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泼洒在临江生态园区的工地上,巨型吊车的长臂在蓝天中划出弧线,混凝土搅拌车的轰鸣与远处稻田的蛙声交织成奇异的交响乐。郑辰站在指挥部观景台上,保温杯握在掌心,杯身己褪去最初的崭新光泽,取而代之的是被岁月出的温润触感。他的目光掠过工地全景——绿藤高塔的骨架己拔地而起,藤蔓状的生态网格缠绕其上;稻田示范区的水渠旁,华科集团的工程师与本地农技员正蹲身调试新型灌溉系统,泥浆溅在他们混搭的工作服上,仿佛一幅现代与乡土交融的画卷。
“郑主任,淮州市的考察团到了。”小赵的汇报声打破他的思绪。郑辰低头查看日程表,保温杯被重重搁在台面上,水波纹在杯底晃动——这是本月接待的第七个代表团。他深吸一口气,衬衫袖口习惯性卷起,露出晒得微红的手腕:“通知李经理和周总监到接待区,老王,这次还是你带农技组准备案例。”
大巴车停在指挥部前,淮州市副市长王明德率先下车,公文包在臂弯里夹得端正,眼镜后透出审视的目光:“郑主任,听说你们把生态修复和民生工程拧成了一股绳,我们可是带着‘取经’的诚意来的。”随行的企业代表们纷纷举起相机,对准指挥部墙上的“综合评估体系”公示栏。
郑辰的嘴角扬起熟悉的弧度,掌心转动保温杯的节奏却悄然加快:“王市长,咱们边走边看,项目不是写在墙上的,得踩在泥土里才能懂。”他引领队伍走向稻田示范区,裤脚再次沾上泥渍,却浑然不觉。老张头正指挥村民演示“速凝材料与传统养护法结合”的现场教学,泥水飞溅中,华科的赵博突然举起检测仪:“王市长,您看这渗透系数,比纯技术施工提升了30%,但成本降了40%。”他的工装裤上沾满泥点,却像勋章般显眼。
“这...”王明德抬手推眼镜,声音里带着迟疑,“但村民配合度能保证吗?”郑辰立刻转向老王,后者扛着锄头大步上前,方言带着爽朗的笑意:“俺们村有农闲互助队,去年洪灾还捐粮支援隔壁镇呢!土地养人,人养土地,这账本不是用计算器算的。”他的手掌拍在郑辰肩头,泥渍顺势印上白衬衫,郑辰却笑着任其停留,仿佛那是一块无形的“民生徽章”。
考察团的情绪被点燃,问题如连珠炮般抛出:“技术应用周期多长?”“村民培训成本怎么分摊?”“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应急预案是什么?”郑辰的保温杯在掌心转动的频率愈发急促,却始终从容应答。华科的李川掏出平板电脑,调出动态数据模型;周媛以财务总监的精准,将社会效益换算成品牌溢价曲线;而郑辰自己,则用稻穗在风中摇晃的比喻解释“动态平衡”,手指沾满泥土,却坚定地指向白板上交织的红蓝标注。
正午的烈日下,临时搭建的“田间会议室”成了思想的战场。郑辰将村民送来的新稻米蒸熟,热气腾腾的米饭摆在桌面,与华科带来的技术参数报告并列。他舀起一勺米饭递向王明德:“王市长,尝尝这‘民生与技术共生’的味道。我们的评估体系里,每一粒米都是数据,也都是乡愁。”
巅峰博弈,权途风云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巅峰博弈,权途风云录最新章节随便看!考察团成员的笔记本上开始出现新的记录符号,有官员在“社会效益”栏写下“农闲互助队可持续性”,有企业代表在“成本控制”旁标注“品牌信任度提升”。郑辰摸出手机,女儿的新画作突然弹出——这次,高塔根系深入地下,藤蔓上结满了果实,塔顶站着一个戴安全帽的孩子。他心头微颤,将照片投影在屏幕上:“各位,我们造的不是冷冰冰的建筑,而是能长出未来的共生体。”
压力在午后达到顶点。邻省天山市的考察团突然抵达,带队的是以效率著称的工业厅厅长刘峰,他首奔绿藤高塔工地,质问声如利箭:“这种生态网格真能缩短工期?别告诉我你们是拿民生当幌子!”他的皮鞋踩在施工图纸上,郑辰的保温杯差点被掌心转脱。
“刘厅长,民生和效率不是单选题。”郑辰的声音沉稳如山,手指指向正在作业的混合班组——华科工程师与本地青年技术员并肩操作3D打印设备,混凝土与天然纤维材料在喷头中交融。“您看这材料,速凝技术来自华科,配比参数却是我们和农技员用土办法调的。”他接过小赵递来的测试板,“强度达标,成本减半,而且...”他突然将测试板浸入旁边的水渠,“三天后,降解部分还能滋养稻田。”
刘峰的眉头终于松动,但专业质疑依旧犀利:“如果推广到我们那边,村民能这么快上手?”郑辰转身拉来老王和老张头,两位庄稼汉的裤腿高卷,膝盖黝黑:“俺们村互助队可以当‘种子班’,培训方案华科团队己经做出来了,用农谚和图纸两版教材。”老张头突然抓起一把稻苗,“刘厅长,您捏捏这秧苗的根,就知道速凝材料为啥要这么配——雨季水位涨得快,根扎不牢,整片田都会漂秧!”
掌声在工地响起。刘峰摘下眼镜擦拭,声音里多了温度:“郑主任,你们这项目不是‘盆景’,是棵能生根的树。”他的团队开始与华科工程师交换数据,本地技术员小赵的笔记本上,被对方工程师写下“跨区域协作逻辑”的批注。
夜幕降临时,指挥部灯火通明。郑辰倚在窗边,保温杯终于被斟满新茶,茶水氤氲的热气模糊了玻璃外的工地夜景。他的目光扫过桌上堆积的考察团反馈报告,既有“技术应用可复制性强”的赞誉,也有“民生指标量化需细化”的建议。手机震动,妻子传来女儿的新视频——孩子正用黏土捏绿藤高塔,塔基下围着一圈小人,有的戴安全帽,有的扛锄头。
“爸爸,高塔的根是不是扎得更深了?”女儿的声音稚嫩却充满期待。郑辰嘴角上扬,摸出领导视察时的批示文件,那句“政治任务不是签协议,而是让日子好起来”在荧光笔标注下愈发鲜明。此刻,他望着工地里交织的人影——工程师与村民共同调试设备的背影,探照灯下的绿藤骨架与星空,突然明白:项目的根系早己穿透数据与泥土的界限,扎进了人心深处。
次日清晨,指挥部公告栏新增了“跨区域协作方案”和“民生指标细化表”,华科团队与各地代表正围桌讨论参数调整。郑辰的保温杯在掌心转动如常,却不再焦虑——每一次考察团的到来,都像一场淬炼,让项目的“共生体系”愈发坚韧。远处传来新考察团大巴的引擎声,他迎上前方的目光中,多了一份从容与笃定:这项目,终将成为一片能孕育无数高塔的土壤。
(http://www.220book.com/book/RF3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