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省立图书馆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目的阳光,林小满在古籍修复室的灯光下,用镊子夹起一片泛黄的绣谱残页。这是周教授介绍的兼职——修复一批清末民初的民间刺绣图样,时薪比她摆摊三天赚得还多。
"小林,你看这个针法。"白发苍苍的文物修复专家指着残页上的"过桥针","和苏门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
林小满的指尖悬在残页上方,突然发现边缘有个褪色的"满"字标记。她的呼吸凝滞了——这是姥姥的笔迹。窗外传来学生们放学的欢笑声,十九岁的青春像隔着毛玻璃看到的风景,模糊而遥远。
**(2)**
夜市的管理员正在清退无证摊位。林小满抱着装绣品的纸箱站在雨中,看着杨富荣挽着徐浩的手臂从豪车上下来。他们撑着透明雨伞走过积水潭,徐浩的新女友——那个穿露脐装的职校女生,正挺着微凸的小腹在奶茶店门口张望。
"哟,这不是我们的刺绣大师吗?"杨富荣的高跟鞋踩进污水坑,"听说你被图书馆赶出来了?"
林小满把纸箱抱得更紧了些。箱底压着田雪薇昨天寄来的信,里面夹着B市医院的检查单:**"肌钙蛋白指数下降,主治医师说再观察两周就能转普通病房。"**
徐浩突然挣脱杨富荣的手,把伞塞进林小满怀里。十九岁的男孩嘴唇蠕动了两下,最终什么也没说。伞柄上还残留着另一个女孩的护手霜香气,甜腻得让人反胃。
**(3)**
出租屋的霉斑在雨季蔓延成地图的形状。林小满趴在缝纫机前赶制一批订单——这是图书馆老专家介绍的活计,为博物馆复刻一批传统绣品。
缝纫机突然卡线,她弯腰查看时,小腹传来熟悉的抽痛。抽屉里的止痛药己经吃完,只剩半瓶红花油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橙红色。手机屏幕亮起,是田雪薇发来的最新CT影像,病灶阴影比上月缩小了17%。
"我偷偷问了护士,"语音消息里田雪薇的声音带着久违的活力,"说我的心脏现在像绣补过的绸缎,虽然不完美,但足够结实。"
林小满把手机贴在耳边反复听着,首到窗外响起环卫工清扫街道的声音。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她发现缝纫机上的《百子图》己经完成大半——那些嬉戏的孩童眉眼鲜活,仿佛随时会从锦缎上跳下来。
**(4)**
妇幼保健院的银杏叶开始泛黄。林小满站在不孕不育科的诊室外,手里攥着厚厚的检查报告。走廊电视里正在播放文化新闻:"...年轻绣娘林小满修复的《清末槐花绣谱》获非遗保护奖..."
"林小姐?"护士探头出来,"主任说你的情况..."
她突然站起身,检查报告散落一地。透过半开的门缝,她看见徐浩正扶着怀孕的女友做产检,女孩的孕肚上贴着耦合剂,B超机里传出急促的胎心跳动声。
"我们改天再来。"林小满弯腰捡起报告,纸张上的医学术语在阳光下变得透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5)**
田雪薇转出ICU那天,槐树巷的老宅来了拆迁通知。林小满坐在童年睡过的雕花木床上,看着阳光透过窗棂,在姥姥的针线筐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墙角那台老式缝纫机下压着发黄的图纸,她抽出来一看,竟是完整的《苏门双面绣七十二针法图解》,首页赫然写着:"传于爱徒秀兰,1965年冬。"
手机震动,周教授发来消息:"省非遗中心想聘你当技术顾问,有编制。"窗外,拆迁队的挖掘机己经开进巷口,惊起一树麻雀。
林小满把图纸贴近心口,那里有个看不见的伤口正在结痂。十九岁的雨季终将过去,而有些花朵,即使被风雨打落,也会在泥土里孕育新的生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R8A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