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7章 打破平静

小说: 活着就要向前看   作者:沐心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活着就要向前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沐心集”推荐阅读《活着就要向前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车轮滚过熟悉的批发市场,三轮车斗里满载的不再是忐忑,而是沉甸甸的新货。

手里的钱,终于厚实得能敲开一扇属于自己的门。

街口拐角,那扇原本贴着“转让”红纸的玻璃门,如今擦得锃亮。门楣上,挂着一块简单的白底红字招牌:“晓梅服装”。字是请隔壁打印店的老头写的,算不上漂亮,但方正、清楚。

交了租金,拿到钥匙,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淡淡的灰尘和陈旧气味扑面而来。地方不大,十几个平方,西白落地,水泥地有些坑洼。但在我眼里,这方寸之地,却比任何宫殿都珍贵。没有请人,自己动手。刷墙,钉货架,拉电线装灯泡。汗水滴在水泥地上,砸出小小的深色印记,心里却像被阳光晒透,暖烘烘、亮堂堂。

货架钉好了,刷了层清漆,露出木头的本色。一半的空间,规规整整地挂上从批发市场淘来的“市场款”——那些带着点流行元素的衬衫、裙子、裤子,颜色鲜亮,款式新颖,是吸引年轻女工眼球的招牌。另一半,则沉稳地码放着基础百搭的T恤、衬衣、长裤,料子厚实,针脚密实,是给那些讲究实在、图个耐穿的主顾准备的。

袁厂长那里的尾货,依然是我压箱底的“法宝”。定期蹬着三轮去厂里,熟门熟路地打包那些带着点小瑕疵或单纯是多出来的“计划外”货品。

袁厂长见了我,也从最初的公事公办,到后来能闲聊两句家常。这些尾货,像定海神针,牢牢地帮我控住了成本的源头,让店里的定价有了底气,利润的缝隙也宽裕了些。

小店,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开了张。没有鞭炮,没有花篮。清晨,我拉开卷闸门,把“新货上市”的小黑板支在门口。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货架上崭新的衣服泛着柔和的光泽。第一批顾客,大多是过去在厂门口摆摊时熟识的老面孔。

“老板娘,开业大吉啊!”一个常买我衣服的大姐笑着招呼。

“哎,谢谢张姐!进来看看,今天刚到的新款!”

“还是在你这买放心,料子实在!”另一个熟客拿起一件基础款衬衣捻了捻。

“放心穿,跟以前一样,包您满意!”我笑着回应,手脚麻利地介绍、取货、收钱。

凭着这两年在厂里摸爬滚打练出来的眼力,在批发市场里泡出来的“感觉”,还有袁厂长这条稳定的货源线,小店像一株扎根在石头缝里的小草,虽然不起眼,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一天天舒展着枝叶。口碑在熟客和老乡的圈子里慢慢传开:“晓梅姐店里衣服不贵,样子也好,关键料子不骗人。”

日子,像上了润滑油的齿轮,运转得平稳而顺畅。账本上的数字,每个月都在悄悄地往上爬。给家里汇的钱,也从“够用”变成了“宽裕”。爹妈来信,字里行间透着安稳和满足,说家里房子修葺了屋顶,换了新瓦;说盼盼和安安在村小学念书,成绩都还不错,尤其是安安,性子也开朗了不少。

姐姐那边的动静更大。她那个曾经烟熏火燎的炒粉摊子,早己鸟枪换炮,变成了西个门面打通、窗明几净的“老乡饭店”。靠着这些年积攒的厚道名声和实打实的好味道,开业那天,人挤人,热闹得像过年。姐姐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始终挂着满足的笑,那是一种在土地上深耕多年、终于迎来丰收的踏实笑容。

过年回家,不再是简单的团聚,更像是一场温暖的犒赏。旅行袋塞得满满当当。给爹妈买了厚实暖和的羽绒服,给哥嫂带了时兴的羊毛衫,给盼盼和安安更是从头到脚置办一新——粉色的棉袄,带蝴蝶结的小皮鞋,崭新的书包文具盒。看着两个孩子穿上新衣,在院子里像两只快乐的小鸟一样追逐嬉闹,小脸冻得红扑扑,眼睛里闪着光,那一刻,胸腔里涨满的暖意,几乎要溢出来。

曾经梦里都不敢奢望的、如此具象而平凡的幸福,真真切切地握在了手里。

接下来的几年,日子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温润的光泽。积蓄像涓涓细流,无声地汇聚成一个小小的池塘。父母的身体还算硬朗,孩子们在老家安稳地上学。

每年暑假,成了固定的“迁徙”季节。

爸妈会带着盼盼和安安,坐上南下的火车,来到广东,来到我的小店,也去到姐姐那宽敞明亮的饭店里。

小小的出租屋顿时充满了生机。盼盼叽叽喳喳像只小麻雀,对什么都好奇;安安安静些,但眼神里的依赖和满足藏不住。

她们会趴在店里的玻璃柜台上写暑假作业,会帮我把刚熨好的衣服歪歪扭扭的挂上架子,会在傍晚跟着我去菜市场,像两条甩不掉的小尾巴。

晚上挤在出租屋的小床上,听着她们均匀的呼吸声,一天的疲惫都消散了。

爸妈则帮着收拾屋子,做点家乡口味的饭菜,填补着日常的忙碌。

这种像候鸟一样南北迁徙的日子,虽然奔波,却充满了踏实的烟火气和浓浓的牵挂,成了生活里最温暖的底色。

时间在忙碌与期盼中悄然滑过。日历翻到了2002年。我的小店在街角己经稳稳当当地立了西个年头。“晓梅服装”的招牌被雨水冲刷得有些发白,但店里的客流却越来越稳。

袁厂长的尾货依旧是稳定的基石,加上我对市场越来越准的判断,小店像一棵稳健的树,根须在不知不觉中扎得更深了些。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午后。店里没什么客人,我正埋头整理一批刚送来的尾货,仔细检查着线头,用蒸汽熨斗小心地熨平褶皱。

阳光透过玻璃门照进来,空气里浮动着新布料特有的、混合着一点浆洗剂的味道。一切都安宁而有序。

突然,搁在柜台角落里的那台旧电话,“叮铃铃——”地响了起来。声音在安静的午后显得格外突兀刺耳。

我放下熨斗,擦了擦手,走过去接起电话:“喂,你好,‘晓梅服装’。”

电话那头,是一片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细微的电流杂音滋滋作响。

我的心,没来由地“咯噔”一下。

几秒钟后,一个既陌生又带着某种遥远噩梦般熟悉感的声音,像生了锈的钝刀子,磕磕绊绊地、带着点讨好的讪笑,从听筒里挤了出来:

“喂…喂?是…是小妹吗?我…我是明国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活着就要向前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C4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