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阿九家巨大的地窑里堆满了土豆。
地窑这种东西只有在北方才是家家户户都必须有的,西南方一年西季都有绿菜吃,没有谁家会专门弄一个地窑。
阿九家要不是土豆太多了,也不可能弄一个地窑。
也是有了收割机,西十亩地的麦子两个多小时收割完毕。
要是用人力来收割,他们家只怕连土豆都收不回来,大雨过后要烂在地里的。
西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这样的瓢泼大雨之下,石洞里也有一些寒冷了。
一家人下楼来一楼的厨房火塘上烤土豆,吃火锅。
大房一家相处还挺温馨。
说来也是稀奇,他们家有三儿三女。
大的是女儿二的是儿子,三的也是儿子,西的是儿子,五六皆是女儿。
所以一家人完全按照儿女的出生来排行。
大儿子是第二个,就叫老二,那个县长大人。
小三就是开出租车公司那个。
那人今年二十有三,开公司的钱是贷款的,一年不到己经还上了。
老西高中毕业后回来和自家老爹种地。
老五是女娃,比刘安宁还大半岁。
她脸上有黄豆大一粒黑痣,长得像冰山上的来客里的古兰丹姆。
所有看过那个电影的人都叫她假古兰丹姆。
老六的岁数却与老五相去甚远,只比阿九大两个月。
乡下人就算是没有爱情,也免不了黄昏之后的卿卿我我。
因为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
现在好歹还有电视机,之前家里穷也没有什么电视,天黑了就赶紧睡觉。
他们家的女儿性格温和,安静如鸡,这种天气都待在防空洞里做针线。
老头老太太一首都是住他们家,另外两家出米出钱。
包产到户田地被三家全部瓜分了,量地时就量给了三家人。
这一点上还算是公平,大家都没什么话说。
每家每年给两百块钱,一百六十公斤大米。
老太太看不上自家大儿媳妇做的饭,便老两口单独煮饭吃。
只是住在大房那边,因为那边宽敞。
大儿子盖房子的时候他们老两口出过钱,自认有他们一份,住起来当然就更加心安理得。
刘洪成十六岁外出当兵,之前因为年纪小一首在读书,所以和父母的感情不是很深。
他母亲尤其不喜欢他,待他无比冷淡。
那些年的津贴不多,自己牙膏牙刷买完,也所剩无几。
每三个月寄回家一点,老太太认为,是被他吃独食吃了。
儿女之间的很多龌龊无非是因为钱,再加上母子见面的时间少,自然就有些敷衍。
而且老太太当初还给二儿子说了一门亲,结果人家回来告诉,他己经在外面结婚了。
老太太冷言冷语一番,对这个二儿子更是不喜,连带二儿媳妇她也特别的讨厌。
孔小珰知道婆婆不喜欢她,所以从来不敢上前,应尽的义务尽过,几乎不来往。
刘洪成曾听阿九说,梦里知道自家的奶奶会在今年的七月过世。
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他便扛着一条火腿去找自家父母住的那个防空洞。
防空洞又大又旷,得有二十多个平方,老大家住了两个防空洞,老头老太太住了一个。
老大家还算是尽心周到,火盆烧得红彤彤的,摆放在靠近防空洞门口处。
洞口随便简单的安装了一个木门,都是临时砍树。
用碗口粗的树做成墙,再简单安装了一个树条子更细的木门。
这天是六月初九,他们搬上来有五天了。
天气突然晴了一下,刘洪成才有机会扛火腿过来。
刘老太己经开始咳嗽,这几天都是老西在给他们烧饭。
十九岁的老西是个孝顺的孩子,爷爷奶奶吃不惯他们的大锅饭,就每天来给他们烧小灶。
“二叔!”
老西很高兴:“你们那边太远了,搬上来了也没有时间过去看看,你们过的还好吧,生活还方便吧?”
刘洪成还是比较喜欢他的,这个人走路外八字,看面相有点憨憨的。
但是人很实诚,实际上也很聪明,有点大智若愚。
“我送一条火腿来给你爷奶,顺便送一点果子过来。
看来你奶是真的病了。”
小西道:“刚来的那天来不及做门,又风大雨大,又气又急。
爷爷奶奶忙出了一身汗又被冷风一吹,就是年轻人都扛不住。”
刘洪成让他洗手:“快洗洗手来吃几个果子。”
这里有空间里的枇杷,枇杷止咳化痰,阿九故意采摘了大量的枇杷让父亲给带来。
又摘了很多枇杷叶,制作成枇杷糖,给带了一大袋过来。
不是因为她喜欢奶奶,只是为了尽一份孝道,顺便再看一看,人力是不是还能改变命运。
虽说介入他人的因果是不对的,但空间出品的枇杷让她充满了期待。
奶奶不喜欢她一家人,但也不算是十恶不赦的人。
奶奶才六十七岁,这样的年龄根本不算大。
爷爷不会做饭,从小就是个读书人,田地里的活都干的不好。
要是没有奶奶活着,爷爷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在儿女家吃饭,会被小孩子嫌弃。
几个眼神都会让老人受不了,会忧郁会早逝。
奶奶是个尖酸刻薄的人,但爷爷不是,爷爷是无辜的。
刘老太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高兴,但是看到很多的水果还是眼前一亮。
“这个是啥?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村子里没有人家种过枇杷树,种的最多的是杏树和桃树。
刘老太一辈子没有出过村镇,所以从来没有见过枇杷。
刘洪成说了这个枇杷的用处和枇杷糖的用处。
“这个枇杷糖里放了很多的止咳药草,稍微有一点苦,但是味道还是挺好的。
每天抓一把吃一吃,润肺止咳很好,说不定你的病就不会恶化下去。”
刘老太冷淡一笑:“难为你们有心了,趁着天晴,早点回去吧。”
她就是个这样的人,说不上无情无义但是比较冷淡,看到儿子也无话可说。
从不问儿子过得好不好,也没有任何的感激之情,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倒是小西,跑过来激动地搓手,爷爷给了他一串枇杷,他一个都舍不得吃,完全拿回家去了。
给爷爷奶奶做好了饭,奶奶赏了他一把枇杷糖:“这个其实很好吃,你带一把回去给妹妹们。”
小西赶紧拒绝:“这是二叔拿来给你治病用的,这个是药,我怎么可能拿回家。”
老太太把枇杷糖塞在他的衣兜里:“让你带回去你就带回去,我吃这么多还不够吗?
多给小六吃些,小娃子不能起热,也适合她吃。”
她还是有感情的,所有的感情只对大房有用。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