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和看出王伯的担忧,他上前一把拉住王伯的手,做出保证:
“王老哥,这您放心!我们会定期送一些对传统技艺感兴趣的年轻人来跟您学艺!您就是师傅!带徒弟!我们按带徒的标准给您发补助!让您在家门口,就能靠这祖传的手艺,有尊严地生活,还能把这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传下去!”
陈景和最后看向林溪,眼神充满期许:
“小林,你是牵线人,也是青山村的孩子。后续申报材料、传承点的协调联络,可能还需要你多费心。”
王伯彻底愣住了。
他黝黑的脸上表情复杂,有震惊,有难以置信,有巨大的喜悦。
更有一股压抑了多年的委屈和自豪交织在一起。
王伯嘴唇哆嗦着,眼神从众人脸上扫过,大家脸上都是喜悦。
他又看向院子角落里,那口陪伴了他大半辈子,此刻仿佛也焕发着荣光的炒茶铁锅。
浑浊的泪水,毫无征兆地从这位沉默寡言的老茶农眼中滚滚落下。
他猛地站起身,朝着陈景和他们,朝着林溪,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哽咽却无比清晰:
“谢…谢谢!谢谢领导!谢谢溪丫头!我…我王老栓…一定好好干!把手艺传下去!对得起祖宗!对得起这茶!对得起大家伙儿看得起!”
小院里掌声响起。
奶奶抹着眼泪,笑得合不拢嘴。
村长激动地搓着手,连声说:
“好事!天大的好事!村里全力支持!”
林溪站在一旁,看着王伯佝偻的脊背因激动而微微挺首,看着专家们欣慰的笑容,看着奶奶眼中闪烁的泪光,心中百感交集。
意识深处,那冰冷的系统提示仿佛也带上了温度:
【濒危非遗项目:青山古法野枞炒茶技艺核心技艺己确认,代表性传承人确立,传承机制启动…任务进度:50%…】
金色的光芒在流转,与眼前这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的场景交相辉映。
此刻,情报价值点燃的,是一份濒临熄灭的手艺,也是一位老茶农沉寂多年的尊严,更是一个村庄关于文化传承与富裕生活的崭新希望。
***
回乡当天晚上,林溪就拿着她做检测的井水报告去了张家,白纸黑字的报告,让张家婶子大惊失色。
张婶子拿着报告的手在微微发抖,她有些磕巴的问林溪,“小溪,这……这水真的有毒啊!”
“婶子你先别慌,这水你们吃了多年也没察觉出什么不对,地底可能是近期刚浸过来的污染,而且上次我提醒了之后你们不是也没吃这个 水了吗!”
林溪出言宽慰张家婶子,不过她也所言非虚,情报消息提示水源也是近期才被污染的。
“不过呢,我建议你和张叔还是抽空去医院做个体检,也好放心些。”
张婶脸上还是有些慌乱,“我们明天就去县里医院做那个什么……抽血检查!小溪,是这个名堂不?”
“对的!婶子。”林溪连忙叮嘱道:
“欸,对了婶子,你记住哈!今晚十点以后,你和我叔,就不能喝水吃东西了,一首到明天早上抽血之前都不能进食!”
“好好好!你放心,我们什么都不吃。”张婶连连点头。
林溪见交代好了,她准备回家,“那婶子,你忙着,我先回家了。”
“等等,我这灶里烧着红薯呢!给你掏几个出来,拿回家和你奶吃!”张婶一把拽住要出门的林溪。
“你坐着喝口水,我去给你拿!”张婶拉她坐下后,风风火火往堂屋里钻。
最后林溪提着一兜子红薯回家,底下都是生的,面上盖了几个烤得香甜流汁的。
……
另一边考察队在村里,村长和王伯负责招待他们。
林溪鲜少露面,大多数时间她都是窝在自家小院里恶补学习资料。
一周后,考察队要回城了。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收获满满的笑意。
一行人回到城里,吴教授等人去推进后续申遗事宜。
而林溪回到了城市的出租屋。
林溪刚到家,屁股还没坐热,就接到了室友王甜甜的电话。
“林溪,明天就报名截止日期了,你提交的资料都审核通过没呢?”电话里传来王甜甜豪爽的声音。
“甜甜,我刚从乡下回来。资料应该没问题,我现在打开电脑登录看看!”林溪回想一下,自己资料信息都是符合要求的,应该不会卡审核。
她快速打开电脑,输入网址,登录招生考试网。
看到信息审核页面通过的标识,她松了口气。
刚才被王甜甜打电话提醒,她才觉得自己真是心大!
冲刺的日子,是枯燥、疲惫甚至痛苦的。
咖啡和风油精成了忠实伴侣。
无数个深夜,面对拗口的理论、浩如烟海的年代和器物名称,林溪都感到深深的无力,甚至想撕书放弃。
但每当这时,她就会泡一杯王伯重新炒制的茶。
清冽的茶香带着山野的灵气涌入鼻腔,瞬间提神醒脑。
脑中自然浮现王伯佝偻着背在灶火前专注的身影。
王伯荒废多年尚能重拾手艺,她凭什么轻言放弃?
还有陈老发来的鼓励短信:
“小林,文博之路,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静候佳音!”
这些,都成了支撑她熬过漫漫长夜的精神支柱。
偶尔,陈老助理会给她发来一些专业重点资料包。
里面是陈老亲自梳理的学科脉络、核心考点和最新研究动态。
这些资料如同迷雾中的灯塔,让她的复习更有方向。
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越发觉得自己选择这条路是对的。
48天,在书页的翻动声、笔尖的沙沙声和咖啡的苦涩中,飞速流逝。
倒计时从48变成30,变成15,变成7…
这一个多月,系统仿佛知道她时间紧凑,提供的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的情报,林溪正好全都置之不理。
终于,初试的日子,到了。
林溪合上最后一遍翻看的笔记,将准考证、身份证、文具仔细检查好,放进透明的文件袋。
她站在窗前,望着晨曦微露的城市,深深吸了一口气。
意识中,三条崭新的情报如期而至,其中一条格外醒目:
【情报3(助人):考点市三中正门入口处,7:45分左右,将有一位考生(准考证尾号0735,穿红色羽绒服)因过度紧张导致低血糖眩晕。如能及时提供巧克力或含糖饮料,可助其缓解症状,顺利入场。】
(http://www.220book.com/book/RJ7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