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雾锁重楼
梅雨季节的潮湿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整个城市紧紧包裹,不留一丝缝隙。空气中弥漫着的水汽,使得街道上的行人脚步匆匆,似乎都在试图逃离这种黏腻的湿气。庄婉琪站在会议室的投影幕布前,她身着一件简洁的白色衬衫,搭配一条深色的西裤,显得干练而专业。然而,尽管外表看起来镇定自若,她内心的紧张却无法掩饰。
她的手指紧紧地抵着那支冰凉的金属翻页笔,掌心的汗水不断地渗出,沿着笔杆缓缓滑落,在笔杆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这些水珠在会议室的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是她内心焦虑的写照。她的眼神紧紧地盯着投影幕布上的设计图,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她的精心策划和无数次修改。
然而,甲方总监的不悦显而易见。他已经是第三次将设计图重重地拍在长桌的中央,那纸张与大理石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击着庄婉琪的心。每一次声响都让她的心跳加速,仿佛她的期待和努力在这一刻都变得支离破碎。
会议室里的其他同事都保持着沉默,目光在庄婉琪和甲方总监之间来回移动,气氛紧张而压抑。庄婉琪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她知道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她必须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素养,用事实和数据来说服甲方总监,让设计图能够得到认可。
她开始详细地解释设计图中的每一个元素,从色彩搭配到布局构思,再到材料选择,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她和团队的智慧和汗水。她希望甲方能够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看到设计背后的价值和潜力。尽管如此,她也清楚,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她必须做好准备,迎接可能的挑战和质疑。
"这根本是照搬古建筑!"总监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如刀,他的话语锋利无比,仿佛能穿透人心。"卓远建筑不是复古工坊!"他强调着公司的定位和理念,不容许一丝偏差。庄婉琪站在会议室的中央,面对着一众甲方代表,她的心中五味杂陈。她盯着屏幕上那些精心设计的飞檐回廊——那些她熬了七个通宵,反复比对《营造法式》才敲定的弧度,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她对古典美学的深刻理解和现代审美的创新融合。然而此刻,在甲方眼中却成了陈腐的象征,这让她感到无比的挫败和不解。
会议室的白炽灯刺得她眼眶发酸,她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她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幻觉,恍惚间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那心跳声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混着空调外机的轰鸣,在这个密闭空间里震耳欲聋。她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形的战场,每一次心跳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质疑,每一次空调的轰鸣都是外界对她努力的否定。
庄婉琪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她知道,作为项目负责人,她必须保持冷静,用事实和数据来说服甲方。她开始详细解释每一个设计元素的由来和意义,从飞檐的曲线到回廊的布局,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环境的考量。她希望甲方能够理解,她的设计并非简单的复古,而是一种对传统的现代诠释,一种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创新尝试。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激情和自信,她相信自己的设计能够打动在场的每一个人。然而,她也清楚,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她必须用尽全力,才能让自己的设计得到认可,让卓远建筑的名声不被误解所玷污。
散会后的茶水间弥漫着一股冷透的咖啡味,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庄婉琪蹲在储物柜前,细心地整理着一叠叠文件,她的手指轻轻滑过每一张纸张,仿佛在抚摸着珍贵的回忆。就在这时,她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打断了她的思绪。她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母亲发来的消息,那短短的六个字像一道惊雷在她的心中炸开:"外婆快不行了。"这六个字如同重锤击打在她的心上,让她瞬间感到一阵眩晕。
庄婉琪慌忙捂住嘴,试图抑制住即将溢出的呜咽声,但那股悲伤的力量太过强大,她无法阻挡喉间翻涌的悲痛。她的后背不由自主地撞上了储物柜,发出一声闷响。就在这时,一双骨节分明的手出现在她的视线中,递过来一张柔软的纸巾。那双手散发着雪松与墨香的气息,仿佛带着一种安抚的力量,将她整个人笼罩。
她接过纸巾,轻轻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抬起头来,看到了那双递给她纸巾的手的主人——一个她并不熟悉,但此刻却显得无比温暖的面孔。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同情,仿佛在告诉她,他理解她的痛苦。庄婉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她知道,现在不是沉浸在悲伤中的时候,她需要坚强起来,回到母亲和外婆的身边。
"你知道徐霞客吗?" 卓诗远半跪在瓷砖地上,他的目光透过镜片,沉静如深潭,仿佛能洞察人心。他开始讲述一个关于探险与求知的故事,"他三赴雁荡山,在暴雨中攀绝壁,只为勘破《大明一统志》的谬误。" 卓诗远的指尖轻点手机屏幕,屏幕上显示出一张泛黄古籍的扫描件,徐霞客用朱砂批注的"未穷其胜"四个字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徐霞客,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更是被誉为"千古奇书"。他的探险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望,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他三赴雁荡山,每一次都是在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中,他不畏艰险,只为勘破《大明一统志》中的谬误。他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科学精神。
"暂时的迷路,或许是为了遇见真正的方向。" 卓诗远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徐霞客的敬仰。他告诉我们,人生就像徐霞客的探险之旅,有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甚至会迷失方向,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找到真正的方向。就像徐霞客一样,他虽然在探险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从未放弃,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卓诗远的故事,让我们对徐霞客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不仅是一个探险家,更是一个对知识有着无尽追求的人。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当夜的办公室只剩下两台电脑的冷光。卓诗远翻开线装版《园冶》,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书签簌簌作响:"计成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创新不是割裂传统。"他调出北欧养老院的设计案例,玻璃穹顶下的垂直森林在屏幕上舒展枝叶,阳光透过智能调光膜,在虚拟空间里投下流动的光斑。
庄婉琪忽然想起外婆院子里的紫藤花架。铅笔在草稿纸上沙沙游走,她勾勒出会呼吸的建筑:天井变成垂直绿洲,藤蔓顺着智能灌溉系统攀爬;墙面镶嵌太阳能板,将传统漏窗改造成光能收集装置。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变得温柔,雨滴敲打着玻璃,仿佛在为这份新生的灵感伴奏。
然而新方案在内部评审时遭遇更猛烈的风暴。"每平米造价超出预算40%!"成本核算员的红笔在图纸上划出刺眼的叉,"这种生态幕墙根本没有施工先例!"庄婉琪攥着图纸的手剧烈颤抖,指甲在硫酸纸上压出月牙形的凹痕。散会后,消防通道的应急灯在头顶明明灭灭,她对着母亲的未接来电,听见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
暴雨是在她冲出写字楼时突然落下的。冰凉的雨水混着泪水灌进衣领,模糊的视线里,卓诗远撑着黑伞逆着人流跑来,深蓝色衬衫很快洇出大片水痕。"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想的却是'广厦千万间'。"他将伞倾向她这边,自己的右肩瞬间湿透,"真正的困境,会淬炼出最炽热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RLS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