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苏念夏就挎着帆布包出门了,包里装着笔记本和一张盖了厂章的介绍信。她第一站是东西的布料供销场,那里是整个城东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各种布匹、纱线、染料都有流通。
可到了市场门口,她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场门口排着队,都是等着进货的各纺织厂和合作社代表。她上前出示介绍信,却被守门的人拦下。
“你们纺织厂最近不是刚领了一批配额吗?怎么又来这儿?”那人狐疑地看着她。
苏念夏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我们厂这次接到紧急任务,原来的配额不够用了,所以想来看看有没有现货能补上。”
对方摆摆手,“进去吧,不过今天场地只开放到十一点,抓紧时间。”
进了市场,她快步走向熟悉的几个柜台,结果一问之下,两家都说没货,另一家倒是还有点存货,但价格高出预算一大截。
“苏姑娘,现在纱线紧俏得很,你们厂子又是重点单位,按理说不该缺货啊?”摊主笑眯眯地说。
她苦笑,“这次是临时加单,实在没办法了。”
营业员摇摇头,“我们这货和其他不一样,所以价格高。”
苏念夏咬咬牙,在本子上记下价格,心里盘算着回去能不能跟厂里申请追加预算。她不甘心,又转到其他角落,那里有个年岁不小的营业员,柜台上堆着几卷发灰的纱线。
“同志,您这儿还有现成的纱线吗?”
老人抬起头,看了她一眼,慢悠悠地说:“你是哪个厂子的?”
“纺织厂的。”
老人闻言,眼神变了变,低声道:“你们厂最近是不是也在找原料?”
苏念夏一怔,连忙点头,“是啊,您知道哪里还能找到?”
老人迟疑了一下,压低声音:“西郊那边有个仓库,没挂牌子,听说存着些旧货。不过……”他顿了顿,“这种地方,外人不好进。”
苏念夏心中一动,赶紧追问:“具体在哪儿?”
老人摆摆手,“我也就是听别人说的,具置不清楚,你要是真想去,得找熟人带路。”
她谢过老人,继续打听了一圈,还是没找到合适货源。眼看时间快到,她只得匆匆离开,赶往下一个目标。
---
中午回到家,她顾不上吃饭,就去找了张姐。张姐是她进厂时的老同事,丈夫在市里一家物资公司上班,说不定能帮上忙。
敲开门,张姐一脸意外,“哟,苏姑娘,稀客啊。”
“张姐,打扰一下,我有点事想问问您。”她笑着递上两块香皂,“这是我做的,您试试看。”
张姐接过香皂,脸上露出几分笑意,“你这孩子,还这么客气。”
两人坐下来,苏念夏试探着开口,“张姐,听说您家那位在物资公司做事,最近外面布料特别紧张,我想问问,公司那边有没有多余的存货?”
张姐脸色微微一变,语气也冷了下来,“这事我不方便说,你也知道,公司规矩严,不能随便透露内部消息。”
苏念夏连忙解释,“我不是想让您犯错,就是想问问大概行情,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张姐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叹口气,“其实最近公司确实调了不少货出去支援外地建设,本地库存也不宽裕。”
苏念夏心中一沉,“那……咱们市内还能调到货吗?”
张姐摇摇头,“不太好说了,得看上级安排。”
谈话陷入僵局,苏念夏知道不能再问下去了,只得告辞离开。
---
下午她又去了南锣鼓巷附近的合作社,希望能调配一些紧急物资。负责人是个中年男人,听完她的请求后,连连摇头。
“这事我做不了主,得等上面审批。”
“可我们厂两天内就要确认原料到位!”苏念夏急了,“任务紧急,耽误不起。”
负责人翻着手中的文件,“我也理解你们的难处,但规矩就是规矩,谁也不敢乱来。”
她深吸一口气,掏出李厂长签字的任务书复印件,“这是厂里正式下达的任务,关系到全市纺织业指标,请您务必重视。”
负责人接过文件看了看,神情有些松动,但仍犹豫不决。
“您要是实在为难,我们可以用其他物资置换,比如肥皂、煤油这些,您看行不行?”
负责人终于开了口,“这样吧,我帮你报上去,最快明天早上能有答复。”
苏念夏点点头,心里却沉甸甸的。
---
傍晚时分,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母亲见她脸色不好,赶紧端来一碗热汤。
“怎么了?今天跑了一天?”
她勉强笑笑,“没事,就是有点累。”
母亲心疼地看着她,“别太拼了,家里有我呢。”
她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休息片刻,脑子里全是今天的经历。市场、张姐、合作社……每一处都像堵墙,把她拦在外面。
但她知道,不能放弃。
睁开眼,她拿起笔记本,翻开一页,写下三个关键词:
“西郊仓库”、“物资调拨”、“置换方案”。
她轻声自语:“还有时间,还有希望。”
窗外的夕阳慢慢落下,屋里一片寂静。只有她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穿越到58年南锣鼓四合院女工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到58年南锣鼓四合院女工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RN4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