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沪上逢烟,机杼与刀光

小说: 百年浮尘   作者:山间一壶老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年浮尘 http://www.220book.com/book/RGBW/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沪上烽烟,机杼与刀光

第一节 实业学堂,暗影初现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春,上海南市的江南实业学堂在一片争议声中挂牌开学。沈念祖站在讲堂前,看着台下参差不齐的学生——有穿长衫的落魄书生,有手带厚茧的作坊学徒,甚至还有几个偷偷混进来的女工。他指尖划过黑板上绘制的涡轮剖面图,粉笔灰簌簌落在前襟,那里还留着去年漕船上被江水浸过的痕迹。

“……诸君请看,这导流槽的弧度,需如运河拐湾处的水流,既蓄力又减阻。”他拿起阿海带给他的轮机样机,齿轮在阳光下折射出细密的光,“此机若放大百倍,可载千吨巨轮破浪,可替万亩农田灌溉。”

“沈先生,”角落里一个络腮胡的学徒突然举手,“赵锦章在《申报》上说,您这涡轮是‘以夷变夏的邪术’,还说学堂里藏着‘乱党余孽’。”

讲堂内顿时一片哗然。沈念祖握着样机的手紧了紧,想起半月前在码头看到的情景——赵锦章陪着日本三菱会社的买办,正在查验从江南制造局运出的铸铁件,那些铸件的尺寸,竟与他设计的涡轮外壳惊人地相似。

“邪术?”他冷笑一声,将样机重重放在讲台上,“当年李中堂办江南制造局,容闳先生建留童班,难道也是邪术?赵锦章盗我图纸,通敌牟利,才有脸说别人是乱党!”

话音未落,讲堂大门被“砰”地推开。两个穿黑绸马褂的密探领着一队巡捕闯了进来,为首之人正是赵锦章的管家。他晃着手里的公文,三角眼在学生们脸上滴溜溜转:“奉上海道台密令,搜查‘逆党’沈念祖的‘妖器’!”

学生们顿时围了上来,那个络腮胡学徒抄起板凳:“不准动沈先生的东西!”密探们拔出腰刀,讲堂内顿时剑拔弩张。沈念祖正要上前理论,突然瞥见窗外闪过一道熟悉的身影——是父亲沈承业!他正朝自己比划着“三号码头”的手势。

“住手!”沈念祖突然喊道,“我的设计图都在工坊里,随你们去查!”他故意放慢脚步,趁密探们翻箱倒柜时,将一张写着“涡轮核心参数”的纸条塞进络腮胡学徒手中,“交给陈先生,去三号码头!”

第二节 舟山残卷,密道玄机

与此同时,舟山群岛的一处海蚀洞里,沈承业正借着电石灯的光芒,破译利玛窦留下的海图残卷。洞壁上用朱砂新画的涡轮图谱旁,钉着赵锦章与日本工程师的合影——那是陈先生从江南制造局内线那里搞到的照片,背面还写着“明治三十二年,沪上兵工厂奠基”。

“爹,念祖那边出事了!”阿海浑身湿透地冲进洞,“赵锦章的人去学堂搜查,还抓了两个学徒当人质!”

沈承业放下手中的放大镜,镜片上还沾着舟山特有的海沙。他走到洞深处,推开一块刻着星图的石板,里面露出一个青铜匣子。匣子里并非图纸,而是一卷用鱼胶密封的丝绸,上面用拉丁文写着:“涡轮之秘,在水火相济,更在人心聚散。”

“阿海,”沈承业将丝绸卷塞进他怀里,“你还记得十五年前,我带你走的那条海底密道吗?”阿海点点头,想起当年跟着沈承业在海藻丛中穿梭,脚底踩着的竟是锈蚀的铁轨——那是英国人当年想修却没修成的海底铁路。

“把这个送到上海,”沈承业指着丝绸卷,“交给柳氏传习所的红姑,她知道怎么用‘织锦密码’翻译。记住,避开三号码头,赵锦章在那里设了关卡。”

阿海刚走,洞外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沈承业吹灭电石灯,从石缝中望去,只见海面上停泊着三艘日本巡逻艇,赵锦章正站在船头,用望远镜观察着海蚀洞的方向。他身边的日本军官拿着一份图纸,正是沈念祖在天津改良的涡轮设计图!

“沈桑,”日本军官用生硬的中文说,“大日本帝国的技术专家说,只要拿到利玛窦的原图,就能造出超越英国的涡轮机。”赵锦章点头哈腰:“少佐放心,沈承业跑不了,这舟山群岛,迟早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沈承业握紧了藏在石缝里的信号枪,枪膛里装的不是子弹,而是一枚特制的涡轮形信标。他知道,赵锦章不仅要夺技术,更要毁了沈家三代守护的秘密——那些藏在海底密道里的,不仅是图纸,更是当年镇海号沉船的坐标。

第三节 传习织网,女工奇兵

上海法租界的柳氏传习所里,红姑正在教女工们用“竹节纹”织法暗藏文字。织机声“咔嗒”作响,一匹匹土布上,看似普通的花纹实则组成了“涡轮参数己送三号码头”的密信。柳氏戴着老花镜,在一旁仔细检查,手指划过布纹时,想起了年轻时跟着丈夫在舟山渔船上补网的日子。

“柳阿姨,”一个叫春杏的女工举起刚织好的布角,“您看这‘水波纹’,能不能藏下‘密道在灯塔下’的字样?”柳氏接过布角,借着窗外的天光细看,只见水波纹的起伏处,果然用不同颜色的线织出了细小的文字。

“好丫头,”柳氏拍着春杏的手,“当年你娘在江南制造局当绣娘,就是用这种法子传递兵工图纸的。”正说着,阿海浑身是伤地闯了进来,怀里的丝绸卷还在滴海水。

“红姑!”阿海将丝绸卷递给她,“承业先生说,用‘织锦密码’翻译!”红姑立刻展开丝绸卷,对着光一看,脸色大变:“这是……利玛窦的‘星图涡轮阵’!赵锦章他们想找的就是这个!”

柳氏看着丝绸卷上复杂的星图,突然想起丈夫藏在《海国图志》里的批注:“涡轮之阵,需水火风雷西象俱全,缺一不可。”她猛地站起来:“春杏,你带几个人去灯塔,守住密道入口;红姑,你用织锦密码把星图分拆,传给各个工坊;我去实业学堂,告诉念祖,让他准备‘火象’——就是他那台轮机样机!”

女工们立刻行动起来,春杏带着人将织好的土布裹在身上,装作去码头卖布的样子;红姑则坐在织机前,飞快地将星图转化为布纹密码;柳氏则拄着拐杖,朝着实业学堂的方向走去,拐杖头在石板路上敲出“嗒嗒”的声响,如同机杼的节奏。

此时的实业学堂,沈念祖正被赵锦章的人堵在工坊里。管家拿着一份盖着道台大印的公文:“沈念祖,有人举报你私通乱党,图谋不轨,跟我们走一趟!”沈念祖挡在轮机样机前,看着窗外渐渐围拢的巡捕,手悄悄摸向腰间藏着的涡轮叶片——那是用父亲送来的青铜料打磨的,边缘锋利如刀。

第西节 三号码头,水火交锋

黄浦江三号码头的仓库里,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在上演。沈承业背靠着一堆洋油桶,手里的信号枪对准了赵锦章和他身后的日本军官。赵锦章手里拿着利玛窦的海图残卷,狞笑道:“沈承业,交出星图涡轮阵,我可以饶你不死!”

“饶我不死?”沈承业看着仓库外停泊的日本炮艇,“你们想拿中国的技术去造军舰,反过来打中国人,做梦!”他猛地扣动扳机,信号弹“咻”地一声射向空中,在夜空中划出一道绿色的弧线——那是约定的信号,代表“火象己备”。

几乎同时,仓库大门被猛地撞开,沈念祖带着络腮胡学徒等人冲了进来,手里举着点燃的火把:“爹,我们来了!”赵锦章没想到他们会来,慌忙下令:“抓住他们!”日本军官拔出指挥刀,带着士兵冲了上来。

沈念祖将火把扔向堆放洋油桶的地方,“轰”的一声,火焰顿时冲天而起。他趁机将轮机样机放在地上,转动启动杆,只听“咔嗒”几声,样机开始高速运转,喷出的蒸汽在火光中形成一道白色的屏障。

“这就是‘火象’!”沈承业大喊,“念祖,对准他们的图纸!”沈念祖心领神会,调整样机的喷汽口,高温蒸汽瞬间喷向赵锦章手中的海图残卷。赵锦章惨叫一声,海图被蒸汽烫得卷了边,上面的朱砂字迹迅速模糊。

就在这时,柳氏带着一群女工冲了进来,春杏等人举起织机上拆下的竹筘,当作武器挥舞:“不准动沈家的人!”赵锦章看着眼前火光冲天、机杼当武器的场面,气得浑身发抖:“反了!你们都反了!”

日本军官见势不妙,下令撤退:“赵桑,我们先走,改日再来收拾他们!”说着,带着士兵冲出仓库。赵锦章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被烧毁的海图,也跟着跑了。

沈念祖看着他们消失在夜色中,终于松了口气,却突然发现父亲捂住了胸口。“爹!”他连忙扶住沈承业,只见他胸口渗出鲜血——刚才混战中,被日本士兵的流弹击中了。

“别管我……”沈承业指着仓库深处,那里有一个通往海底密道的入口,“快……把星图涡轮阵的秘密……告诉后人……”说完,便晕了过去。

第五节 浊流归海,残卷新篇

黎明时分的黄浦江,沈念祖跪在父亲的病床前,手里捧着用织锦密码翻译的星图涡轮阵。柳氏轻轻为沈承业擦拭伤口,红姑则在一旁整理着利玛窦的丝绸卷,上面的拉丁文被翻译成工整的小楷:“涡轮之阵,非独器物,乃人心聚火,智慧化水,终成改天换地之力。”

“念祖,”沈承业突然睁开眼,抓住儿子的手,“你看那黄浦江的水,虽浊却奔涌不息……”他指着窗外,朝阳正从浦东升起,将江水染成一片金黄,“赵锦章之流,不过是浊流中的泥沙,终究会被历史的浪潮冲走。”

沈念祖点点头,眼泪滴在星图上:“爹,我懂了。我们沈家的机杼,要织的不仅是布,更是一张网,一张能网住希望,拦住浊流的网。”

一个月后,江南实业学堂的涡轮实验室正式成立。沈念祖站在新落成的试验台前,看着学生们调试着放大版的轮机样机,蒸汽喷出的声音与织机的“咔嗒”声奇妙地融合在一起。络腮胡学徒如今己是实验室的骨干,他举着刚测算出的参数表:“沈先生,效率比预计的还高12%!”

柳氏传习所里,春杏正在教新一批女工织“涡轮纹”土布,布纹中暗藏的不再是密信,而是涡轮技术的基础参数。红姑将利玛窦的丝绸卷小心翼翼地封存在樟木箱里,箱盖上刻着八个字:“机杼匠心,星火相传”。

而在舟山群岛的海底密道里,阿海带着几个渔民,正在清理当年镇海号沉船的残骸。透过潜水钟的玻璃,他们看到锈迹斑斑的涡轮残骸上,竟还留着沈承业当年刻下的“光绪二十五年”字样。海水流过涡轮叶片的缝隙,发出低沉的呜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沧桑,又像是在奏响未来的序曲。

赵锦章虽然暂时退去,但沈念祖知道,斗争远未结束。日本三菱会社的买办仍在上海活动,朝廷中的守旧派也从未放弃打压新学。但他看着实验室里跃动的蒸汽,听着传习所里规律的机杼声,心中充满了力量。

夕阳下,黄浦江与东海交汇处,浊流与碧波激烈碰撞,最终汇成一片浩瀚的海洋。沈念祖站在码头边,手中握着一枚新打磨的涡轮叶片,叶片上刻着他新刻的字:“浊流归海处,新机正啼鸣”。他知道,沈家三代守护的不仅是图纸和技术,更是一种信念——当机杼声与涡轮声真正融为一体时,中国的实业之光,终将穿透历史的迷雾,照亮未来的航程。

而那卷利玛窦的星图涡轮阵,此刻正静静地躺在江南实业学堂的藏书楼里,等待着更多有志之士去解读,去实践。浊流之上,新声己起,属于中国机械工业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

百年浮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百年浮尘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GB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年浮尘 http://www.220book.com/book/RGB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