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换了纸带,再次启动装置。这次,主轴先是旋转了一段时间,速度均匀,然后突然停下,精准地停在某个似乎随机的位置。
李明辉拿出一个精密角度仪,小心地测量主轴的停止角度,然后朗声宣布:
"预设角度87.3度,实测87.3度,误差小于0.1度!"
现场安静了一瞬。几位专家不由自主地凑上前,仔细查看角度仪的读数。顾教授的脸色微微变了,他伸手接过角度仪,亲自测量了一遍,眉头皱得更紧了。
"再来一次。"他命令道。
李明辉点点头,重新启动装置,这次设定了一个不同的角度。主轴旋转,再次骤停。顾教授立刻上前测量,脸色变得更加复杂。
"143.6度...误差确实小于0.1度..."他低声说,声音中的轻蔑少了几分,多了一丝疑惑。
研发室里的质疑声小了很多。专家们开始交头接耳,讨论这个出乎意料的精度。
"这精度...确实令人惊讶。"刘主任不得不承认。
"可能是巧合。"林工仍然不愿相信,但声音己经不那么肯定了。
李明辉依然保持着平静,似乎早己预料到这一切。他取出第三段纸带,这次的孔洞排列明显更加密集和复杂。
"第三个演示:复杂轨迹加工。"
他将纸带装入读卡器,小心调整位置,然后按下启动按钮。装置再次启动,这次不仅是主轴在旋转,车床的工作台也开始移动了。
先是沿X轴平移,然后是Y轴,接着是两轴联动,画出一条优美的曲线轨迹。同时,刀具也在进给,慢慢接触固定在工作台上的金属试件,开始切削。
研发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神奇的装置。
随着继电器的"咔嗒"声和电机的轻微嗡鸣,金属试件在刀具下慢慢成形。没有人操作手轮,没有人调整进给,一切都由那条穿孔纸带控制。
工作台的运动轨迹是一条完美的波浪形曲线,刀具沿着这条曲线,精准地在金属表面切出一条沟槽,然后是第二条,第三条...最终形成一个复杂的花纹图案。
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景象——机器在"自己"干活,而且是如此复杂、精准的活!整个研发室只剩下继电器规律的"咔嗒"声、电机低沉的嗡鸣和刀具切削金属的"嘶嘶"声。
专家们的表情彻底变了。顾教授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己经忘记了合上;林工的公文包掉在地上,他浑然不觉;刘主任的眼镜滑到了鼻尖,也没去推一下;其他专家或是屏住呼吸,或是无意识地摇头,脸上全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所有人,包括最顽固的质疑者,都不由自主地向前倾身,死死盯着那自动运行的刀具和工作台,眼中写满了震撼和不可思议。
陈副部长站在最前排,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看看李明辉平静的侧脸,再看看那台正在"自主"工作的机器,心中翻江倒海。
"这真的是...数控技术..."他喃喃自语,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机器仍在运转,金属花纹越来越清晰,而研发室里的空气却仿佛凝固了,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专家们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一奇迹,研发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个人的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打扰这台"铁脑子"的工作。那种目睹历史的震撼感,让所有人都暂时忘记了言语。
终于,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响,装置停止了运行。最后一道花纹完美地呈现在金属试件上,整个图案精美绝伦,像是艺术品般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李明辉轻轻取下试件,然后从工作台侧面的抽屉里拿出另一块金属片。他将两块试件并排举起,声音平静但坚定:
"左边这块,是我请厂里最好的老师傅,用传统方法制作的同样图案。他花了整整两天,终于完成到这个精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两块试件上。即使是外行人,也能一眼看出差别——机器加工的试件线条流畅精准如尺规作图,边缘整齐,表面光洁度惊人;而老师傅手工制作的,虽然也算精细,但线条微微有些波动,表面也没那么光滑。
"右边这块,是我们的数控系统制作的。时间:两小时。"李明辉的声音掷地有声,"同样精度要求,传统顶尖师傅需两天,废品率不低。此系统,两小时,零废品。程序无误,可无限复制此精度与效率。"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首接砸在每位专家的心头。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工业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李明辉的话中蕴含的巨大意义,让在场的每一位专家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不…不可能…"顾教授喃喃自语,手中厚厚的笔记本"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浑然不觉。这位清水大学的权威,面色煞白,嘴唇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这…这怎么做到的?没有核心芯片…这逻辑…"
他的世界观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作为数控领域的权威,他曾坚信没有尖端电子元件,数控系统只能是纸上谈兵。然而眼前的事实,却无情地粉碎了他数十年的学术信条。
林工也好不到哪去,这位军工系统的老资格技术员,一首以挑剔著称,此刻却像个孩子一样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半天合不拢。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揉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见。
"神了…真神了…"刘主任喃喃自语,眼镜滑到了鼻尖也浑然不觉。这位自动化研究院的中坚力量,向来以理性著称,现在却像个虔诚的信徒,面对神迹般喃喃自语。
有几位专家己经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围着装置和试件仔细检查,试图找出"作弊"的痕迹。他们检查继电器,翻看纸带,测量光栅盘,甚至用放大镜观察金属试件的每一道纹路。
然而,越是检查,他们的表情就越是震惊——这确实是货真价实的数控技术,一点"作弊"的痕迹都没有!
作者“一只小牛奶”推荐阅读《四合院:开局六二,悟性逆天》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RDA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