"当年饿死人的时候,这些能换二十斤白面。"

---

(4)

开学第一天,林媛媛的国际班在二楼。

小满的教室在一楼拐角,窗户正对着一棵歪脖子槐树。班主任杨老师发新书时,她闻到扉页油墨香里混着淡淡的槐花味。

"同学们把书本费交上来。"杨老师敲了敲讲台,"每人八十元。"

小满摸到书包夹层里的硬币,那是姥姥今早偷偷塞给她的。"买冰棍吃。"老太太当时这么说,皱纹里藏着秘密。

教室后门突然出现个蓝工装的身影。林建国满身水泥灰,把沾着白粉的八十块钱递给老师:"麻烦您,林小满的书本费。"

---

(5)

中秋节,矿上发了月饼。

豆沙馅的,西个装一盒。林建国把盒子拆开,先给岳母递了一块:"妈,您牙口不好,豆沙软和。"

老太太掰了半块给小满,剩下半块用油纸包好塞进柜顶的铁罐里。小满踮脚看见罐子里还有三块月饼,分别是前年、去年和大前年的。

"姥姥不吃甜。"赵秀兰摸摸她的羊角辫,"给你留着。"

月光移过老槐树时,小满发现最矮的枝桠上挂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完整的那块月饼。

---

(6)

立冬那天,铁皮风车终于修不好了。

林建国把它改成了门铃,挂在院门口的歪脖子枣树上。小满每次放学回家,都能听见叮叮当当的响声,像槐花落在铁皮屋顶上。

有天深夜刮大风,风车转得特别急。赵秀兰突然从床上坐起来,看见女婿蹲在枣树下捡什么东西。

月光照亮他手心——是那年被老太太摔碎的长命锁金片,如今被打磨成小小的风车叶片,在风里转啊转。

---

(本章完)

---

本章暗线

1. 粮票伏笔:姥姥珍藏的粮票展现时代创伤,暗示后续家庭经济转折

2. 月饼时间胶囊:每年存月饼的细节,为后文姥姥离世时的"最后一块月饼"蓄力

3. 风车蜕变:从玩具到门铃再到金叶片,象征父亲沉默的爱在不断升级

4. 教育鸿沟:国际班与普通班的对比,铺垫后续校园阶级冲突



    (http://www.220book.com/book/R8A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姥姥的槐花 http://www.220book.com/book/R8A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