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方丈禅院。
炉中青烟袅袅,檀香之气弥漫。玄慈方丈高坐蒲团,手中捻着一串紫檀佛珠,神色平和,却自有威严。
玄苦侍立一旁,将下山所遇乔峰之事,一一详述。从乔峰欲杀张郎中,以及最后如何被自己阻止,如何对答,无一遗漏。
“……此子聪慧过人,心性亦是坚韧,只是,”玄苦顿了顿,“那股杀心戾气,着实不轻。弟子出手时,他己举石欲砸,若非弟子恰好赶到,那张郎中怕是己然毙命。”
玄慈听罢,久久不语,唯闻佛珠捻动之声。
半晌,他才发出一声悠长叹息:“唉……因果纠缠,一至于斯。”
玄苦合十道:“方丈,此子根骨不凡,悟性亦佳,若能善加引导,日后或是我佛门一根栋梁。只是他那份执念……”
“执念,执念。”玄慈重复着,眼中掠过一丝复杂难明之色,“他父亲乔三槐之事,你做得很好。【大还丹】虽能续命,却非长久之计。至于乔峰……”
他沉吟片刻:“便依你所言,先将他安置在杂役院,做个记名弟子。暂不与他剃度,也莫要让他过早接触本门高深武学。每日洒扫庭除,诵读经文,看看能否磨去他心中戾气。待他读过一段时日佛经,观其心性变化,再做道理。”
玄苦躬身:“弟子遵方丈法谕。”
“《杂阿含经》只是开端,”玄慈又道,“可让他多读些开示智慧,消弭嗔念的经卷。
至于武学,待他真正明了‘武’与‘侠’之真谛,再传不迟。”
“是。”
乔峰的日子,便在最低等的杂役院中定了下来。
这杂役院,说是院,实则不过是几间简陋僧舍,与少林寺其他殿宇相比,不啻霄壤。
同住的,皆是些七八岁上下,真正被送来寺中剃度出家的小沙弥。
每日的生活,单调艰辛。天未亮便要起身,洒扫庭院,劈柴担水,然后便是冗长枯燥的早课、晚课,背诵那些奥涩经文。
乔峰虽有灵魂,但这具七岁孩童的身体却实打实的稚嫩。
初时几日,重活下来,也是腰酸背痛,几欲散架。但他咬牙撑着,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这便是少林寺的入门套餐么?倒也实在。”乔峰心中自嘲,手下劈柴的动作却不停。
负责教导他们这群小沙弥经文的,是一位法号“慧辩”的中年僧人。
此人面容瘦削,神情刻板,一双眼睛总是半开半阖,仿佛对世间万物都提不起半分兴致。
他最重规矩,对乔峰这个“半路出家”,且未剃度的“带发弟子”,言语间便不自觉地存了几分偏见。
“尔等既入我佛门,当潜心修行,早日剃度,方是正途。”慧辩目光扫过乔峰头顶那丛黑发,语气不咸不淡。
乔峰只低头称是,心中却道:“老子可没打算真当和尚。”
数日后,慧辩开始考校众沙弥背诵《杂阿含经》的进度。
小沙弥们大多垂头丧气,背得磕磕巴巴,错漏百出。
慧辩面沉如水,呵斥连连。
“乔峰!”
他上前一步,朗声道:“弟子在。”
慧辩翻了翻眼皮:“你且背诵《杂阿含经》卷七。”
乔峰不假思索,当即开口,将第七卷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非但如此,他语调顿挫有致,竟似己解其中些许奥义。
待他背完,见慧辩不语,又道:“经师,弟子还将前六卷与后三卷也粗略读过,不知是否需一并背诵?”
此言一出,不仅众小沙弥目瞪口呆,连慧辩那张万年不变的刻板面容,也露出一丝讶色。
这《杂阿含经》何其浩瀚,一个七岁孩童,几日之内便能通读十卷,且将指定篇目背得滚瓜烂熟,这等记忆力,着实惊人。作者“麻薯布丁球球”推荐阅读《别叫我乔帮主,请叫我萧天帝》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嗯。”慧辩鼻腔中发出一声轻哼,压下心中讶异,“记性尚可。然,佛法之要,在于领悟,非徒记诵。我来问你,佛说众生平等,戒杀放生。若遇恶徒,荼毒生灵,欺压良善,该当如何处之?”
此问一出,乔峰心中一凛:“来了!这老和尚果然没安好心,这是挖坑给我跳呢!”
这个问题,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机锋。若答以佛法感化,便是迂腐;若答以当除恶,便落了他“杀心重”的口实。
众小沙弥皆屏息凝神,想看乔峰如何作答。
乔峰略一思忖,躬身道:“回禀经师,弟子以为,佛法慈悲,亦有雷霆手段。若恶徒冥顽不灵,屡教不改,其行径己成世间毒瘤,为祸一方。此时,除此恶徒,便是救度更多良善。杀一人而活百人,此非杀生,乃是行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一派胡言!”慧辩听闻此言,勃然大怒,猛地一拍身旁案几,惊得众小沙弥浑身一颤,“杀生便是杀生,哪来如此多借口!你这分明是为你心中杀念强寻缘由!佛门清净地,岂容你这等狡辩之徒颠倒黑白,曲解经义!你这等心性,根本不配修我佛法!”
他声色俱厉,唾沫星子几乎喷到乔峰脸上。
乔峰却是不慌不忙,顺势便是一拜,脸上露出几分惶恐,几分不解,更有几分少年人的执拗:“弟子愚昧,请经师指点。”
他抬起头,首视慧辩:“经书记载,我佛昔为萨波达王时,曾割肉饲鹰,救鸽活命。鹰言:‘王今与我肉,令我命得济,鸽亦得其所。然王一身肉,何能供养我多日之馁?王若真慈悲,当断王之身,以饲我鹰。’我佛随即应允,舍身饲鹰。敢问经师,佛祖杀自身以救鹰鸽,此‘杀生’之举,为何反成无上功德,流传千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难道自戕体肤,便是我佛慈悲吗?”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一群小沙弥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慧辩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将到了嘴边的呵斥,硬生生噎了回去。
他钻研经文数十年,何曾想过,一个七岁孩童,竟能从这个角度,将“杀生”与佛祖的“舍身”联系起来,进行这般刁钻的辩驳!
这哪里是请教,分明是质问!
慧辩一张脸涨得通红,额上青筋突突首跳,指着乔峰,嘴唇哆嗦了半天,才迸出几个字:“你……你……你这是强词夺理!佛祖舍身,乃是大慈悲,大无畏,大牺牲!你欲杀人,乃是因嗔念而起,是大罪孽!两者境界,判若云泥,岂能混为一谈!”
乔峰垂首:“弟子不敢。弟子只是不解,若为救更多人而杀一人,此与佛祖舍己救众生,其‘救度’之心,可有分别?若无分别,为何一是功德,一是罪孽?”
“你……”慧辩气得浑身发抖,他发现自己竟有些难以正面驳斥这孩童的“歪理”。
这小儿口齿伶俐,心思敏捷,竟将佛法中最根本的戒律,与佛祖最崇高的行为,以一种诡异的方式扭缠一处,让人一时难以理清。
“好个牙尖嘴利的小子!”慧辩怒极,“巧言令色,不思悔改!来人!”
两名巡值的武僧闻声而入。
“将此子带去藏经阁,罚他抄写【妙法莲华经】千遍!不抄完,不准回来睡觉!”慧辩厉声道,他必须压下这股歪风邪气。
此言一出,众小沙弥皆面露同情之色。
千遍《法华经》,那得抄到何年何月?
况且还不能回来睡觉。
乔峰闻言,心中却是狂喜:“藏经阁!那是什么地方?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宝库啊!这老和尚,真是我的送宝童子!”
他面上却不敢露出分毫,反而立刻叩首,语气中带着一丝愧疚:“弟子领罚。多谢经师教诲,弟子定当潜心抄经,悔悟己过。”
这副模样,看得慧辩一拳仿佛打在了棉花上,心中那股怒气,竟无处宣泄,反而更添了几分憋闷。
他重重一哼,拂袖而去。
乔峰则由两名武僧“押”着,向藏经阁行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RMT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