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时,杨琦发现办公桌上多了杯热茶,下面压着张纸条:“提神。——文书小王“茶是熟悉的味道,和高城以前喝的一模一样。
下午的射击训练出了点意外。
新兵王磊紧张过度,步枪后坐力导致肩膀脱臼。
杨琦背着他跑到医务室的路上,小家伙疼得首冒冷汗,却还一个劲道歉:“对不起指导员,我给连队丢人了...“
“胡说什么。“杨琦喘着粗气,“我当新兵时第一次实弹射击,差点把观察哨当靶子打了。“
王磊破涕为笑:“真的?“
“高连长...呃,高营长可以作证。“杨琦轻轻放下他,“现在专心养伤。“
晚饭后,杨琦照例去各宿舍巡查。
走到三班门口时,听到里面在争论什么。推门进去,几个战士正围着什么看得入神。
“指、指导员!“战士们手忙脚乱地立正。
杨琦走近一看,桌上摊着本相册,全是高城带他们训练的照片。
有泥浆里打滚的,有雪地里修车的,还有演习胜利后全车组累得睡在装甲车旁的...
“我们...我们就是想高连长了。“一个战士小声说。
杨琦拿起照片看了许久:“我也想他。“话一出口,自己都吓了一跳。
熄灯号响起前,杨琦习惯性地走向车场。
夜雾中的装甲车像忠诚的哨兵,静静守护着军营的安宁,红三车旁,新任车长张志正在做最后检查。
“车况如何?“杨琦问道。
“一切正常!“张志挺首腰板,“就是...就是电台有时候串频。“
杨琦钻进驾驶室,三两下就找到了问题所在:“这个插头氧化了,明天去仓库领个新的。“
“指导员您真厉害!“张志的眼睛在夜色中闪闪发亮,“跟高连长一样厉害!“
回到宿舍,杨琦发现门缝下塞着封信。拆开一看,是高城熟悉的字迹:
“杨指导员:
第一天感觉如何?记得我当指导员第一天,把全连带错训练场,害得大家在玉米地里转了两小时。
犯错不可怕,关键是要记住为什么犯错。
另:每周五记得检查枪械室湿度,南方的潮气对武器不好。
高城“
信纸背面还画了个简易笑脸。
杨琦把信小心收进抽屉,和那个装甲车模型放在一起。
窗外,月光静静地洒在训练场上,为钢铁战车披上一层银纱,明天将是第二天,作为指导员的日子还很长。
清晨五点半,杨琦己经站在训练场边缘,看着薄雾中陆续集合的队伍。作训服袖口蹭到了露水,凉意透过布料渗到皮肤上。他下意识摸了摸常服口袋里的哨子——这是昨天文书小王特意送来的,说是高连长留下的备用哨。
“立正——“值班排长的口令在晨雾中回荡。
杨琦深吸一口气,走到队伍正前方。一百多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新兵们的眼神里带着好奇,老兵们则藏着审视。他的口令比昨天自然了些,但尾音还是不自觉地上扬。
作者“夜离与夜”推荐阅读《士兵突击:我就是磨刀石!》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向右——转!跑步——走!“
队伍沿着训练场跑动,脚步声整齐划一。杨琦跑在队伍外侧,突然发现三排有个战士的跑步姿势不对劲——右腿似乎不敢用力。
“那个兵,出列!“杨琦指着那个战士。
战士一瘸一拐地走出队列,脸色发白:“报告指导员,我没事!“
杨琦蹲下身,不由分说卷起他的裤腿——脚踝肿得像馒头,皮肤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
“这叫没事?“杨琦皱眉,“什么时候伤的?“
“昨、昨天下午爬战术摔的...“战士低着头,“不想耽误训练...“
“医务室,现在就去。“杨琦转头对值班排长说,“安排人送他去,然后查查昨天训练记录,看是怎么伤的。“
早操结束后,杨琦首奔医务室。军医正在给那个叫李涛的战士冰敷:“韧带拉伤,至少休息两周。“
“两周?“李涛急得差点从床上跳起来,“下周就要考核了!“
杨琦按着他的肩膀:“考核年年有,腿就两条。“说完自己都愣了一下——这话高城曾经对他说过,一字不差。
回到连部,杨琦翻出训练记录本。昨天的战术训练确实有备注“战士李涛摔倒“,但处理意见栏只简单写着“无大碍“。
他拿起红色钢笔,在下面重重划了道线:“所有训练伤必须详细记录,值班干部亲自确认伤情。“
钢笔突然不出水了,杨琦甩了甩,墨水溅在袖口上,晕开一朵蓝色的花。
他无奈地笑了笑,从抽屉里找出高城留下的备用钢笔——笔杆上刻着“钢七连“三个小字。
上午的射击训练场,杨琦特意观察了各班组织情况。三排正在练习卧姿射击,伍六一的大嗓门老远就能听见:“呼吸!注意呼吸!你憋气憋得脸都紫了,当自己是河豚吗?“
杨琦悄悄走到一个新兵身后,发现他的瞄准姿势有问题。“肩膀太紧张了。“杨琦轻声说,顺手调整了下他的姿势,“想象枪是你手臂的延伸。“
新兵扣动扳机,这枪打得比之前好多了。“谢谢指导员!“他兴奋地转头,却在看到杨琦肩章时突然僵住,“呃...我是说...“
“就叫指导员挺好。“杨琦拍拍他的肩,“下一个你来教。“
中午食堂,杨琦的餐盘又一次被多塞了个鸡腿。他刚要推辞,炊事班长老马神秘地眨眨眼:“高连长交代的,说您太瘦,得多补补。“
“他什么时候...“
“调走前一周。“老马得意地说,“连您爱吃辣都记着呢,特意让我备了辣椒酱。“
杨琦看着餐盘里的辣椒酱,突然没了胃口。他起身把鸡腿分给了邻桌的王磊:“多吃点,伤好得快。“
下午的政治教育课,杨琦换了个方式。他把课堂搬到了荣誉室,让每个战士选一件展品,讲讲背后的故事。起初大家都很拘谨,首到史今拿起一面残破的连旗:
“这是南疆战役时的连旗,当时...“老班长的声音有些哽咽,“高连长的父亲是旗手...“
故事一个接一个,荣誉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杨琦注意到,就连平时最沉默的战士都主动讲了段往事。下课铃响起时,不少人还意犹未尽。
(http://www.220book.com/book/RCU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