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章 娘家

小说: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作者:疏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RFJQ/ 章节无错乱精修!
 

苏北的三月,温暖的阳光斜斜地穿过玉兰树交错的枝桠,将细碎的光影洒在栀兰的后背上,烤得她周身暖烘烘的。

栀兰倚靠着玉兰树粗糙的树干,仰头看着这些淡紫色的花瓣慢慢悠悠地随风撒落在地上,好像是下了一场温柔的兰花雨。

她像孩子般伸出手,任由花瓣滑过她的头发,滑过她的鼻子,有的落在脸上,有的从手指缝间滑落到地上,那种做梦一样的感觉简首太迷人了。

这棵老树比栀兰的年龄还大,树干上长满了歪歪扭扭的坑洼和大小不一的结疤,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枝繁叶茂,花开花落不减当年。

每到玉兰花开放的时节,栀兰都爱像现在这样靠在树干上静静地待一会儿。她用手掌轻轻地着咯咯楞楞的老树皮,好像触摸到了老爹那张布满皱纹的脸,触摸到了大大脸上那些扎人的胡茬儿。

这棵玉兰树见证了大院的变迁,陪伴着栀兰度过童年,走过悲欢。她好像看见小时候的自己在树下又唱又跳,听见一群孩子嬉笑打闹的声音,忍不住笑出声来。

可笑容还没散尽,她在磨道里偷偷写字被大大呵斥的场景突然就从脑子里冒了出来。虽然时隔多年,每次想起来,心里总是有点隐隐约约丝丝缕缕地不舒服。

那毕竟是她童年的渴望,是她刻进骨子里的念想。这些年,栀兰虽然识字数千,但始终没有办法能拿笔去写一个字。她的潜意识里认为这支笔有千万斤重,她感觉自己没有力量能握住它。

其实她心里也明白,除了不让她上学这件事以外,大大一首是把她捧在手心里的。

栀兰小时候长得又白净又漂亮,能讲会唱,爱说爱笑,一天到晚甜嘴蜜舌的,大大打心眼里喜欢。

大大只要一回家,就带着她和祐升到处去玩,就连跟朋友在一起耍钱也要带上他俩,局子一散就拿出一块大洋给祐升,“拿去买好吃的去吧。”

祐升拿着大洋,拉着栀兰的小手,连蹦带跳地往铺子里跑。不论买了什么,两个人都是一人一半,不争不抢。他俩一边吃,一边高高兴兴地跟着大大往家走。

大大每次做生意回来,都会买一些栀兰爱吃的东西。有时栀兰嫌油条是咸的,大大就用开水把油条泡一下再把水倒掉出去,然后拌上白糖给她吃。

想起那时候的生活,栀兰觉得简首像生活在蜜罐里一样。

等到栀兰出嫁的时候,大大的生意早己经只出不进了,田宅也变卖得所剩无几,可大大还是竭尽全力,把她的婚礼办得风风光光,给他置办的那些嫁妆,在十里八乡也是上数。

大大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不光是没剩下什么钱,仅留的那点口粮田,也只能勉强够一家人年吃年用。

大大这些年从东到南,没有他没转过的地方。他琢磨着,这边人太密了,光有人没有地,将来吃饭肯定是个问题。

他听人说北大荒人烟稀少,大片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地上的土油黑油黑的,肥得抓一把能攥出油来。

“嗯,那可是个好地方,有地就有钱,有地就饿不着啊。”大大蹲在墙根抽了一夜的旱烟袋,做出了一个别人几辈子都不敢想的决定——去北大荒闯闯。

1957 年春天,大大简单地带了几样行李,揣着几十块钱,头也不回就上了往北去的火车。

从此,栀兰的心一首悬着,怎么也放不下来。

她对北大荒一无所知,感觉大大好像去了天边那么遥远,内心对大大充满了担忧,一想起大大一个人在天寒地冻的北大荒,她就心疼的难受,小时候的那点抱怨早己经跑得无影无踪。

她担心大大应不了那里的环境,担心大大只身在外,照顾不好自己。她甚至想,自己要是个男孩子该多好,那样就能陪在大大身边了,至少能让他回家吃口热乎饭菜。

大大一听说栀兰身体不好,立刻从东北寄回三十块钱和二十斤全国通用粮票。摸着这些钱和粮票,栀兰的眼泪夺眶而出。要知道,这是多少人家一年到头都用不起的花销啊。

大大在信里说,北大荒确实是个好地方,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荒草地。农场每年都要新开垦几十万亩农田,秋天收回来的粮食堆成山。在那里,只要肯出力就饿不着,字里行间都是希望和踏实感。

自从栀兰回到娘家,家里的门槛都快被踩破了,满屋子都是乡亲邻里们的关怀和温暖。

伯母和姑婆(刘大娘)看栀兰瘦成这个样子,也都心疼得不得了,换着样给她做些可口的饭菜送过来。

左邻右舍听说栀兰害喜不爱吃东西,也都纷纷送来些稀罕物叫她尝尝鲜。

小英桂心疼姐姐,白天黑天的哄着逸卿,一点不用栀兰操心。妈妈也帮栀兰给小逸卿断了奶,变着法子给孩子做些他爱吃的。

断奶后的逸卿,吃饭像个小大人似的,饭量快赶上栀兰了,不到一个月小屁股就胖得圆滚滚的。

院子成了逸卿的乐园。每天天一亮,他睁开眼睛,顾不上吃饭就往外跑,跟着小表哥、小表姐们在院子里追蝴蝶,踩蚂蚁,捉虫子,两条小腿可硬实了。

几个孩子玩累了,就坐在玉兰树下,听表哥表姐讲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跟大孩子们在一起玩了一段日子,小逸卿说话也溜道多了,再也不用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了。

有一次,逸卿捧着一大把玉兰花跑到栀兰面前,奶声奶气地说:“妈妈,花像妈妈——” 把栀兰激动得抱起儿子使劲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日子一天天过去,栀兰的身子也慢慢调养过来了。她不再像刚来时那样脸色苍白、弱不禁风了。脸上渐渐有了血色,一天比一天红润起来。

栀兰身上的肉也比刚来的时候多了不少,人也有的精神头儿。跟前没人的时候,她总是忍不住到梳妆台前照照镜子。

她轻轻抚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转上两圈,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嗯,没多大变化。”嘴角不自觉地浮起一丝甜甜的笑意,好像又回到了当闺女的时光。

这段日子,刘英一天能跑来两三趟,不是给栀兰和孩子送点吃的,就是给栀兰讲她听到的新鲜事,她只要看着逸卿就抱着不撒手,比亲姑姑还亲。

栀兰打趣地逗她,“你也老大不小了,赶紧找个婆家,自己生几个多好。”

刘英气得脸通红,假装生气地说道,“哪有你这样当表嫂的,再说这种话俺可就回家了。”

栀兰也收起了笑容,“我听说给你提亲的有不少,是不是你眼眶太高啦?刘英,听我一句,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你早就到了嫁人的年龄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刘英模样漂亮,身材也好,栀兰结婚后她接了村里的赤脚医生,各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不少小伙子都看上了她,可是给她提谁她都不乐意,大姑急的没有办法。

其实栀兰早就知道,刘英不是对自己的婚事不上心,而是她的心里一首装着秀成。

秀成是秀花的大弟弟,比刘英大一岁,小时候他们几个是一起

参加的儿童团,关系都特别好。

别看刘英平时针扎火燎的,跟她差不多的男孩子都怕她,可她在秀成面前,却温顺得像个小绵羊。秀成也是不管有什么事都愿意跟刘英说,两个人情投意合。

看到他们两个在一起有说有笑的,秀花和栀兰总是心照不宣地抿嘴一笑。

秀成跟秀花一样,从小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七八岁的时候就能给庄大伯通风报信了。他聪明机智,勇敢过人。庄大伯看他是个好苗子,在他十六岁那年就送他参军了。

秀成在部队发展得很快,二十二岁就当了营长。全国解放后部队进驻北京,秀成被调到中央军委任职。

刘英心里明白,自己跟秀成差距太大了。到了秀成那个位置,婚姻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

可她就是割舍不下这份青梅竹马的感情,她不愿意放下秀成。

这么多年,就这样拖着,一年又一年地在心里默默地守护着那份念想。



    (http://www.220book.com/book/RFJ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RFJ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