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自家的事,陆汉卿揣着个热乎的烤红薯,先往周志乾家去。老周家的烟囱正冒着烟,他隔着院墙就喊:“老周,在家没?”
周志乾趿着布鞋出来开门,见是他,笑着往院里让:“刚炖了锅白菜粉条,进来喝两盅?”
“酒就不喝了,有正事。”陆汉卿把烤红薯塞给他,自己往炕沿上坐,压低了声音,“上面要搞统购统销了,粮食油料先开始,往后怕是连自行车、布料这些都得管制起来。”
周志乾啃红薯的动作顿了顿,眼睛眯了眯:“你的意思是……往后买东西没现在这么方便了?”
“何止不方便。”陆汉卿往他身边凑了凑小声说,“小晴在中财委那边看到文件了,说是要集中调配物资,市面上能随便买的只会越来越少。我刚去百货大楼,自行车就剩最后三辆了。”
周志乾“啧”了一声,把红薯核往灶膛里一扔:“这丫头,消息就是灵通。行,我知道了,这就让林桃去置备。”
他心里门儿清,老陆从不拿这种事开玩笑,再说家里周乔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布料、粮食都得提前囤点。
从周志乾家出来,陆汉卿又拐去王长河家。王长河正躺在院里面的躺椅发呆,见他来,忙起身招呼:“稀客啊,今天咋有空过来?”
“给你透个信。”陆汉卿捡了个小马扎坐下,“统购统销要下来了,赶紧让弟妹去买东西,自行车、收音机这些大件,还有布料、棉花,能买多少买多少。”
王长河惊讶地看着陆汉卿,“真的?”他刚还琢磨着给二小子战野买辆自行车,看来得抓紧了。
“我还能骗你?”陆汉卿踹了他一脚,“我刚从百货大楼回来,手表柜台都快空了,家里这些事你得上心,别等缺了再着急。”
王长河也不含糊,“我这就叫她去!”转身就往屋里喊,“孩他妈!拿钱!去百货大楼!能看见的都买回来!”
陆汉卿看着他风风火火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这些老伙计,看着粗枝大叶,可在过日子上都精明着呢。他知道,不用多说,这两家指定能把该办的事办得妥妥帖帖。
等陆晴再回娘家时,看着堆在墙角的收音机和自行车,忍不住笑了:“爸,您这速度够快的。”
陆汉卿擦了擦手表,往手腕上一戴,得意道:“你爸办事,啥时候掉过链子?对了,你跟战珩那边,要不要我也帮着置点?”
“不用,我早就买好了,家里就缺了台自行车,其他都不缺。”陆晴笑着说,“您把自己照顾好就行。”
窗外的风渐渐凉了,陆汉卿看着女儿明显隆起的小腹,忽然觉得这囤下的一堆物件,不止是物资,更像是给日子攒下的底气。
往后的日子或许会紧巴些,但手里有粮、家有存货,心里就不慌。
“小晴,你这肚子都显怀这么明显了,身子没哪儿不舒服吧?”陆汉卿望着女儿隆起的小腹,语气里满是关切。
“爸,我没事,您放心。”陆晴轻轻抚了抚肚子,笑着宽慰,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综影视快穿之努力生活 “我又不是那种藏着掖着的人,不舒服我肯定会说出来的。现在还不到六个月,等八月份,大伯母就会过来照顾我了。”
“那敢情好。”陆汉卿点点头,又皱起眉,“可你现在行动也不便,要不这段日子我先搬去你那儿住?等你大伯母来了,我再搬回来。”
陆晴略一思忖,便点头应下了。虽说自己还能应付,但老父亲这份牵挂,她不忍拒绝,也不想让他整日惦记。
陆晴回到单位,办公室里的空气都带着股紧绷的忙碌劲儿。墙上贴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宣传画,红底黑字的标语格外醒目——“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三大改造”。
她翻开桌上的文件,目光扫过那些关于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条款,指尖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几个字上稍作停留。
最近这段时间,部里总在讨论资本家的动向:有的偷偷把资产往海外转移;也有的爱国实业家主动找到政府,将工厂、矿山悉数上交,说“要跟着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
接手的产业多了,统筹调配的担子自然更重,陆晴每天核对报表、协调物资,忙得脚不沾地。
翻到顺首钢铁厂的改造方案时,她眼前一亮。这家京城老牌钢铁厂的资本家主动提出无偿上交,部里己经规划好扩大规模,按照她之前在储物袋提交的特种钢参数改造生产线,明年就能正式量产。
“顺首钢铁厂……”陆晴指尖敲着桌面,忽然想起王战珩大伯家的几个堂兄弟妹。上次见面时听大伯母说,几个孩子都念过小学,能认不少字,若是能进钢铁厂当工人,不仅端上了铁饭碗,也能离京城近点,互相有个照应。
而且钢铁厂离河北老家不远,招工多半会往那边倾斜,机会正合适。
下班后,她特意绕去王长河家。老爷子正坐在院里抽烟,见她来了,连忙熄灭烟头起身:“小晴咋过来了?快进屋,我让你陈阿姨给你煮碗糖水蛋。”
“不了爸,我就来跟您说件事。”陆晴坐下,把顺首钢铁厂要招工的事说了,“大伯家的几个孩子不是在老家吗?您看能不能捎个信,让他们年底前过去应聘。厂里缺年轻工人,他们条件正好,要是能考上,往后就是正式工人了。”
王长河眼睛一亮:“这事靠谱?当工人可是铁饭碗啊!”
“靠谱,方案都定了,就等改造完招工。”陆晴点头,“就是得让他们抓紧,最好能先来京城适应适应。能不能成,还得看他们自己肯不肯下功夫。”
“这有啥不肯的!”王长河当即拍板,“我这就给老家写信,让你大伯赶紧送孩子过来。你这丫头,真是贴心!”他知道,这机会多难得,乡下孩子能进城当工人,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陆晴笑了笑:“都是一家人,该帮衬的就得帮衬。机会难得,要是能进城做工人也是一件美事。”
离开王家时,夕阳正染红半边天。陆晴摸了摸小腹,心里盘算着:也是为了这个小家伙着想,让大伯家有份安稳工作,他们就会进城,农民翻身做工人,以后她有困难了,大伯母他们肯定用心帮助,这也算是互惠互利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R9R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