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师范大学艺术楼坐落在校园僻静的一角,红砖墙爬满了常青藤,带着时光沉淀的厚重感。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内,阳光斜斜地照射进来,空气中漂浮着松节油、铅笔屑和干燥泥土混合的独特气味。这里是美术学专业的素描教室。
徐玲坐在靠窗的画架前,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地落在前方静物台上。一个朴拙的粗陶罐,几枚形态各异的青苹果,一块褶皱丰富的深色衬布。她的左手稳稳托着速写板,右手捏着一支削尖的HB铅笔,手腕悬空,只凭借手指的细微动作,在洁白的素描纸上流畅地划出或轻或重的线条。
“嚓嚓…沙沙…”
笔尖摩擦纸面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她全神贯注,沉浸在对象的结构、光影与空间关系中。现代的记忆让她对形体比例和透视有着更理性的认知,而原主残留的绘画本能则赋予她一种难得的敏锐手感。两种优势在笔端悄然融合,线条干净利落,明暗交界线处理得果断而富有层次。
“嗯,不错。”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身边响起。
徐玲手腕一顿,铅笔尖在纸上留下一个微小的停顿点。她抬起头,看到素描老师陈教授不知何时己站在她身后。陈教授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他是系里有名的“严师”,要求极高,批评起来毫不留情。
此刻,他那张向来严肃的脸上,竟难得地露出一丝极淡的、近乎满意的神情。他微微颔首,指着徐玲画面上陶罐口沿转折处的几笔:“这里的虚实处理,有感觉了。结构意识清晰,整体感也抓得准。”他的目光扫过徐玲干净整洁的画板边缘,“基础很扎实,心也静。继续保持。”
“谢谢陈老师。”徐玲连忙放下笔,站起身,心头涌上一丝被认可的暖意。她知道,在陈教授这里,一句“不错”己是极高的评价。
陈教授没再多说,背着手踱向下一个学生。教室里紧绷的气氛似乎因为他这一句点评而松动了一些。徐玲重新坐下,手指无意识地着画纸边缘,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窗外。
窗外的梧桐树叶在秋阳下呈现出深深浅浅的金黄与橙红,风一过,便簌簌地落下几片。她的思绪也如同这落叶,飘回了小城,飘向了城西那条文化街口。
张云找到的那个铺面…老电影院旁的书店…他现在在做什么呢?是在和老板磨价格?还是在量尺寸,琢磨着怎么改造?他信里说“有门儿”,那份笃定和兴奋透过纸背都能感受到。
“喂,徐玲!”
肩膀被轻轻拍了一下。徐玲回过神,对上邻座赵晓燕好奇的大眼睛。赵晓燕压低声音,一脸促狭:“发什么呆呢?陈老头的‘不错’都让你魂飞天外啦?还是…在想哪个‘朋友’呀?”她故意在“朋友”二字上加重了语气,眼神瞟向徐玲挂在画架侧边书包上的一个东西——那是一个用彩色玻璃珠和细铜丝编成的、造型别致的钥匙扣,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这是徐玲前几天整理行李时,在箱子最底层发现的。是她离开小城前,张云偷偷塞进去的,还附了张纸条,上面是他狗爬一样的字:“省城钥匙多,挂个醒目的,别丢了宿舍门钥匙哭鼻子!” 钥匙扣的造型很独特,像一簇抽象的小火焰,又像一颗扭曲的星星,带着点笨拙的手工感,却莫名地温暖。
赵晓燕第一次看到就爱不释手,追问了好久是哪儿买的。徐玲只能含糊说是老家朋友自己做的。这反而更勾起了赵晓燕的八卦之心。
徐玲脸一热,掩饰性地拿起橡皮擦掉刚才不小心留下的停顿点:“没…我在想构图呢。”她赶紧把注意力重新拉回画板,“你看我这个衬布的褶皱,感觉还是有点平…”
“切,骗人!”赵晓燕撇撇嘴,但也没再追问,只是用胳膊肘轻轻撞了她一下,笑嘻嘻地说,“不过说真的,你那个朋友手真巧!这钥匙扣,比校门口精品店里卖的特别多了!诶,你说我要是想定做个发卡,他接不接活儿啊?”
徐玲哭笑不得:“他…挺忙的。”心里却想,张云那个连纽扣都缝不利索的家伙,编个钥匙扣大概己经是极限了。这个念头让她嘴角忍不住弯了弯。
“忙啥?忙生意?”赵晓燕的八卦雷达再次启动。
徐玲含糊地“嗯”了一声,赶紧岔开话题:“快画吧,待会儿陈老师又该转回来了。”
---
下课铃响,学生们如同出笼的小鸟涌出教室。徐玲收拾好画具,刚走出艺术楼,就被一个清脆的声音叫住。
“徐玲!”
是同宿舍的王丹。她背着双肩包,手里拿着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收发室有你的信!厚厚一沓!喏,给你捎回来了!”
徐玲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厚厚一沓?除了张云,还会有谁给她写这么厚的信?她几乎是抢一样接过那沉甸甸的信封。
信封是那种最普通的牛皮纸,上面用蓝色圆珠笔写着娟秀的字体:“省城师范大学 艺术系96级 徐玲(收)”,落款地址是熟悉的家乡小城街道。但这字迹…不是张云那飞扬跋扈的“狗爬体”。
是张云妈妈的字!
徐玲的心头掠过一丝疑惑,但更多的还是暖意。她迫不及待地撕开封口。
里面果然塞得满满当当。最上面是一张薄薄的信纸,是张云妈妈写的,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关怀:询问她生活是否习惯,吃得好不好,天气转凉记得添衣,嘱咐她学习别太累…信的末尾,张妈妈才不经意地提了一句:“小云最近也忙得脚不沾地,天天往外跑,也不知道鼓捣些什么,问他也不好好说。这孩子,从小主意就大…”
信纸下面,是厚厚一叠稿纸!徐玲的心猛地一跳。她小心翼翼地抽出来展开。
稿纸最上面,是张云那熟悉的、龙飞凤舞的大字标题,力透纸背,带着一股子迫不及待的劲儿:
**“暖阳根据地——城西文化街一号作战计划书 (初稿) BY 张·总设计师·云”**
标题后面还画了个歪歪扭扭、龇牙咧嘴的笑脸。
徐玲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引得旁边的王丹好奇地探头:“什么好东西?乐成这样?”
“没什么,家里…寄的学习资料。”徐玲赶紧把稿纸往怀里收了收,脸颊微红。她走到路边一棵梧桐树下,背靠着树干,迫不及待地低头翻阅起来。
稿纸上并非工整的文字,而是充满了张云式的“狂野”风格。大量的手绘草图、箭头、圈圈和潦草的标注,夹杂着大段大段的说明文字,字迹时而工整时而狂放,显然是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写就的。
第一页是一张手绘的、比例严重失调的平面图。标注着“原书店布局”。几个歪歪扭扭的方框代表书架,一个代表柜台,旁边写着“拆!碍事!”。门口画了个大叉,箭头指向旁边,写着“橱窗!要大!透亮!”。
第二页,则是张云“天才设计”的改造图。柜台被移到了角落,腾出中央区域,标注着“展示核心区”。靠墙的位置画了几个带玻璃罩的展示台(旁边标注:贵重的!防尘!防熊孩子!),还有几排嵌入墙体的木质格子架(标注:放书?放摆件?玲子定!)。最显眼的是靠窗位置,他画了个类似吧台的长条桌和高脚凳,旁边写着:“休息区!喝茶!聊天!看街景!等人!必须安排!”
草图旁边是大段的文字说明:
> “玲子!我跟那书店老板老李头磨了三天!嘴皮子都快磨破了!终于拿下!价格比预想的还低一成!老李头急着走,钥匙都给我了!(得意.jpg)地方是真不大,也就二十来平,但胜在位置绝了!正对着老电影院散场出口!旁边是邮局和新华书店!人流量杠杠的!”
>
> “我找了强子他爸(强子你知道吧?就我爸厂里管水电那刘师傅),带工具去量了实打实的尺寸!图附后(比例尺我瞎标的,你看个大概意思就行)。墙皮有点剥落,地板是老木头,咯吱响,但刘叔说结构没问题,收拾出来肯定有味道!关键采光好!下午阳光能照进来大半间!就叫‘暖阳’,名副其实!”
>
> “我初步想了几个功能区(见上图):
> **1. 核心展示区:** 放咱们的‘星语’手链!还有你设计的新品!必须是C位!得弄点射灯照着!(灯泡型号待研究)
> **2. 主题陈列区:** 格子架,可以放些跟‘星语’配套的小东西?比如你之前说的星座小卡片、许愿瓶?或者跟‘幸运’‘祝福’沾边的精致小玩意?玲子你脑子活,想想!
> **3. 特色休息区:** 这个我觉得是灵魂!逛累了能坐会儿,看看街景,聊聊愿望,氛围不就来了?吧台和高脚凳得定做,样子要时髦点!预算…(此处字迹突然变小变虚)…我还在想办法。
> **4. 收银&工作台:** 角落那个位置,不占地方,还能兼顾点手工活(比如现场穿个珠子啥的?显得咱专业!)。
>
> **玲子!重点来了!** 名字咱定了“暖阳星语小铺”,但门脸和里面的装修风格,还有最重要的——咱们‘星语’手链和未来产品的具体设计!**全得靠你了啊!徐总设计师!** 你是见过大世面(指省城!)的大学生!审美这块,你指哪我打哪!”
>
> “我知道你学业忙!不急!你慢慢构思!画草图!写要求!越详细越好!我这边先干我能干的:找人铲墙皮、刷大白、修地板、通水电!这些粗活累活包在我身上!等你‘设计图’一到,立马按图施工!”
>
> “另:附上详细尺寸图(刘叔画的,靠谱!)和几张我从不同角度拍的铺面照片(胶卷可贵了!省着点看!)。你对着琢磨!有啥想法,写信!打电话!我等你的‘锦囊妙计’!”
>
> “PS:桃酥豆干吃完没?省城饭吃得惯不?不许饿瘦了!PS的PS:画累了就歇歇!别熬夜!PS的PS的PS:…想你了。”
最后三个字写得格外用力,笔迹深深陷入纸背,几乎要戳破稿纸。
徐玲的手指轻轻拂过那三个字,指尖仿佛能感受到书写时倾注的温度和力量。她抬起头,午后的阳光透过金黄的梧桐叶缝隙洒下来,在她身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点。秋风带着凉意,吹动她额前的碎发,却吹不散心口那股滚烫的暖流。
她仿佛看到了那个小小的铺面:斑驳的墙皮被铲掉,刷上温暖明亮的米白色涂料;咯吱作响的老地板被打磨光滑,露出温润的木纹;阳光透过新擦亮的玻璃橱窗,照亮中央展示台上精心摆放的“星语”手链,每一颗珠子都折射出璀璨的光;靠窗的吧台边,或许坐着几个年轻的女孩,一边翻看星座卡片,一边低声说笑,手腕上戴着她们挑选的“幸运”……
而那个穿着牛仔衬衫、笑容明亮的青年,正站在焕然一新的小店里,指挥若定,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笃定和期盼。他的贫嘴和行动力,正一点一滴地将蓝图变成现实。
这份沉甸甸的“作战计划书”,哪里是什么初稿?分明是他捧到她面前的一颗滚烫的、充满信任与期待的心,以及一个正在奋力搭建的、名为“未来”的舞台。
徐玲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入肺,却激荡起胸中无限的热忱。她将厚厚的稿纸和照片仔细收好,连同张妈妈的信一起,珍而重之地放进背包夹层。
学业是她的根基,而“暖阳”,是他们共同的梦想。她拿出随身的速写本和铅笔,没有回宿舍,而是转身走向图书馆的方向。阳光在她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步履坚定。
灵感如同泉水般在脑海中涌现。她需要安静的空间,需要资料,需要将张云那充满生命力的草图,转化为更具体、更具象、更能承载“暖阳星语”灵魂的设计方案。
图书馆高大的拱形窗洒下静谧的光。徐玲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摊开速写本。铅笔在纸面上飞快地游走。
她先画下铺面的外立面:保留老建筑的部分砖墙肌理,橱窗加大,设计成柔和的弧形轮廓,上方是简洁的木质招牌——“暖阳星语”,字体要温暖而灵动。橱窗内部如何布置?需要灯光层次…
翻过一页,开始勾勒室内布局。核心展示台的位置、高度、材质(玻璃?木质包边?),射灯的角度…主题陈列区的格子架,是方正规矩的,还是错落有致的?隔板用原木色还是刷成柔和的马卡龙色系?休息区的吧台和高脚凳,线条要流畅现代,还是带点复古的弧度?颜色搭配…
她画得专注,时而停笔思考,时而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密密麻麻的备注:灯光色温建议3000K暖光、展示台底部可加隐藏灯带增加悬浮感、格子架深度不宜超过25cm方便拿取、吧台台面考虑浅色水磨石纹理耐脏且清新……
一张张草图在笔下诞生,从整体布局到细节节点。她还特意留出几页,开始构思“星语”手链的延伸产品线:
* **“初语”系列:** 更纤细的链身,单颗主石搭配小碎珠,适合日常佩戴。旁边画了草图,标注:主石可选小尺寸月光石、粉晶;链身考虑更细的镀金链或皮绳。
* **“星愿”礼盒:** 包含一条基础款“星语”手链,一张手绘星座/祝福卡片,一个配套的小许愿瓶(可装小纸条或干花)。旁边标注:包装盒设计需简洁温馨,突出手作感。
* **“守护”挂饰:** 将“星语”的核心元素(星辰、指南针)简化,做成小巧的钥匙扣或书包挂件。材质考虑合金镀层或彩陶。目标人群:学生党。
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如同春蚕食叶。徐玲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窗外的天色渐渐由明亮的湛蓝转为温暖的橙黄,又慢慢沉淀为静谧的靛蓝。图书馆的灯次第亮起。
当她终于停下笔,揉着有些发酸的手腕时,速写本上己经画满了十几页。每一页都承载着她对那个小小空间的无限构想和对“暖阳”品牌的期许。
她合上本子,长长舒了一口气。身体是疲惫的,精神却异常亢奋。这份设计草案,还远未完善,但骨架己经搭起,血肉正在填充。她需要更专业的色彩搭配知识,需要了解当下可行的装修材料,还需要考虑成本预算…这些都是她未来需要攻克的方向。
她小心翼翼地将速写本收好,像守护着最珍贵的宝藏。站起身,走到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省城的万家灯火己经点亮,宛如倒映在地上的星河。
她知道,在遥远的家乡小城,也有一盏灯,为了他们共同的梦想而点亮。那个不按常理出牌、执行力却惊人的家伙,此刻或许正灰头土脸地铲着墙皮,或许在跟工人比划着水电线路,又或许,正对着她寄回去的这份“锦囊妙计”抓耳挠腮,然后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徐玲的嘴角扬起一抹坚定而温柔的笑意。她拿出笔,在随身携带的信纸上飞快写下:
“张云同志:作战计划书收到!蓝图宏伟,振奋人心!现附上‘暖阳星语小铺’第一期建设及产品研发草案(初稿),请查收!具体细节有待商榷,请结合实地情况大胆调整!后方设计师将全力提供远程火力支援!另:省城伙食尚可,勿念。前线总指挥请注意劳逸结合,保存革命本钱!盼捷报!——徐玲”
她将信纸仔细折好,准备明天一早就寄出。然后,她背起包,脚步轻快地融入图书馆外流动的夜色里。
省城的秋夜微凉,但她心中燃烧着一簇火苗。前方是知识的殿堂,后方是奋斗的堡垒。她握着画笔,也握着通往未来的钥匙,步履坚定,走向灯火通明的宿舍楼。
属于“暖阳”的故事,在图纸与现实的碰撞中,正徐徐展开新的篇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ROM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