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涟漪里的诗行

小说: 槐花落在旧门环上   作者:墨涵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槐花落在旧门环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RLSK/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5章 涟漪里的诗行

夜雨在瓦当边缘积了半晌,终于凝成珠串坠落,砸在青石板上迸出细碎的清响。老李头的马灯在井台边晃出椭圆的光晕,灯玻璃上的裂纹被雨水洇湿,将暖黄的光割成不规则的碎片,洒在脚手架斑驳的铁皮上,倒像是给时光打了块会发光的补丁。他踮脚挂邮箱时,裤脚带起的风惊了墙角的蟋蟀,那抹青黑色的影子掠过井苔,在水面投下蜻蜓点水般的微痕。

“看好了!”蓝布衫男孩将碎砖片捏成飞镖状,手腕轻旋,砖片擦着水面滑出五道涟漪,像谁用银笔在镜面上速写。每道水痕绽开时,月光便碎成跳脱的银鱼,顺着波纹游向井台边缘。穿黄衫的男孩蹲在碎砖堆上数着水漂的次数,鼻尖几乎要碰到水面:“七下!比我昨天多两下!”他说话时,砖片恰好沉底,惊起的水珠溅在睫毛上,竟像是从月光里蹦出来的星子,沾在他晒黑的脸颊上闪着微光。

老李头挂好的邮箱在风里轻晃,铁皮“当啷”一声,惊飞了停在砖缝里的纺织娘。那声音像极了二十年前王阿婆用竹竿敲打井栏的声响,惊起的不是蟋蟀,而是藏在井水里的旧时光。我蹲下身,指尖划过湿滑的井苔,凉津津的触感混着青苔的腥甜,忽然将记忆拽回那个蝉鸣刺耳的夏夜——

1995年的立夏,王阿婆的白瓷盆还盛着完整的月光。她坐在井边的青石板上,脚边放着刚淘好的糯米,蒸腾的水汽里浮着几片茉莉花瓣。我趴在井栏上,看她用枯枝在水面画圈:“银鱼就藏在月光的褶皱里,等水纹静了才肯露头。”话音未落,张婶端着半盆淘米水过来,水珠顺着盆沿滴落,在井里砸出连环的小月亮:“傻丫头,银鱼要吃着米才肯现身呢。”我当真捧过木盆,踮脚往井里倒,淘米水冲散了王阿婆画的圆圈,也打湿了我的蓝布裙摆。她笑着用绣着玉兰花的手帕替我擦脸,指腹的老茧蹭过皮肤时带着艾草的暖意:“等你长大了就知道,有些东西看着碎了,反倒是心里头最圆的。”

此刻的张婶正对着邮箱出神,邮箱的绿漆在雨里泛着旧玉般的光泽,铁皮卷边处露出的铁锈,像道永远结不了痂的伤口。她忽然从围裙兜里摸出个布袋,里面装着半块碎瓷片,边缘的缺口还留着当年摔裂时的毛茬:“阿姨走的时候,手里攥着这块瓷片,说能从缺角里看见1947年的自己。”她的声音轻得像井台边的雾,“那年她刚满十八,梳着油光水滑的麻花辫,每天清晨都在井边等巷尾的书生。他穿双木屐,走在青石板上‘踢踏踢踏’响,总说等攒够了船票,就带她去看海上的月亮。”

碎瓷片在马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我忽然看见瓷片上的冰裂纹里,隐约映着个少女的剪影——她蹲在井边,手捧白瓷盆,盆里的月光正被晨风吹出细微波澜。张婶指尖划过缺角:“后来书生去了南洋,再没回来。阿姨就守着这口井,说木屐声会顺着井水漂回来,就像银鱼会驮着月光去远方。”她说话时,穿红衫的小姑娘正把碎砖片摆成月亮的形状,忽然指着瓷片缺口惊呼:“像!像井里的月亮缺的那个角!”

男孩们的水漂声忽然停了,蓝布衫男孩凑过来看瓷片,膝盖上的泥渍蹭到张婶的围裙:“阿婆的月亮是不是住在瓷片里?”他的眼睛映着水面晃动的光斑,像盛着整个星空的小银碗。张婶笑了,笑得眼尾的皱纹里盛满清辉:“是啊,每个旧物里都住着个小月亮,等着懂它的人来捞。”她忽然望向脚手架,那里斜斜挂着陈师傅当年的旧钟表——不知何时老李头从废品堆里捡来的,铜指针停在十点十五分,恰好是王阿婆常说的“银鱼最活跃的时辰”。

雨丝忽然密了,马灯的光晕在雨幕里缩成温暖的茧。我望着井里的月影,它被雨点击打得碎了又圆,圆了又碎,像极了张婶手中的碎瓷片,缺角处永远映着未完成的故事。二十年前的那个夏夜,王阿婆替我擦完脸后,曾对着井水叹道:“井里的月亮啊,是给心里有光的人看的。”那时的我不懂,直到此刻看见张婶对着邮箱低语,看见孩子们在碎砖上画月亮,才忽然明白——所谓时光,从来不是线性的流淌,而是像这井里的水,所有的过去都沉在井底,只要月光足够亮,只要有人愿意低头,那些被岁月揉碎的故事,便会在涟漪中重新拼合。

穿黄衫的男孩忽然捡起块带青苔的碎砖,在井台上刻下歪歪扭扭的“月”字,缺口处特意多划了道弧线:“这是王阿婆的月亮,缺角是为了装住银鱼的尾巴。”他说话时,砖粉混着雨水渗进井苔,竟在石面上染出片淡绿的晕痕,像极了当年王阿婆鬓角的茉莉落在水里的样子。老李头从车斗里翻出截生锈的铁丝,将碎瓷片穿成吊坠,挂在邮箱的门把上:“这样银鱼就能顺着铁丝游进邮箱,把旧时光的信带给远方的人。”

张婶忽然哼起支吴语小调,调子是王阿婆教的,歌词早已残缺,却在雨声里格外清亮。孩子们跟着哼唧,跑调的童声惊得水面的月光直打颤。我望着白瓷盆里的积水,倒影中张婶的身影与王阿婆渐渐重叠——她们都曾在井边等待,等待月光、等待归人、等待时光的银鱼带来消息。而此刻的井台,尽管残破,却因这些等待而永远盛满温柔。

雨不知何时停了,脚手架上的邮箱在月光下泛着微光,碎瓷片吊坠轻轻摇晃,将月光切成无数个小月亮,洒在井台上、砖缝里、孩子们的发梢间。蓝布衫男孩忽然指着水面惊呼:“银鱼!银鱼来驮月亮了!”只见片梧桐叶顺着水波漂过,叶脉里盛着的月光恰好嵌进瓷片的缺角,像枚时光的印章,将二十年的光阴轻轻封印。

我蹲下身,任指尖划过水面,凉意在掌心扩散,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画面一一浮现:王阿婆的白瓷盆、陈师傅的旧钟表、阿明的信纸船、老李头的绿邮箱,还有无数个在井边流淌的夏夜。原来每个涟漪都是一句诗,每个碎砖都是一个韵脚,而井苔上的月光,正是时光最动人的注脚。当穿红衫的小姑娘将手捧的碎米撒进井里,银鱼似的光斑便顺着她的指缝游向深处,仿佛要将所有的故事,都驮向那个永远有月光的地方。

最后一滴雨从脚手架滴落,砸在“月”字的缺口上,将那个未完成的笔画补成圆满。张婶把碎瓷片放回布袋,轻轻拍了拍:“阿姨说得对,有些东西看着碎了,其实在心里头,比任何时候都要亮堂。”她望向巷口,那里的老槐树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像极了王阿婆当年摇着蒲扇的模样。

男孩们的水漂声再次响起,砖片掠过水面,在月光里写下转瞬即逝的诗行。而我知道,这些诗行永远不会消失,它们早已刻进井苔的纹路,溶进井水的年轮,每当月光漫过井台,便会重新浮现,带着茉莉的香、青苔的湿,和一代人又一代人,关于等待与重逢的温柔梦想。



    (http://www.220book.com/book/RLS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槐花落在旧门环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RLS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