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挂断了,留下杨厂长站在那里,脸上的表情复杂得无法形容。
李明辉走到杨厂长身边,低声问:"厂长,有什么问题吗?"
杨厂长深吸一口气,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没事,小李。那帮坐办公室的,眼高手低,不见棺材不掉泪。等陈部长亲自来了,他们就知道厉害了!"
但李明辉敏锐地注意到了老人眼中的受伤和愤怒。作为穿越者,他太明白这种场景了——前沿技术总是会遭遇保守势力的质疑和打压,尤其是当它挑战了现有权威的认知体系时。
"没关系,厂长,"李明辉平静地说,"真金不怕火炼。我们有的是时间等他们来验证。"
……
工业部陈副部长的办公室内,气氛凝重。
"杨国强说他们厂独立研发出了数控系统?"陈副部长皱着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就是那个前阵子弄出连轧机的轧钢厂?"
王科长站在一旁,表情有些尴尬:"是的,陈部长。杨厂长情绪很激动,非常坚持要您亲自去看看。他说...他说愿意用人头担保。"
陈副部长陷入了沉思。他对李明辉印象不错,那个年轻人在连轧机技术上的创新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但数控系统?那可是国内数十年都未能突破的技术瓶颈。
"把相关专家召集过来,开个碰头会。"陈副部长最终决定道。
一个小时后,工业部会议室内聚集了七八位专家,有机械专业的老教授,有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员,还有几位军工代表。他们得知会议主题后,会议室里的气氛立刻变得诡异起来。
"数控系统?轧钢厂?"机械研究所的赵教授一脸不可思议,"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我看那个年轻工程师是把某种半自动装置包装成数控了!"自动化研究院的刘主任嗤之以鼻,"连轧机有点成绩就飘了,想一步登天!"
"陈部长,清水大学的教训还不够吗?"军工代表林工冷冷地说,"数控技术是需要深厚积累的,不是靠一两个聪明点子就能搞定的。"
会议室里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几乎所有人都认定李明辉是为了荣誉而夸大其词,或者杨厂长为了政绩而误导上级。
只有机电研究院的老张保持着谨慎的中立态度:"杨厂长不是信口开河的人...虽然独立研发的可能性极低,但万一有突破性思路呢?去看看也无妨,戳穿谎言也好。"
"我同意老张的观点,"航空工业部派来的代表点点头,"连轧机的思路就非常规...或许真有奇迹?国内太需要突破了,哪怕是个雏形也值得重视。"
但这微弱的期待声音很快就被一片质疑声淹没了。
陈副部长听完各方意见,沉默了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我决定亲自带队去一趟轧钢厂。"
这个决定让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
"一方面是给杨厂长和李明辉一个交代,毕竟连轧机技术确实给国家创造了不少价值。"陈副部长解释道,"另一方面,也是要亲自了解情况,避免轧钢厂走上浮夸风的歧途。如果真有突破,那自然皆大欢喜;如果只是夸大其词...也好尽早纠正。"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四合院:开局六二,悟性逆天他环视一圈,点名了几位言辞最激烈的质疑派专家:"赵教授、刘主任、林工,你们跟我一起去。如果有人能当场指出问题所在,那就是你们了。"
三位专家对视一眼,脸上带着一种"又要去揭穿骗局"的无奈和自信。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次例行公事的"打假"之旅。
"明天一早出发,"陈副部长站起身,结束了会议,"希望这次不是白跑一趟。"
会议室里的人陆续离开,只有陈副部长一个人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若有所思。
他想起了第一次见到李明辉时,那个年轻人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那不像是一个骗子的眼神。但数控技术...真的可能吗?
带着这个疑问,陈副部长收拾好公文包,准备明天一早前往轧钢厂,亲眼见证这个所谓的"奇迹"。
无论是奇迹还是泡沫,真相即将揭晓。
……
清晨六点,工业部大院的院门口,一辆黑色上海牌轿车和两辆军绿色吉普车己经静静等候。晨雾中,车灯的光晕像是漂浮的幽灵,显得有些诡谲。
陈副部长穿着一件灰色中山装,拎着公文包大步走来。他脸上挂着一丝疲惫,显然昨晚并未睡好。跟在他身后的是工业部技术处的王科长,以及刚才陆续到达的几位专家。
"陈部长,您来早了。"赵教授笑呵呵地迎上来,他是机械研究所的元老,年近六十,鬓角花白,脸上的皱纹像是刻进去的年轮,每一道都代表着他在机械领域摸爬滚打的岁月。
陈副部长摆摆手:"早点出发,早点到,也好给杨厂长一个惊喜。"
"惊喜?"林工冷笑一声,"怕是惊吓吧。这一来,他们那套把戏就露馅了。"
林工是军工系统的老资格技术员,一副尖刻的长相,瘦高个,一双眼睛总是眯着,像是在挑剔地审视着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缺陷。
"别这么说,林工。"自动化研究院的刘主任摇摇头,他体型微胖,戴着厚厚的眼镜,说话时习惯性地推一下镜框,"万一人家真有点东西呢?不过那得是奇迹了。"
他的语气虽然表面上公允,但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却暴露了内心的不屑。
陈副部长没有参与这些讨论,只是冲着司机点点头:"出发吧。"
轰鸣声中,车队驶出工业部大院,向着轧钢厂所在的方向驶去。轧钢厂位于城市东郊,距离工业部有近两小时车程。车内,除了司机开车的声音,一时间竟有些安静。
沉默持续了约莫十分钟,赵教授终于忍不住了:"陈部长,您真信那个杨厂长的话?数控系统,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陈副部长看了一眼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信与不信,去了不就知道了?"
"清水大学当年那个项目,我可是亲眼见过的。"赵教授摇摇头,一脸的不以为然,"那阵仗,三层小楼的实验室,设备堆得像座山,北极熊专家天天在旁边指导,结果北极熊专家一走,项目就搁浅了。现在一个轧钢厂,一个年轻工程师,凭什么能独立搞出来?"
王科长在一旁帮腔:"是啊,杨厂长电话里说什么用穿孔纸带存程序,用继电器做逻辑控制...这不就是小孩子过家家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RDA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