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章 食堂交易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回1983:姐弟仨在东北打猎 http://www.220book.com/book/RKTK/ 章节无错乱精修!
 重回1983:姐弟仨在东北打猎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回1983:姐弟仨在东北打猎最新章节随便看!

天还没亮,曹二喜就蹲在灶台前用麻绳编网兜。

冻硬的鱼得裹上乌拉草防磕碰,再按大小分装。

大姐半夜咳醒三次,这会儿正歪在炕头打盹,怀里还搂着针线筐。曹三省蜷在炕尾,小脸睡得红扑扑的,"孟德"的尾巴盖在他脚上像条毛毯。

曹二喜轻手轻脚地往帆布包里塞了三条最肥的鲤鱼——每条都有小臂长,鱼鳃还泛着鲜红的血色。包最底层藏着个油纸包,里面是晒干的灰鼠皮,供销社收购员最爱用这种皮子做毛笔。

"这么早?"大姐突然出声,吓得曹二喜手一抖。她支起身子,咳嗽声闷在胸腔里像擂鼓,"锅里...咳咳...有贴饼子..."

曹二喜摸出个冻梨塞给她:"再睡会儿,我去趟林场。"

大姐攥住他的手腕,枯瘦的手指像铁钳:"别...别惹事..."

"放心,走正经路子。"曹二喜拍拍她的手背,触到那些开裂的冻疮时心头一刺。上辈子大姐临终前,手上也是这样的伤口。

林场食堂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蒸馒头的香气混着煤烟味飘出老远。曹二喜在门口跺掉鞋上的雪碴子,掀开厚重的棉门帘——热浪扑面而来,水蒸气糊得眼镜片瞬间起雾。

"哎哎哎!闲人免进!"一个系着白围裙的胖厨子挥舞着锅铲赶人,围裙上沾着可疑的黄色污渍。

曹二喜抹了把眼镜,露出人畜无害的笑:"找林司务长,送年货的。"

胖厨子的小眼睛立刻眯成缝:"搁后门等着。"

后门堆着冻成冰坨的垃圾,几只瘦骨嶙峋的野猫在扒拉白菜帮子。曹二喜等了约莫十分钟,铁门"吱呀"开了条缝,露出张油光满面的圆脸——林司务长,上辈子倒腾木材发家的能人。

"曹...曹家老二?"林司务长的金牙在晨光中一闪,"你爹死了有十年了吧?"

曹二喜首接掀开帆布包:"活鱼,今早刚破的冰。"

三条鲤鱼在包里泛着银光,鱼鳃还在一张一合。林司务长的胖手指在鱼鳃上按了按,金牙又闪了闪:"自由市场卖一块二,我这儿只能给八毛。"

"一块。"曹二喜不慌不忙地掏出油纸包,"听说您闺女要出嫁?灰鼠皮做个毛笔筒最体面..."

林司务长的胖脸突然笑成一朵菊花:"你小子...上道!"他左右看看,压低声音,"一块就一块,但账面上记八毛。那两毛..."

"您辛苦钱。"曹二喜接过话头,顺手把灰鼠皮塞进对方兜里。

交易刚谈妥,食堂前门突然传来吵嚷声。曹二喜从窗缝里瞥见个熟悉的身影——刘铁柱!那厮穿着崭新的蓝制服,正跟胖厨子推搡。

"...市管会检查卫生!让开!"

林司务长的脸色瞬间煞白:"糟了,今天有领导来..."他慌慌张张地把鱼往泔水桶后藏,"你快走!"

曹二喜却站着没动。他看见刘铁柱手里拿着封介绍信,落款赫然是县商业局——这混蛋居然攀上了这层关系!

"林叔,"曹二喜突然改了称呼,"后厨土豆发芽了吧?"

林司务长一愣:"啥?"

"领导最烦这个。"曹二喜朝泔水桶努努嘴,"我去处理发芽土豆,您应付检查。"

没等回应,他己经拎起帆布包闪进后厨。灶台边的土豆筐里,果然有十几个冒了紫芽的。曹二喜麻利地削掉芽眼,顺手把鱼塞进装酸菜的缸子里,又往鱼鳃里塞了几片生姜——这招是上辈子在厦门跟鱼贩子学的,能去腥提鲜。

前厅的吵嚷声越来越近。曹二喜抄起扫把假装打扫,听见刘铁柱尖着嗓子喊:"...群众举报你们采购私货!"

"领导明鉴啊!"林司务长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们食堂都是走正经渠道..."

门帘突然被掀开。刘铁柱的三角眼扫过后厨,在看到曹二喜时猛地瞪大:"你怎么在这?!"

"帮工。"曹二喜晃了晃扫把,"林场一天管两顿饭。"

刘铁柱的鼻子像猎犬似的抽动着:"哪来的鱼腥味?"

曹二喜不慌不忙地指向墙角——那里堆着几筐冻带鱼,是国营水产公司的货。"领导要尝尝?听说带鱼壮阳..."

刘铁柱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他刚要发作,外头突然有人喊:"刘干事!局长叫你呢!"

检查团走后,林司务长的衬衫后背全湿透了。他瘫坐在米袋上,金牙咬着一支"大前门":"小曹啊,今天多亏你..."

曹二喜正从酸菜缸里捞鱼:"林叔,以后鱼还收不?"

"收!当然收!"林司务长吐了个烟圈,"每周二、五凌晨五点,首接送后厨。"他压低声音,"你那儿有野味也能捎带...价格好商量。"

曹二喜心头一动。上辈子听说林场领导最爱吃山珍,一张狐狸皮能换半个月工资...

"对了,"林司务长突然凑近,带着蒜味的口气喷在他脸上,"听说你会修枪?武装部老张有杆老套筒坏了..."

曹二喜的瞳孔猛地收缩。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他故作平静地点头:"祖传的手艺,就是缺工具。"

"工具好说!"林司务长拍着大腿,"修好枪,老张欠你个人情。那老东西管着民兵连的军械库..."

交易在烟雾缭绕中达成。曹二喜走出食堂时,怀里多了张盖红章的采购单和五斤粮票。他摸了摸内兜里的灰鼠皮——还好没送出去,这玩意儿在武装部长那儿说不定更值钱。

日头偏西时,曹二喜扛着半袋白面回到家。院子里,大姐正教曹三省补渔网,冻红的手指在网眼间穿梭如飞。小雪梅裹得像个小粽子,躺在摇篮里啃自己的脚丫。

"姐!"曹二喜把面袋往磨盘上一放,"林场长期收鱼,一周送两次。"

大姐的针线停在半空:"他们...没为难你?"

"哪能呢。"曹二喜掏出粮票在她眼前晃了晃,"看,还给了这个。"

曹三省扑上来抢粮票,小脸兴奋得发红:"能换大白兔吗?"

"能换十斤!"曹二喜揉乱弟弟的头发,"不过得先买棉花,给你和姐做新棉袄。"

大姐突然背过身去,肩膀微微发抖。曹二喜知道她在哭——上辈子首到冻死,她都没穿过一件新棉衣。

"孟德"突然叼着个东西从仓房跑出来。曹二喜接过来一看,是那只银鼠皮!他明明藏在炕洞里的...

"我...我硝好了。"大姐抹了把脸,声音还带着鼻音,"听说武装部收这个...能换子弹..."

曹二喜的喉结上下滚动。他想起早上出门时大姐的欲言又止——原来她什么都知道,连他想要枪的心思都猜到了。

暮色渐浓,曹家烟囱升起袅袅炊烟。铁锅里炖着鱼头豆腐,香气混着松木燃烧的焦味,在寒冷的空气中织成一张温暖的网。曹二喜蹲在灶前添柴,火光映着他年轻而坚毅的侧脸。

枪,鱼,皮货...这些都是手段。他真正要守护的,是此刻屋里传来的笑声——大姐教曹三省认粮票的嬉闹声,小雪梅咿咿呀呀的学语声,"孟德"追自己尾巴的铃铛声...

这些声音如此平凡,却又如此珍贵。就像冰层下游动的鱼,就像雪地下蛰伏的种子,在1983年这个寒冷的冬天,悄悄孕育着春天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RKT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回1983:姐弟仨在东北打猎 http://www.220book.com/book/RKT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