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辰的手指在应急指挥系统的触控屏上急促滑动,屏幕上的红色预警区域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窗外的暴雨己经连续下了三天,会展中心的玻璃幕墙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像蒙上了一层厚重的纱。会议室里,各部门负责人的手机此起彼伏地响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凝重。
“城东片区己经出现内涝,有三个社区被淹,” 应急管理局的老周把最新的灾情报告拍在桌上,纸张边缘被雨水浸得发皱,“医院的救护车进不去,被困居民里有不少慢性病患者,他们的常备药快吃完了。” 他的声音带着疲惫,眼底的红血丝像蛛网般蔓延。
郑辰调出社保系统里的参保数据,指尖在屏幕上圈出三个红色社区:“这里有 128 名高血压患者、76 名糖尿病患者,他们的医保记录显示,最近一次购药时间都在一周前。” 他忽然想起张阿姨的降压药就快吃完了,早上打电话时,老人的声音还带着喘息,说家里的积水己经没过脚踝。
“立刻启动医疗保障应急预案,” 郑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按下系统里的红色按钮,屏幕上立刻弹出各部门的响应职责,“社保部门放宽门诊特殊病种报销范围,允许药店为被困居民送药上门,费用由医保基金先行垫付;卫健委协调移动医疗车,在安全区域设立临时诊疗点;应急管理局负责开辟药品运输通道,确保半小时内送达。”
卫生健康委的李主任立刻拿起卫星电话,信号时断时续,他对着话筒大声喊:“让市一院的移动医疗车马上出发,带上足够的降压药、胰岛素…… 对,还有便携式血糖仪!” 他挂了电话,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上凝成水珠。
郑辰的目光落在受影响企业的名单上,其中一家电子厂有三百多名员工,厂房被淹导致全面停工。他想起这家厂的负责人上个月还在经验交流会上说,厂里刚给所有员工缴齐了社保。“启动企业社保减免预案,” 他对身旁的社保中心主任说,“受涝企业的社保缴费期延长三个月,这期间不计算滞纳金,员工的社保权益不受影响。”
社保中心主任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系统里的企业信息正在逐条更新:“己经标记完成,同步推送给税务部门了。” 她忽然抬头,“但有个问题,这些员工的工资可能发不出来,生活怎么办?”
郑辰翻开应急预案手册,指尖在 “临时生活补助” 条款下重重一点:“符合条件的受灾职工,每人每月可以领取八百元临时补助,从社保基金的应急储备金里支出。让网格员挨家挨户统计,线上就能申请,审核通过后 24 小时到账。”
窗外的雨势丝毫没有减弱,应急指挥车的警报声在远处此起彼伏。郑辰忽然想起林晓雨还在城东社区,早上联系时,她的声音被风雨切割得断断续续:“陈主任,我这边有位独居老人…… 高血压犯了…… 药吃完了……”
“小李,定位林晓雨的位置,” 郑辰对着对讲机喊道,手指在地图上快速搜索,“让最近的移动医疗车优先支援!” 他的心跳得厉害,屏幕上显示林晓雨所在的楼栋己经进水,水深达到一米二。
半小时后,对讲机里传来林晓雨带着哭腔的声音:“陈主任,我们没事了…… 医生刚给老人测了血压…… 药也送到了……” 背景里隐约传来老人的感谢声,还有雨水拍打帐篷的噼啪声。
郑辰长舒一口气,后背己经被冷汗浸湿。他走到窗边,看着冲锋舟在积水里穿梭,像一片片叶子在波涛中起伏。“还有多少社区需要支援?” 他问老周,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
老周的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还有七个社区,主要是慢性病患者和独居老人的用药问题。” 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城西有个大型农贸市场被淹了,三百多户商户受影响,他们大多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己经断缴了。”
郑辰立刻调出这些商户的社保记录,大部分人的缴费年限都在五年以上。“启动灵活就业人员应急参保政策,” 他对社保中心主任说,“允许他们暂缓缴费,断缴期间的医保待遇继续享受,等灾后再补缴。” 他顿了顿,“让银行开通绿色通道,灾后三个月内补缴的,免收利息。”
傍晚时分,雨势渐小。各部门的汇报陆续传来:移动医疗车己经完成所有被困社区的巡诊,送药上门服务覆盖 87% 的慢性病患者;企业社保减免政策己经惠及 23 家受灾企业,涉及员工五千多人;临时生活补助的申请量突破三千份,第一批补助己经到账。
郑辰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是张阿姨发来的:“小陈啊,药收到了,谢谢你想着我这个老婆子。社区送来了面包和水,都很好,你放心吧。” 后面还附着一张照片,老人坐在临时安置点的帐篷里,手里捧着刚领到的降压药,脸上带着微笑。
夜幕降临时,应急指挥部的灯光依然明亮。郑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翻开应急预案手册,在 “突发公共事件” 章节后面添了几行字:“1. 建立慢性病患者用药应急数据库,实时更新用药需求;2. 为灵活就业人员设立‘社保应急账户’,允许短期断缴但不影响待遇;3. 培训网格员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和常用药品使用方法。”
“明天组织各部门演练经济结构调整的应对预案,” 郑辰对老周说,他的指尖在 “产业转型” 关键词上轻轻敲击,“最近有几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要转型,可能会有不少员工面临失业,社保政策得提前调整。”
老周点点头,忽然想起上次去调研时,那家纺织厂的工人说的话:“我们不怕转型,就怕社保断了,养老看病没着落。” 他当时还安慰他们,现在看来,这些担忧不是多余的。
第二天一早,郑辰就带着团队去了那家准备转型的纺织厂。车间里的机器己经停了大半,工人们正忙着打包设备,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迷茫。厂长握着郑辰的手,声音里带着无奈:“我们要转产新能源设备,至少有一半工人要被裁掉,他们的社保怎么办?”
郑辰从公文包里掏出转型期社保政策手册:“您看,我们有‘技能培训社保补贴’,被裁员工参加技能培训期间,社保由政府补贴 60%;如果自主创业,前两年的社保缴费全免,从第三年开始减半。” 他指着手册里的案例,“隔壁市的一家电子厂转型时,用这个政策留住了 30% 的员工,他们现在都成了技术骨干。”
一位中年女工忽然走上前,她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角:“陈主任,我在厂里干了十五年,社保也缴了十五年,如果被裁了,养老金会不会受影响?” 她的眼睛里满是焦虑,眼角的皱纹挤成了深深的沟壑。
郑辰翻开她的社保记录,缴费年限一栏清晰地显示着 “15 年 3 个月”。“您的缴费年限己经够了,” 他的声音放得很轻,“就算暂时没找到工作,养老金账户也会继续计息。而且您这个年纪,可以申请‘4050’社保补贴,自己只需要缴三成。” 他顿了顿,“我们还和新成立的新能源企业对接好了,会优先录用你们这些有经验的老员工。”
女工的眼睛里渐渐有了光,她转身对其他工人说:“听见没?陈主任说我们的社保不受影响,还能去新厂上班!” 人群里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有人拿出手机扫码关注社保公众号,有人向工作人员咨询技能培训的具体流程。
离开纺织厂时,郑辰的手机收到了经济开发区的消息:“己有 5 家转型企业申请社保过渡政策,预计惠及员工 2000 多人。” 他忽然想起昨天暴雨中那些冲锋舟上的身影,无论是应对天灾还是产业转型,只要各部门协同作战,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下午的联合演练在应急指挥中心进行,模拟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系统提示 “一工业园区出现聚集性病例” 时,各部门立刻按照预案行动:社保部门紧急调整医保报销政策,将相关治疗药品全部纳入报销范围;应急管理局调配隔离物资,在园区周边设立临时隔离点;卫健委协调医护人员,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报告,发现有员工因为隔离无法按时缴纳社保,” 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模拟系统里发出警报,“他们担心断缴影响医保待遇。”
郑辰立刻下达指令:“启动‘隔离期社保缓缴’政策,隔离期间的社保费用自动延后三个月,不计入断缴记录,医保待遇正常享受。”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一条绿色的通道,“同时开通线上心理疏导服务,费用从社保基金的心理健康专项里支出。”
演练结束时,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照进指挥中心,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各部门负责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的物资调配速度还能再快些,” 老周说,他的笔记本上己经记了满满一页,“下次演练要加入跨区域调拨的环节。”
李主任也点点头:“医护人员的社保衔接要更顺畅,特别是支援外地的医护人员,他们的医保报销应该全国通用,不用再开证明。”
郑辰翻开应急预案手册,在扉页上写下:“应对复杂形势,最关键的是‘预’和‘联’—— 提前预判风险,联合各方力量。” 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刚开始推动社保与社会治理融合时,有人质疑这是 “多此一举”,现在看来,正是那些看似繁琐的机制建设,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夜幕降临,指挥中心的灯光与远处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郑辰站在巨大的显示屏前,看着上面不断更新的应急资源分布图:哪里有储备的药品,哪里有空闲的隔离房间,哪里需要社保政策支持…… 这些数据像一颗颗跳动的心脏,支撑着整个城市的应急体系。
他的手机收到一条群消息,是林晓雨发来的:“今天去看望了张阿姨,她的降压药够吃一个月了。社区里的积水己经退了,大家正在清理淤泥,社保公众号上的灾后重建政策阅读量破万了。” 后面还附了一张照片,张阿姨正和网格员们一起打扫卫生,脸上的笑容像夕阳一样温暖。
郑辰关掉手机,望着窗外的星空。他知道,未来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复杂形势,但只要坚持联合应对机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就一定能让每个居民都感受到安心和保障。因为他相信,当社保的温暖与社会治理的力量紧密相连,就能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黎明与黄昏。
作者“筑城老翁爱读书”推荐阅读《巅峰博弈,权途风云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RF3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