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西章
初三的序幕在紧张的节奏中拉开。 初三(3)班教室的空气里,新课本的油墨味混合着无形的升学压力。顾之衍放下书包,目光掠过靠窗位置——官炀己沉浸在那本更厚的竞赛书中,侧脸线条冷峻如常。她收回目光,将旅途的清风暂且封存。
“郑致楠”登场与谐音风暴:
班主任老李带着新同学走进教室,喧闹声瞬间平息。男生身形高瘦,校服洗得发白,微微低着头,额前碎发遮住部分眉眼,气质安静得近乎沉闷。
“新同学,郑致楠。邻市一中转来。致楠,跟大家打个招呼。”老李介绍道。
新同学抬头,目光平静无波地扫过全场,声音清冷:“大家好,郑致楠。请多指教。”
“郑致楠?”王浩小声嘀咕。
老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三个遒劲大字—— 郑致楠 。
短暂的寂静后——
“噗!”
“政治难?!”
“哈哈哈!神名字!”
哄堂大笑瞬间爆发,几乎掀翻屋顶。连李思思都掩嘴轻笑。顾之衍也忍俊不禁,这谐音梗来得过于精准。
风暴中心的郑致楠,却像一尊石像。脸上无窘迫,无恼怒,连眉头都没动一下。他平静的目光穿透喧嚣,落向靠窗的位置——确切地说,是官炀摊开的那本竞赛书。这份异乎寻常的定力,让顾之衍眼底的兴趣更浓。
考场上的实力碾压:
名字带来的笑声很快被接踵而至的考试压力冲淡。而郑致楠,则用一场场毫无悬念的碾压级表现,让“政治难”这个外号带上了全新的、令人敬畏的含义。
政治月考:
试卷发下,最后一道25分的大题,要求结合最新时政材料,论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实践路径与时代价值”。题目刁钻,材料信息量大,角度要求高。考场里一片倒吸凉气和抓耳挠腮的声音。
顾之衍凝神构思,努力梳理要点。她瞥向前方斜侧的郑致楠。
只见他审题不过三分钟,便提笔疾书。笔尖在答题卡上流畅移动,字迹工整有力,行文逻辑严密如同精密仪器。他不仅准确引用了核心材料,更旁征博引,将“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发展倡议等宏大命题融会贯通,甚至引用了某份近期发布、连老师都未必细读过的智库报告中的关键数据和观点!论述层层递进,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深度,最后升华至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层面。整篇答案如同一篇结构严谨、论据充分的学术小论文。
成绩公布,郑致楠政治单科:98分。全班最高,甩开第二名李思思足足12分!老李在讲评时,几乎用了半节课时间分析他的答案,赞不绝口:“郑致楠同学的视野、深度和逻辑性,远超高中水平!这就是‘政治难’的实力!”
物理周测:
物理老师一向喜欢在周测里塞几道竞赛难度的思考题“提神”。这次压轴的是一道结合了电磁感应、相对论质速关系和能量守恒的综合题,题干复杂,陷阱重重。
官炀解题速度依旧顶尖,草稿纸上推导简洁高效,但面对这种融合性极强的题目,他也罕见地多花了几分钟反复验算。
而郑致楠的解法,则让物理老师都眼前一亮。他跳出了常规的受力分析和能量转换框架,从一个更本质的“时空观”角度切入,利用相对论中的尺缩效应和质能方程,巧妙地简化了模型中高速运动部分的能量计算,整个推导过程清晰、优雅,甚至带着点哲学意味。虽然最终答案和官炀殊途同归,但思路的独到和视野的开阔令人惊叹。
成绩出来,官炀:满分(含附加题)。郑致楠:满分(含附加题)。两人并列第一。物理老师拿着郑致楠的卷子,感叹道:“郑致楠同学提供了一个非常精彩的解题视角!物理思维不拘一格,非常好!”
英语的“滑铁卢”:
然而,当战火蔓延到英语战场时,“全能学霸”郑致楠却遭遇了戏剧性的滑铁卢。
英语单元测试难度适中。笔试部分,郑致楠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准确率极高,书面表达(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利弊的议论文)更是逻辑清晰、用词精准、语法地道,甚至用上了几个非常漂亮的学术词汇,让英语老师批改时都忍不住圈点赞叹。
问题出在听力后的口语复述环节。要求根据听到的一段关于环保科技的对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要点并表达个人看法。
郑致楠站起来。笔试时的行云流水荡然无存。他复述要点时,发音带着浓重的、难以辨别的口音,语调平首怪异,连读和重音几乎全无。更糟糕的是,在表达个人看法时,他似乎组织不起流畅的英语句子,语法结构混乱,单词卡壳,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报告!物理系AI成精了 最终只能磕磕绊绊地用几个最简单的短句勉强收尾:“It’s good... but hard... need money... and people know...” (这很好…但很难…需要钱…还要让人们知道…)
与他笔试中那篇堪称范文的议论文相比,这口语表达简首判若两人!
英语老师眉头紧锁,尽量委婉:“Zheng Zhinan, your writing is excellent, truly impressive! But your spoken English... requires signifit focus, especially on pronunciation and fluency. You have th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in your head, now you o set them free!”(郑致楠,你的写作非常出色,真的令人印象深刻!但你的口语……需要重点加强,尤其是发音和流利度。你脑子里有词汇和语法,现在需要把它们释放出来!)
郑致楠没什么表情地点点头:“I will.”(我会的。)声音依旧平静,但顾之衍清晰地看到,他垂在身侧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白皙的脖颈和耳廓迅速漫上一层薄红,像平静的冰面下突然涌动的岩浆。
“挑逗”与反差萌:
这巨大的反差——笔试的顶尖实力与口语的笨拙窘迫,名字的谐音梗与考场上的绝对碾压——让郑致楠在顾之衍眼中变得无比“有趣”。她发现自己有点控制不住想去“挑逗”一下这个表面像块冰、内在却藏着火山(知识储备)和软肋(口语)的矛盾体。
课间,郑致楠正对着一本《经济学人》杂志皱眉,显然在攻克阅读难关。顾之衍拿着水杯,“恰好”路过。
“郑大学霸,”她笑眯眯地开口,声音清脆,“啃《经济学人》呢?厉害!不过……”她故意停顿,凑近一点,压低声音带着促狭,“刚才听你复述环保科技,那个‘sustaieology’(可持续技术)的发音……嗯,很有地方特色哦!跟你的名字‘政治难’一样,都让人过‘耳’不忘!”她眨了眨眼,促狭的笑意毫不掩饰。
郑致楠握着杂志的手指瞬间收紧,骨节泛白。清冷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那层薄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耳根蔓延到整个耳朵,甚至脖颈!像白玉被投入了滚烫的染料。他飞快地垂下眼睫,长长的睫毛剧烈地颤了颤,声音紧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练。”
“哦~”顾之衍拖长了调子,像只逗弄猎物的猫,“那你可要加油练哦,‘政治难’同学!争取早日把‘英语难’也变成你的‘送分题’!”她心情愉悦地哼着不成调的歌,翩然走向饮水机。
郑致楠僵在原地,好一会儿才缓过来,目光复杂地追随着顾之衍的背影。他抿紧唇,指尖无意识地用力,差点把杂志精美的铜版纸捏皱。
无声的较量与微妙的氛围:
顾之衍乐此不疲。
政治随堂小测卷子发下,顾之衍看着自己还算不错的88分,再看看前排郑致楠那张毫无悬念的满分卷(论述题部分字字珠玑,逻辑无懈可击),她拿着卷子又凑了过去。
“郑学神,”她晃着自己的卷子,一脸“求知若渴”,“这道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论述,你的切入点太绝了!借我瞻仰一下满分答案呗?让我学习学习怎么把‘政治’这门‘难’科变成我的‘郑’能量!”她故意在“郑”字上加重了语气。
郑致楠看着顾之衍眼中狡黠的光和毫不掩饰的调侃,沉默了几秒。最终,还是默默地将那张满分的卷子推到了桌角边缘。
“谢啦!”顾之衍立刻拿起,还不忘瞟了一眼靠窗方向,意有所指,“啧啧,这字,这逻辑,比某些人的‘天书草稿’可读性强多了!”
官炀似乎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目光和话语。他抬起头,冰冷的视线扫过顾之衍和她手里那张刺眼的满分政治卷,又落在郑致楠没什么表情的侧脸上。他几不可察地眯了下眼,下颌线绷紧,随即面无表情地低下头,手中的笔在竞赛书的空白处用力划下了一道深刻的、带着明显烦躁感的痕迹,发出刺耳的“嘶啦”声。
顾之衍没在意官炀的反应,她正饶有兴致地研究郑致楠的答案,时不时故意指着某处惊叹:“哇!这里引用《法兰西内战》的观点,你是怎么想到的?神来之笔!” “这个驳论的反击角度太犀利了!怎么练的?”
郑致楠通常惜字如金:“积累。”“思考。” 但每次被顾之衍那双闪着促狭光芒的眼睛近距离盯着追问,他那张清冷的脸庞总会泛起难以抑制的薄红,努力维持的平静面具下,窘迫感几乎要溢出来。
郑致楠这颗新石子的投入,彻底搅动了 初三(3)班原本稳定的湖水。他以碾压级的考卷宣告了自己的实力,也以口语的窘迫暴露了唯一的“阿喀琉斯之踵”。顾之衍对这种强烈的反差萌毫无抵抗力,“挑逗”闷葫芦看他破功成了她初三生活的新乐趣。而靠窗的位置,那本厚重的竞赛书上留下的深刻划痕,无声地宣告着官炀领地意识被触动的烦躁。窗外的梧桐叶染上金黄,班里的故事,因“政治难”同学带来的实力风暴和趣味反差,翻开了充满火药味与逗趣的新篇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R8V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