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正堂内,气氛因包拯的到来而更显庄重。
包拯落座后,却微微蹙眉,抬手揉了揉额角,对公孙策道:
“先生,今日早起,似有些头风发作,劳烦先生为本府诊脉一二。”
公孙策连忙应声:“大人请坐。” 他示意包拯坐于公案旁的太师椅上,自己则搬了张凳子坐在一旁,伸出三指搭在包拯的腕脉上,凝神静气。
展昭侍立一旁,白千云也安静地站在展昭身后,没有离开。这倒给了她近距离观察这位传奇人物的机会。
她小心翼翼地偷瞄着这位传说中的“包青天”。
近距离看,那肤色是真的黑啊!如同浓墨重彩,在府衙明亮的灯火下泛着一种沉凝的光泽。
白千云心里忍不住吐槽:“电视剧诚不欺我?不过……黑点好,显精神,还抗老!看着也就西十出头的样子(实际年龄设定应五十多),
完全不显年纪嘛!就是……好像比那个演员还胖了点,脸圆了些,大概是中年发福?”
不过这气度…即使闭目养神,眉头微锁,那股不怒自威、如山岳般沉稳厚重的气势依然扑面而来。
额间那弯象征青天朗月的印记,在黝黑的皮肤上格外醒目。
看着这张极具辨识度的脸,白千云脑子里不受控制地开始循环播放那首魔性的旋律: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而且一播就是十多遍!她努力抿着嘴,可这嘴角似乎比AK还难压…
这BGM每在脑海里放一遍,她就能想到电视上那个演包拯的演员迈着夸张的舞台步讲话跟唱大戏似的…不过他演得很好很有气势,可能那个年代的人风格是那样的吧。
公孙策诊脉片刻,低声道:
“大人忧思过甚,肝气略有郁结,加之昨夜未曾安寝,故引发头风。下官开一副疏肝理气、安神定志的方子,大人按时服用,多加休息即可。”
包拯微微颔首,并未多言公事。厅堂内一时安静下来。
白千云还在看着包拯那威严的黑脸,看一次BGM响一次,
“铁面无~呼~私~辨忠奸”~
越想越觉得有种奇妙的喜感。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脑补世界里,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甚至没注意到自己竟发出了极轻的“嘻嘻”声。
这笑声在寂静的大堂里显得格外突兀!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包拯、公孙策、展昭,以及侍立的王朝马汉等人——都齐刷刷地聚焦到了白千云身上!
白千云猛地回神,发现自己成了焦点,小脸“唰”地红了,尴尬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她刚才……居然在包青天面前走神傻笑?!
然而,美人微窘,霞飞双颊的模样,非但不让人觉得失礼,反而平添了几分少女的娇憨可爱。
连素来严肃的包拯,眼中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千云?” 展昭低声提醒,带着一丝无奈。
包拯看着手足无措的白千云,那低沉威严的声音难得带上了几分温和的调侃:
“嗯”?小丫头,想什么呢?笑得如此开心?莫非本府这黑炭脸,今日格外有趣不成?”
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朗声笑道:“哈哈!本府记得,你幼时第一次见本官,可是被这张脸吓得哇哇大哭,死活不肯让本官抱!怎么,如今不怕了,反倒觉得好笑了?”
众人闻言,想起包大人抱着个哇哇大哭的奶娃娃的窘迫画面,都不禁莞尔。
白千云红着脸,连忙摆手解释:“没……没有!包大人恕罪!千云只是……只是见到包大人,想起大人清正廉明、断案如神的美名,
心中……心中实在欢喜!一时失态,请大人见谅!” 这马屁拍得虽首白,但配上她那真诚又略带窘迫的小表情,倒显得格外率真可爱。
“哈哈哈!” 包拯被逗得开怀大笑,方才的头风似乎都减轻了几分,
“好!好一个‘心中欢喜’!本官这黑脸,能得小丫头一笑,也算值了!”
展昭在一旁看着白千云那副小迷妹的模样,听着她夸赞包拯的话,心里莫名地泛起一丝小小的……醋意。
他暗自嘀咕:“唉,当初在欧阳兄那儿初见时,千云也是这么看着我的,那大眼睛亮晶晶的,跟撒了星星点子似的……”
不过看着包拯难得如此开怀,他也只能把这小小的酸意压了下去。
就在堂内气氛轻松融洽之际,一个苍老平和的声音从后堂回廊传来:
“何事如此高兴啊?老夫在书库都听得笑声了。”
只见黄裳老先生拄着一根竹杖,缓步踱了进来。他目光扫过堂内,脸上带着慈和的笑意。
包拯、展昭、公孙策等人连忙起身行礼:“黄先生(黄老)!” 态度十分恭敬。
白千云也连忙敛衽行礼。黄裳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她身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深邃,微笑道:“又见面了,展家的那位小丫头。”
白千云心中一动,恭敬问道:“老先生,我们之前……”
她只记得城门口马车内那惊鸿一瞥和昨夜展府厅中那意味深长的话语,但对这位老者的身份确实不知。
包拯笑着介绍道:“千云,这位是黄裳黄老先生,乃当世大儒,学究天人,尤精道藏典籍。陛下钦命老先生主持编修,功在千秋啊!”
编修……
“政和万寿道藏?!” 白千云心中剧震,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她猛地抬头看向黄裳,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天呐!是他!那个将创出《九阴真经》的绝世高人!包拯是北宋中期名臣,黄裳在历史上是北宋末年人物,两人相差了近百年。这两人……竟然真的同框了!而且还是在她面前!
强烈的穿越者认知冲击让她脱口而出:“您……您就是主持编修《政和万寿道藏》的黄裳老先生?!” 语气中的震惊和笃定,远超一个初次听说此事的少女应有的反应。
“哦?” 黄裳眼中精光一闪,包拯、展昭、公孙策也同时露出了惊讶之色!这《政和万寿道藏》的编修虽己开始,但尚未完成,更未颁行天下,属于朝廷内部主持的重大文化工程、所知者仅限于高层和相关学者。
白千云一个初到汴梁的江湖女子,如何能如此精准地道出他正在主持的道藏编修?甚至连道藏的名号“政和万寿”都一清二楚?
包拯沉声问道:“千云,你……如何得知黄老先生主持编修道藏之事?” 目光中带着审视。
白千云心中警铃大作!糟了!太激动说漏嘴了!她脑子飞速旋转,想起自己穿越前的籍贯设定,连忙解释道:
“回大人,老先生,千云母亲祖籍闽地福州。幼时曾听家乡长辈提起,说我们福州曾出过一位惊才绝艳的黄姓大儒,名讳上裳下,学识渊博,尤擅道家典籍。
后闻得朝廷编修道藏,便猜想……定是老先生主持无疑!方才听包大人确认,一时激动,失态了!”
她将“听说”的范围限定在幼时家乡传闻,并强调是“猜想”,总算勉强圆了过去。福州是黄裳曾为官之地,有些传说也说得通。
ps:《三侠五义》白玉堂浙江金华人,原著白玉堂还没成家就牺牲了。《续写小五义》妻子是普通女子樊氏,白云瑞母亲。人物、籍贯均为参考。
本书第一章有交代主角穿越前的设定就是胡建能!
(http://www.220book.com/book/RDG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