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立秋的北京,葫芦架的藤蔓爬过煤棚的塑料布顶。李素兰坐在马扎上缠棉线,听见傻柱在院门口跟收废品的争执。"这铜梭子是我家传的!"他的声音带着急,"给五斤粮票也不卖!"棉线从指间滑过,她想起今早傻柱塞给她的油纸包——里面是晒干的海棠花瓣,纸角还留着他用铅笔描的向阳花。
收废品的走后,傻柱攥着铜梭子冲进煤棚。"素兰妹子,"他把梭子塞进她手里,铜身还带着体温,"差点让人骗走!"梭心缠着的蓝紫色丝线在暮色里泛着微光,她想起母亲日记里的话:"1968年立秋,棉线要缠七圈,暖手也暖心。"傻柱蹲下来帮她缠线,手指蹭过她冻疮未愈的虎口,突然红了眼眶:"你手...还疼吗?"
葫芦架的影子落在两人中间,李素兰看着傻柱后颈的疤。那道疤在初秋的阳光下像道淡粉色的锁边针,她下意识用棉线比了比,傻柱猛地抬头,棉线勾住他的衣领,露出里面新缝的布兜——兜口绣着朵歪歪扭扭的海棠花,针脚粗得能塞进麦麸粒。
秦淮茹抱着孩子晃进煤棚时,李素兰正在熬煮海棠酱。"哟,素兰妹妹开始藏私货了?"她故意让孩子抓翻酱缸,深紫色的酱汁溅在傻柱刚洗干净的衬衫上。傻柱没说话,只是把新熬的酱缸挪到自己这边,围裙上的酱汁印子和前世染坊里他替她挡染料时的痕迹,重叠成相同的形状。
"嫂子手劲大,"李素兰用竹片刮下孩子手上的酱,"这酱得熬三个时辰,孩子碰不得。"竹片划过孩子掌心,她突然想起前世ZR Kids实验室里,那些被用来做实验的仿真婴儿手。傻柱突然把孩子抱起来,孩子哭闹声里,他袖口露出的金属片掉在酱缸里——那是她上周从秦淮茹围裙里摸出来的。
深夜补衬衫时,李素兰发现傻柱衬衫的布兜里掉出张糖纸。月光透过葫芦叶隙,作者“佳灵”推荐阅读《重生八零:老太太的打脸人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糖纸显影出母亲的字迹:"1968年立秋,海棠酱要加三勺糖,甜过ZR-0825的阴谋。"她想起前世收到的ZR Kids"合作礼盒",糖霜下藏着商业间谍软件。傻柱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个瓦罐:"素兰妹子,我妈留下的红糖。"
瓦罐里的红糖块不足二两,在1968年的北京能换半匹布。"哥,你哪来的?"她问。傻柱挠头笑:"压箱底的。"她知道那是他偷偷卖掉自行车铃铛换的。葫芦架的风吹过,红糖的甜香混着煤烟味,让她想起前世染坊失火那晚,傻柱(前世同名的伙伴)也是这样,把唯一的水递给她。
治保主任来查岗时,李素兰正在用线轴缠棉线。"李素兰,"主任盯着瓦罐里的红糖,"这东西哪来的?"秦淮茹躲在主任身后,手里晃着半块融化的红糖——那是她从傻柱窗台上偷的。傻柱突然把瓦罐护在怀里:"主任,这是我家的!"
线轴的反光里,李素兰看见秦淮茹围裙口袋露出的密写药水。她故意让线轴滚到主任脚边,趁捡的时候把药水踢进煤堆。傻柱蹲下来帮她,手指碰到她的手,两人同时触电般缩回。三大爷的算盘声从隔壁传来,算珠碰撞的节奏,竟和线轴滚动的频率同频。
当李素兰把海棠酱分给邻居时,傻柱正在帮她搭新的葫芦架。他踩着板凳,裤脚卷到膝盖,露出腿上的旧伤疤。"哥,"她递上一碟酱,"歇会儿。"傻柱接碟时,手指沾到她掌心的酱汁,突然在她手背上画了朵海棠花。
秦淮茹在隔壁摔了盆,声音惊飞了葫芦架下的麻雀。李素兰看着手背上的酱花,突然觉得1968年的秋天,虽然秋风渐凉,但煤棚里的月光、傻柱手心里的温度,还有棉线上的露水,都比前世染坊里的任何荣誉更暖。银镯子在手腕上轻轻发烫,却不再发出蜂鸣——仿佛也在这棉线与月光的缠绕里,懂得了温情比密码更值得珍藏。
(http://www.220book.com/book/RG7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