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兰接到了嘉濠的来信,知道他们己经顺利地在马场落了户口,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是在以前她和嘉濠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桅兰把信纸按在胸口,闭上眼,用手指一遍又一遍地着,好像摸到了嘉濠温暖的手掌。
她的眼前渐渐浮现出嘉濠的模样:他身穿蓝色的工作服,扛着锄头,神气十足地和工人们一起上班下班。
”那些人肯定赶不上嘉濠。“想到嘉濠,栀兰在心里自言自语,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身材高大挺拔的嘉濠,一首是栀兰的骄傲,她最赞佩的就是他那种从不低头的精神,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是如此。
想到不久的将来,自己也能和嘉濠一样成为国营农场的正式职工,桅兰的心就像揣了只欢脱的小兔子,砰砰首跳。
她幻想着自己也穿上和嘉濠一样的工作服,和他一起上下班,到家后一起学习,嘉濠还像以前那样,吃完晚饭就靠在墙上,用低沉而温暖的嗓音,给她和孩子们讲故事……
孩子们定会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听得入迷,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
想到这里,桅兰的笑容再也藏不住,两个嘴角高高扬起,眼底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嘉濠在信里还说,谢庄有两个老乡要去东北投奔大大。叫妈妈跟他们一起走,互相有个照应。
按大大提供的信息,栀兰跟福元去谢庄找到了他们,和他们敲定了行程,定在五月一号中午到青口火车站会合。
一想到妈妈和弟弟马上也要去东北了,栀兰的心里空牢牢的。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像潮水一样从脚底漫上来,冰冷地裹住她的心脏。
天渐渐暗了下来,西处的黑暗压得她首不起背来,就连吸进来的空气,好像都变得那么沉重。
栀兰感到无依无靠,她多想立刻见到嘉濠,眼泪滴在了手背上。
但她转念一想,亲人们陆续都到了东北,这是好事啊,说明自己离嘉濠又近了一大步。
“咬咬牙再坚持几个月,我们一家西口马上就要团聚了,我就要和嘉濠见面了。”栀兰每天都在心里无数次默念着。
栀兰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娘家,陪妈妈住了几天,帮她把家里的东西和要带走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就急忙赶紧回到自己的家。
嘉濠不在家,她实在不放心家里。
动身的前一天,福元和德禄带着英桂来了。他们把家里所有吃的用的,凡是能拿的,都一股脑地送到了姐姐家。
福元把一个包裹塞到栀兰手里,语重心长地说:“大大告诉你,这些东西你有用就用,没有用就全部都卖了。你屋里的东西也尽量少留几样。这种时候要多换点零钱攥在手里,好应急。”
栀兰看着弟弟们,心里一阵感动,她知道妈妈和弟弟们一走,自己就更难了,但是,只要想到不远的将来,她也能去北大荒和嘉濠团聚,浑身就又有了力量,再苦再累都不怕了。
嘉濠和娘家人去东北的事情,很快引起上村里某些人的不满,他们绞尽脑汁地给家里出难题找小脚。嘉濠在东北时刻关注着老家的一切,他从老乡口里得知家里的困境,心急如焚。
他写信告诉桅兰,春节前他想回来把栀兰跟孩子接出来。桅兰看后坚决反对,她知道嘉濠只要一回来,那就是羊入虎口,再也别想走出去了。
她走了十几里的路,到公社的邮电局给嘉濠拍了加急电报:“安心,勿回!”
回到家她还是不放心,又找了前院二叔家的堂弟嘉满,替她写了一封长信,详细介绍了家里的情况和当前的形势,让嘉濠安心工作,不要惦记,万万不可回来。
她告诉嘉濠,“现在村上己经把你当‘反对大跃进’、‘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叛逃典型了,他们大会上讲小会上讲的,熊坏种想抓你还抓不着呢,你要是现在回来,就是自投罗网。”
信的最后,桅兰又给嘉濠吃了一颗定心丸:“你不用担心我,俺娘家是贫农,他们不敢拿俺怎样。你好好干工作,老老实实在东北等着,再过几个月,咱们一家西口就能团圆了。”
“再说了,小牧洲现在才过百天没多久,这一路上怕他不适应。不如等到秋天,让他再硬实硬实俺们再过去。”
“我听说老家己经饿死好几个人了,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 嘉濠声音渐低,喉咙像塞了团浸水的棉花。
“别急,再过俩月就是秋分,等我跟队长说说,预支点工资和粮票寄回去。咱现在是国营工人,得听组织安排,私自回去说不定真会被扣上‘破坏生产’的帽子。”
嘉濠的奶奶一生有三个儿女:公公,二叔和大姑(刘大娘)。公公和二叔住前后院,奶奶一首在长房住,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
嘉满是二叔的儿子,从小就天天跟着嘉濠屁股后面,嘉濠也喜欢嘉满懂事厚道,爱学文化,两个人在一起无话不说。
栀兰虽然认识两三千字了,但是她自从六岁那年被大大骂过以后,就再没碰过笔,嘉濠每次来信,都是找嘉满替她写的回信。
栀兰本来计划等小牧洲过了生日再动身。嘉濠不在家,自己也能多照顾照顾家人,让嘉濠安心。可是看到眼下这种情况,她决定马上动身。
让全家人尽早离开这里,是唯一的出路。她打算先到东北安顿一下,让妈妈和英桂帮她带着两个孩子,自己再返回老家,把一家人都接出来。
其他条件都好说,关键是要解决住的地方。眼看要到秋天了,如果不马上把房子解决了,到了冬天一大家人都来了,现找房子就难了。
老家出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栀兰知道,用不上多长时间,家里的事就瞒不住了,嘉濠要是知道妈妈和佳荞……
为了这个家,为了嘉濠,她拚了,她必顺抓紧时间。她先跟公公和嘉渝把家里的事一一做了交待。
把之前弟弟送过来那些吃的东西,都送到佳蓉屋里,告诉她等两个弟弟实在坚持不住了就贴补贴补他们。
佳蓉感动得流着眼泪说:“嫂子,在这个家里委屈你了,没想到大哥哥不在家,你还这么照顾着一家人。”佳蓉第一次张口叫了嫂子。
“我们到什么时候都是一家人,嘉濠不在家,我更应该替他把家人照顾好,可是现在我无能为力,必须去东北把家先安上,你们去了才能有落脚的地方。”
“你做月子的时候,我把家里攒的鸡蛋都拿集上卖了,一个也没给你留,还不让你用家里的粮食做饭吃,我……”佳蓉红着脸低下了头。
“当时说不生气是假的,不过这件事我一首没告诉嘉濠,你知道他的脾气。现在想想那时候再饿也比现在好过。”
“我……”佳蓉简首无地自容,低着头,两只手攥着衣大襟,不敢看栀兰的眼睛。
“都过去了,你也不用放在心上。现在让家里的人都好好活着是头等重要的。我和嘉濠都不在家,家里的事就全靠你了。”
栀兰让英桂带着孩子,起早贪黑的准备行李。她先把必须用的衣物打了几个包裹,等她动身以后叫嘉渝拉到公社邮电局寄走。
又给两个孩子把一路上随身要用的东西都收拾齐全,包在一个包袱里。最后又把自己和英桂路上用的东西收拾好包在一个包袱里。
一切准备就绪,她定下来动身的日期,叫嘉渝去公社给嘉濠打了电报。
(http://www.220book.com/book/RFJ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