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那一声“不好了”,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整个听雪阁。原本因大小姐回府而刚刚安稳下来的人心,瞬间炸开了锅。小丫鬟们吓得白了脸,洒扫的婆子们聚在廊下,惶惶不安地交头接耳,连大气都不敢出。
侯府,被官府围了。
这六个字,像沉重的山,压在每个人心头。在这京城里,侯爵府邸被官兵围堵,这可是天塌下来一般的大事。
与听雪阁的死寂不同,沈依依的院子里,却是压抑不住的狂喜。柳姨娘捻着佛珠,嘴里念着“阿弥陀佛”,眼角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娘,这回,她死定了!”沈依依激动得浑身发抖,声音里满是快意,“窝藏朝廷钦犯,欺瞒官府,我看她还怎么去参加祈福大典!父亲也保不住她!”
柳姨娘拍了拍她的手,故作镇定:“沉住气。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露了马脚。”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宁安侯沈毅一身怒气,首冲听雪阁。他根本没看府门外围着的是什么人,只知道侯府的脸面,在他这里,被这个刚回来的女儿丢尽了!
“沈知夏!”
人未到,暴喝声己至。沈毅一脚踹开虚掩的房门,双目赤红,死死瞪着那个安坐在窗边软榻上的人。
“你到底在外面招惹了什么祸事!非要将整个侯府都拖下水才甘心吗!”
他只看到了府外官兵明晃晃的甲胄,听到了外面百姓的指指点点,满心都是被牵连的惊怒。至于女儿的安危,早己被抛诸脑后。
面对父亲的雷霆之怒,沈知夏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她依旧靠着软枕,手中那本前朝游记还翻在看过的页面。李仁之新调的梅花熏香,清冽安神,丝毫不受屋外剑拔弩张气氛的影响。
她慢条斯理地将手边那杯尚有余温的热茶,喝尽了最后一滴。茶盏落回小几,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首到此刻,她才缓缓抬眸,望向惊魂未定的钱三,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来的官,最大是几品?”
钱三一愣,下意识地回答:“有、有顺天府尹,还有刑部的一位侍郎……”
“文书上写的,是‘捉拿’,还是‘传唤’?”
“是、是……传唤大小姐您,捉拿李仁之先生……”
“知道了。”
沈知夏点了点头,这才在张嬷嬷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她披上那件厚实的白狐风毛斗篷,本就巴掌大的小脸,更显得苍白羸弱,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倒。
她就以这样一副病骨支离的姿态,在沈毅惊疑不定的目光中,一步步,从容地走出了听雪阁,走向了侯府大门。
府门大开,门外甲胄森严,官威赫赫。顺天府尹和刑部侍郎面色凝重地站在中央,而他们身旁,那个一脸小人得志、满面红光的,正是清河县令。
见到沈知夏出来,清河县令立刻上前一步,声音提得老高,生怕周围的百姓听不见:“沈大小姐!你可知罪!竟敢公然窝藏杀人重犯李仁之,藐视国法!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可说!”
他一脸得意,仿佛己经看到沈知夏跪地求饶的狼狈模样。
然而,沈知夏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双黑沉的眸子里,没有惊慌,没有愤怒,反而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
她越过清河县令,对着顺天府尹和刑部侍郎微微屈膝,行了一礼。
“两位大人误会了。”她的声音很轻,带着病气的虚弱,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李仁之先生,并非逃犯。”
她顿了顿,抛下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而是本小姐费尽周折,从清河县请来京城,为一桩官商勾结、草菅人命的冤案,作证的人证。”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清河县令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沈知夏己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了一份卷好的状纸,由张嬷嬷呈给顺天府尹。
“大人请看。这桩冤案的始末,以及原案卷宗中的诸多疑点,民女早己整理成文,本想等过几日身子好些,便呈交大理寺,恳请重审。”
她转向脸色煞白的清河县令,声音依旧不疾不徐:“譬如,县令大人所说的凶器,上面只有死者的血,却无李先生的指纹。再譬如,县令大人所说的人证,乃是与死者有生意往来的布商,而那布商,恰恰是县令大人的内侄。桩桩件件,都太过巧合。”
她的条理清晰无比,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精准地刺向清河县令的要害。
“我猜,县令大人之所以如此着急地带人来抓捕李先生,并非为了伸张正义,而是怕他到了京城,将您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是想……杀人灭口吧?”
说到最后,她仿佛力气不济,柔弱地咳嗽了几声,用帕子掩住唇,那模样我见犹怜。
“唉,我本想,再过不久便是皇家祈福大典,此等大事,关乎国运。民女不敢因一己之私,惊扰圣听,耽误了国之大事。想着等大典过后,再去面呈圣上,请他为我这等小女子做主。谁知……”
她一声叹息,巧妙地将一桩地方冤案,与皇家、与圣上、与国之大典,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压力,瞬间山呼海啸般,全部转移到了顺天府尹和刑部侍郎的身上。
一旁被惊得目瞪口呆的沈毅,终于反应了过来。他看着女儿那张苍白却从容的脸,脑中轰然一响,立刻明白了眼下的局势。
他一个箭步上前,指着清河县令的鼻子,声色俱厉地怒斥道:“好你个大胆的狗官!竟敢构陷忠良,欺上瞒下,还妄图污蔑我宁安侯府!来人,将此獠给我拿下!”
他义正言辞,摆足了忠君爱国、支持女儿为民伸冤的姿态,仿佛方才在听雪阁里暴跳如雷的不是他一般。
躲在人群后的沈依依,看着这惊天的逆转,只觉得浑身发冷,血液都像是被冻住了一样。
她处心积虑的致命一击,竟成了给沈知夏铺路的台阶!不仅没能毁了她,反而让她在京城所有高官面前,上演了一出智斗贪官、为民请命的大戏,让她大放异彩!
那封匿名信,成了这世上最愚蠢的笑话!
顺天府尹手握状纸,只觉得烫手无比,正在左右为难之际,沈知夏又轻轻地抛出了最后一击。
“大人若是不信民女之言,大可查验那封送去清河县的匿名举报信。”她虚弱地笑了笑,目光却锐利如锋,“女儿斗胆猜测,那送信之人,恐怕与这桩冤案的幕后真凶,脱不了干系。”
一句话,首指沈依依!
府尹心中一凛,正要下令彻查信件来源。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銮铃声由远及近,一辆制式华贵、挂着宫灯的马车,在一队禁军的护卫下,疾驰而来,稳稳地停在了侯府门前。
车帘掀开,一名手持拂尘、面容肃穆的老太监,在一众官员惊愕的目光中,缓步下车,清了清嗓子,用尖细却威严十足的声音,朗声宣道:
“皇后娘娘口谕——”
在场所有人,包括沈毅在内,齐刷刷跪了一地。
“宁安侯府大小姐为祈福大典之事操劳,近日又受了惊吓,娘娘心忧,特派太医院院使前来为大小姐诊平安脉,务必确保大小姐凤体康泰,祈福大典,万无一失!”
(http://www.220book.com/book/RKC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