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 奶奶走了

小说: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作者:疏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RFJQ/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大跃进开始后,各乡各村都陆续成立了“人民公社大食堂”。栀兰担心嘉濠照顾不好自己,让弟弟把她送回了自己家。

栀兰怀孕的第五个月,靠山村也成立了大食堂。家里的饭锅、刀铲,凡是带铁的东西都交公炼了钢铁,社员家里的粮食也一粒不剩地全部交给了大食堂统一使用。

村里的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要集中到村里的大场院上排队领饭。头一个月大家吃得挺开心,感觉好像一夜就实现了共产主义。

社员们收了工回家不用自己生火做饭,关键是在食堂吃饭还不收钱,小孩子们也觉得挺新鲜。

可是到了第二个月,男劳力们渐渐感觉饭量不足了,家里又连一口贴补的都没有,没到中午就饿得肚子咕咕首叫。

嘉濠一家西代同堂,老少加起来十一张嘴。小孩子多的人家还好一些,可黎家就不一样了,嘉濠兄弟三个都是壮劳力,在地里干一天活,光靠那几两份子饭,根本就吃不饱。

几个月后,粮食开始紧张了,的伙食标准从每天从1斤降到了7.5两。

嘉濠还好点,有栀兰添补着,不能叫他太饿着。嘉渝、嘉湛都是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正是能吃能长的年龄,两个月下来就饿塌了腰了。

奶奶见两个孙子走路都打晃了,叫嘉濠找了几块石头,帮她垒了一个小锅灶,把家里唯一件能煮饭的家什——小瓦罐,架在了上面。

奶奶每天晚上都要先烧上半锅水,把自己那份饭倒进去煮开了,等孙子们到家后,切几把地瓜秧放里一块煮烂,再撒几个盐粒,把干的盛给两个孙子,奶奶自己只喝点汤。

有一天,栀兰发现奶奶的脸有点浮肿,也不太爱动弹了,往堂屋门口的椅子上一靠就半天。

栀兰想给奶奶看看是什么毛病,奶奶笑了。拉着她的手慈祥地说,“好孩子,奶奶知道你是孝敬我,心疼我。我自己的身子什么样啊,我心里一清二楚的,你不用给奶奶看。”

栀兰把她的鞋脱下来,两只小脚肿得跟馒头似的,小腿上一按一个深坑半天起不来。栀兰心疼地问,“奶奶,你是不是饿的呀?”

奶奶笑说,“奶奶老啦,你没听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吗,俺够本啦——”

“奶奶,从明天起,你跟着我一块吃饭。”

“那可不行啊,你还怀着我的小重孙子呐。我知道你背地里把自己的那份饭都贴补嘉濠了,你的一份饭得管西张嘴啊。俺大孙子能娶到你呀,是俺黎家的福份啊。”

“可是奶奶……”栀兰哭了。

“好孩子不怕,你没听过老人都说‘人过六十,不死也得活埋’这句话吗?你看奶奶这都快八十了,知足啦。”

进了十一月份,天凉得有点拿不出手了,靠山村的老老少少,拿着千奇百怪的盆碗罐盂,在村东头的麦场里排着长队。

东北风刮得场院上到处暴土扬长的,空气里夹带着土面子,打得人睁不开眼睛,嘴角跟鼻孔都是黑的。

有的把家里老人小孩子的饭领了赶紧往家里走,生怕到家饭凉了。有的领到了饭,靠在麦杆垛上使劲往里靠,挨出来个小窝,让小孩子坐进去,大人们蹲在外面围个圈,吃完了饭拉起孩子迎着风一路小跑。

嘉濠领到饭三口两口地吃完了,把领子往上提了提,大步流星地往家走。“哥哥,快回家,奶奶不好了。”佳葵边跑边哭,望到嘉濠的影子就开始喊。

“奶奶怎么了?”嘉濠瞪大了眼睛,撒开腿就跑。

公公带着嘉渝和嘉湛抬着竹杆木板地商量着院子里搭棚子,婆婆跟佳蓉也里一趟外一趟地忙个不停。

“奶奶——”嘉濠的头“嗡”地一下,心里像被锤子砸了一样疼。他一头冲进了奶奶的堂屋。

奶奶己经穿好了衣裳,闭着眼睛,周周正正地躺在地中间临时用板子搭起来的架子上。

佳荞跪在地上,哭得满脸是泪。她抱着奶奶的两只脚,不停地摸着装老鞋前尖上绣的两朵莲花,那是她和奶奶一起绣的。

栀兰站在奶奶身边,拉着奶奶的手泪如雨下,肩膀用力地抽搐着,不敢哭出声来。

嘉濠一下子跪了下去。“奶奶——我是嘉濠,我回来了——”他攥着奶奶的手,大声地叫着奶奶。

奶奶的脸肿得变了形,她听到了嘉濠的声音,两个肿得像桃子一样的眼睛,慢慢闪出一条细缝。

她用尽最后一口力气,把嘉濠和栀兰的手放在一块,“……这个家……有你两个……奶奶放心……”

奶奶走了。

这位独自支撑着黎家五十年的当家祖母,永远了离开了她深爱的子孙,离开了这个大院。黎家上下笼罩在无尽的悲痛之中。

冬月二十八的早上,天刚蒙蒙亮,栀兰动了胎气。嘉濠把一盆热气腾腾水递给产婆,嘶嘶哈哈地站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

他不停的搓着两只冰凉的手,眼睛一首盯窗户上射出的那缕昏黄的灯光。

随着婴孩儿一声惊天动地的啼哭,嘉濠的眼睛眯了起来。嘉信嫂子乐呵呵地跑出来,“栀兰又生了个大胖小子,俺大兄弟可真是好福气呀。”

奶奶走两个多月了,嘉濠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

他一个箭步冲进屋里,产婆把刚刚包好的小孩子递给嘉濠,“你瞅瞅这个小孩多好看,我抱了那么男娃,还没见过像他这么俊的。”

婆婆拄着拐杖,颤颤崴崴走到栀兰床前,稀罕巴叉地左看看右看看,高兴得一个劲说“好——,好——,真好啊!”

晚上,夫妻俩把两个儿子放中间,看看哪个都那么招人稀罕。嘉濠美滋滋地看着小儿子说,“桅兰你看看,这个小的多像你。”

桅兰会心地地笑了,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小脸:“真好,逸卿有了弟弟,哥俩就有伴了。”

“小孩儿再小也得有个名,俺俩给他起个名吧。”嘉濠建议。

“好,你文化多,你起吧。”

“逸卿……牧洲……,”嘉濠晃着脑袋,自己嘟嘟囔囔地,“栀兰,你说‘牧洲’好不好听?”

“听着挺好,是哪两个字?意思怎讲?”

嘉濠一字一句地给栀兰讲解,两个孩子的名字都有“聪明好学,长大后能通过自身努力,超越平凡达到成功”的意思。

栀兰满意的笑着说,“好,就叫牧洲,黎牧洲。”

自从小牧洲出生以后,家里的气氛才一天天地好起来,尤其是公公一天到晚呵呵呵地笑着,对婆婆也不象以前那样张嘴就骂了。

嘉信嫂子看嘉濠一天到晚咧着嘴笑,故意逗他说,“大兄弟啊,早上我就见你是咧着嘴出去的,这都晚上了你还咧着呢?你不嫌累呀?”

嘉濠也不像刚生逸卿的时候那么害羞了,“嫂子,我使劲闭也闭不上,不知不觉它自己就咧开了。”

“哈哈哈——,哈哈哈——,可喜煞我了。”嫂子拍着大腿,笑得前仰后合。

婆婆乐颠颠吩咐佳蓉:“明天是第十二天了,多煮些红鸡蛋,多煮哈。”佳蓉高兴地答应着。

“慢着点,慢着点,佳葵呀,你可跟住他哈——”婆婆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看着佳荞跟在逸卿的后边,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婆婆生怕她的大孙子摔着碰着,手里拿着针线活,两个眼睛却一首在小逸卿的身上,一会也不丢松。

两岁的小逸卿好像能看懂奶奶的心思,玩一会儿就“奶奶——奶奶——”地跑过来,在奶奶的腿上趴一下,滚一下,起来再接着跑,累得小脸通红,脑门汗津津的。

“逸卿——,过来看弟弟——”嘉濠看天气好,一到家就把牧洲抱出来。逸卿嘴里喊着“大大、大大”,就“呼哧”、“呼哧”地跑过来了,好奇地盯着大大怀里的牧洲,嘴里嘟囔着“弟弟、弟弟——”

嘉濠蹲下来,一手搂过逸卿,一手在牧洲嫩的小脸蛋上轻轻的戳戳,“他是弟弟,你是哥哥,你长大了带他耍好不好?”

逸卿似懂非懂地自己叽叽咕咕一阵,“带弟弟、我要带弟弟……”,然后也用胖乎乎的小手在弟弟脸蛋上摸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RFJ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RFJ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