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深处,远离训练场的喧嚣和宿舍楼的烟火气,隐藏着一扇厚重的、没有任何标识的金属门。门后,是另一个世界——“蜂巢”。这里是“利刃”小队信息与电子战的核心,也是陈默的王国。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独特的味道:精密仪器散热片发出的淡淡臭氧味、无数电路板工作产生的微弱焦糊气息、服务器风扇持续运转带来的低鸣形成的独特“嗡”感,还有……速溶咖啡粉和能量棒混合的、属于陈默个人的提神气味。光线被刻意调暗,只有无数屏幕发出的冷光源,在黑暗中勾勒出设备的轮廓和一个人影的剪影。
陈默就坐在这个由数据流和电子脉冲构筑的巢穴中心。他的身形在宽大的战术转椅里显得有些单薄,几乎被三面弧形屏幕包围。屏幕上,不是绚丽的游戏画面或电影,而是瀑布般倾泻而下的加密数据流、错综复杂的网络拓扑图、跳动着不同参数波形的频谱分析仪,以及几个不断刷新着坐标和代码的监控窗口。幽蓝、深绿、冷白的光映在他脸上,将他本就略显苍白的肤色衬得如同玉石,只有护目镜片后那双眼睛,在屏幕光的反射下,锐利得惊人,如同高速运转的处理器核心。
他回来了。从硝烟弥漫、寒风刺骨的边境山谷,回到了这个恒温、恒湿、被无形电磁波填满的“蜂巢”。但山谷的印记并未消失。他那副标志性的护目镜,左侧镜片上多了一道细微却清晰的裂痕,像一道凝固的闪电。那是“蚀日”先导任务中,敌人重机枪子弹溅起的碎石留下的纪念品。此刻,这道裂痕在屏幕冷光的照射下,偶尔会折射出一点奇异的光晕。
他的手指,包裹在特制的、带有微弱电容感应触点的战术手套里,正在一个半透明的虚拟键盘上飞舞。那不是敲击,更像是指尖在光流上轻盈地弹奏、拨弄。每一次微小的滑动、点击、拖拽,都精确到毫厘,快得几乎带出残影。屏幕上的数据流随之变化、重组,如同被无形的手梳理的瀑布。键盘敲击声?几乎没有。只有服务器风扇的低吟和他自己极其轻微、几乎听不见的呼吸声,仿佛连呼吸的节奏都经过精密计算,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操作的干扰。
“蜂鸟”之名,名副其实。轻盈,迅捷,在信息的丛林中穿梭自如。
他的面前,摊开放着一个特制的铝合金装备箱。箱子里没有子弹,没有枪械零件,而是各种奇形怪状的接口线缆、微型信号收发器、改装过的加密U盘、几块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定制芯片,还有一台外壳被拆开、露出精密内脏的便携式战场终端——正是他在山谷中用来瘫痪敌人通讯、标记RPG射手的那台“战友”。
此刻,他正小心翼翼地用一把比绣花针粗不了多少的精密镊子,夹起一块烧毁的微型电容。电容焦黑,散发出极其微弱的糊味。这是之前强行突破敌方防火墙、进行高强度电子干扰时过载的代价。他的动作极其轻柔、专注,如同外科医生在进行最精细的显微手术。护目镜片上的裂痕,恰好横亘在他右眼的视野中央,但他似乎完全不受影响,视线穿过那道裂痕,精准地锁定在焊点上,手腕稳如磐石。
突然,他指尖的动作微微一顿。虚拟键盘上的光流停滞了一瞬。他微微侧头,耳朵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常人无法察觉的细微电流杂音。护目镜后的目光瞬间锐利如刀,扫向一个监控着基地外围电磁环境的频谱窗口。窗口上,一条代表背景噪音的平稳基线,在某个特定频段,极其微弱地、不规则地跳动了一下,如同平静湖面下一条狡猾的鱼吐出的气泡。
没有警报响起,没有红灯闪烁。这微小的异常,99.9%的人会忽略,甚至最精密的自动监控系统也可能将其归类为随机波动。但在陈默的世界里,这就像寂静森林中一片落叶坠地的声音被无限放大。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形成一个极浅的“川”字。
界碑守望者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界碑守望者最新章节随便看!他放下镊子,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划过一道复杂的轨迹。一个新的分析窗口瞬间弹出,无数细小的代码开始滚动,像一群被惊动的电子萤火虫,朝着那个异常频段汇聚而去。他的呼吸似乎更轻了,整个人仿佛与面前的数据流融为一体,变成了一台纯粹的人形分析仪。
时间在“蜂巢”里以一种不同于外界的方式流逝。只有屏幕上滚动的数据和不断变换的分析图,标记着它的脚步。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几十分钟。分析窗口里,代表异常波动的信号点被层层放大、过滤、解析。最终,屏幕上跳出一个简洁的结论框:【未识别信号源 - 低概率持续性杂波 - 威胁等级:极低 (暂定)】。
陈默紧绷的肩膀线条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毫米。但护目镜后的眼神,并没有完全放松下来。他默默地将这个异常频段和初步分析结果,添加进一个名为“未解杂音”的加密文件夹中,文件夹里己经躺着十几个类似的小文件,像是他收集的电子世界里的“怪谈”。
他重新拿起镊子,继续修复那块烧毁的终端主板。但这一次,修复的动作似乎带上了一点不易察觉的……执拗?仿佛那块焦黑的电容,成了某种象征。他讨厌失控,讨厌未知,讨厌在由0和1构成的、本应逻辑分明的世界里,出现无法解释的杂音。每一次未知的异常,都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他追求绝对掌控的神经上。
“蜂巢”的门无声地滑开一条缝,食堂的喧闹声和饭菜香气短暂地涌入,又被迅速隔绝。林铮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没有立刻进来,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个沉浸在数据海洋中的背影。
她看到陈默微微佝偻着背,像一只警惕的、随时准备振翅的蜂鸟。看到他护目镜上那道刺目的裂痕。看到他那双在幽暗光线下依旧飞速舞动、仿佛带着残影的手指。也看到了他面前屏幕上那个刚刚关闭的、标注着“未解杂音”的文件夹图标。
林铮没有出声打扰。她太了解陈默了。在这个由代码和电波构筑的堡垒里,他是绝对的王者,也是孤独的守望者。他的“沉默”,并非无话可说,而是将所有的声音、所有的力量、所有的警觉,都压缩进了指尖与屏幕之间那无声的对话里。那些瀑布般的数据流,那些闪烁的频谱,那些冰冷的分析结论,就是他最丰富、最激烈的语言。
他不需要安慰,也不需要过度的关切。他只需要一个不扰的环境,去梳理他的数据,修复他的装备,追踪那些可能隐藏在背景噪音下的、真正的“幽灵”。
林铮的目光落在陈默正在修复的那块焦黑电容上。她记得山谷里,正是陈默关键时刻的电子压制和精准标记,才让她有机会击毙那个致命的RPG射手。那块烧毁的电容,就是那次“蜂鸟振翅”的代价。
她轻轻地带上门,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蜂巢”重新陷入属于陈默的、只有数据流低语的静谧。陈默似乎完全没有察觉有人来过,他的全部心神,都凝聚在指尖的镊子和烙铁上,试图将那点微小的失控(烧毁的电容)重新纳入他精密掌控的世界。屏幕的冷光映着他专注的侧脸,护目镜上的裂痕像一道勋章,也像一道未解的谜题。
在这片寂静的电子深海中,“蜂鸟”无声地忙碌着,梳理着他的羽毛,修复着他的巢穴,同时,他那双穿透数据迷雾的眼睛,始终警惕地扫描着平静海面下可能潜藏的暗流。对于陈默而言,战斗从未真正停止,它只是从硝烟弥漫的山谷,转移到了这片由比特和字节构成的、看不见硝烟却同样危机西伏的新战场。风暴,往往在无人察觉的寂静中,于数据的深海之下酝酿。
(http://www.220book.com/book/R99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