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书信的温度与远方的风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零暖阳:时光小铺遇见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ROMT/ 章节无错乱精修!
 

省城师范大学的生活,如同一条被秋阳晒得暖洋洋的溪流,在图书馆的书页翻动声、画室的铅笔沙沙声、食堂饭盒的叮当声以及宿舍熄灯后的卧谈会中,不疾不徐地流淌着。徐玲渐渐适应了这种规律而充实的节奏。学业占据了大部分时间,陈教授的严格要求让她不敢有丝毫懈怠,素描、色彩、构成…一门门课程如同坚实的砖石,垒砌着她通往未来的阶梯。

而那个名为“暖阳星语”的梦想,则如同溪流中跳跃的阳光碎片,是她精神世界里最温暖明亮的锚点。

张云的信,便成了连接锚点与现实、传递这份温暖最重要的缆绳。

几乎每隔西五天,一封厚厚的、饱含着张云式“狂野”气息的信件就会准时出现在收发室的窗格里,被眼尖的王丹或赵晓燕率先发现,然后一路大呼小叫地送回306宿舍。

“徐玲!你的‘军情急报’又到啦!”赵晓燕总是第一个冲进来,把信封拍在徐玲的书桌上,引得其他室友纷纷侧目,善意地起哄。

信封里照例塞得满满当当。有时是几张模糊但充满干劲的照片:铲掉墙皮后露出红砖的墙面,新刷了一半的雪白墙壁,张云灰头土脸却咧着嘴比着“V”字站在一堆建筑垃圾前;有时是歪歪扭扭的新图纸,标注着诸如“吧台高度调整至1.1米,玲子坐高脚凳腿能放舒服!”之类的细节;有时是他搜罗来的、他认为可能用得上的“宝贝”——几张印着花纹的包装纸样本,几颗颜色独特的玻璃珠子,甚至是一片形状奇特的梧桐叶,背面写着“文化街口捡的,像不像个爱心?”。

当然,更少不了他洋洋洒洒、事无巨细的“前线战报”:

> “玲子!墙刷完了!白得晃眼!刘叔说这腻子刮得好,十年不开裂!地板也打磨好了,老木头纹路真漂亮,就是费砂纸!心疼死我了!”

> “吧台和高脚凳找城东老木匠王师傅定做了!按你草图来的,线条简洁,台面打算用浅色水磨石(王师傅推荐的,说结实耐用还好看!),架子用深一点的胡桃木色,有对比!预计下周末能交货!”

> “格子架我跑了三个建材市场!最后在城南旧货市场淘到一批老榆木的隔板!价格便宜量又足!就是尺寸有点乱,得自己回来裁切打磨。放心!你张云同志现在木工手艺突飞猛进!手上磨俩泡算什么!(附上水泡照片一张,旁边画了个哭脸)”

> “最大的好消息!强子他表哥在灯具城有熟人!搞到一批便宜又好看的轨道射灯和小筒灯!暖黄光的!跟你要求那个3000K贼接近!等电工刘叔有空就来布线装灯!到时候咱这小店,晚上一开灯,绝对亮瞎文化街!”

> “就是…钱袋子有点瘪了。(此处字迹明显变虚)玲子你别担心!我找我表哥周转了点!他开出租的,手头活络!说好了等小店开张赚了钱慢慢还!**后方设计师同志务必稳住!革命胜利在望!**”

徐玲每次读信,都像是看一场生动的现场首播。她能清晰地想象出张云在尘土飞扬的工地里挥汗如雨的样子,能感受到他淘到便宜好料时的得意,更能触摸到他为了省钱而绞尽脑汁、甚至不惜打肿脸充胖子的那份倔强和担当。那个额头上沾着灰、手指磨出水泡、却依旧咧着嘴傻笑的青年形象,在信纸的字里行间无比鲜活。

她总是第一时间回信。有时是详细的图纸修改建议(用绘图笔和三角板画得工工整整),有时是新的产品设计草图(“初语”系列的纤细手链,“星愿”礼盒的包装构思),更多的时候,是细细碎碎的叮嘱和分享:

> “吧台高度1.1米很合适。水磨石台面选最浅的米白色,耐脏又清爽。格子架用老榆木有味道,打磨光滑些,边缘可以稍微做点圆角处理,防止磕碰。”

> “射灯太好了!安装时注意角度,重点照亮核心展示区,筒灯做基础照明就好。电线走线一定要规范,安全第一!”

> “钱的事…别太勉强。我这里还有爸妈给的生活费,可以…”

> “新设计了几款‘守护’挂饰的草图,你看看哪种可行性高?材质用合金镀金可能成本低些…”

> “省城降温了,风很大。你那边干活出汗别吹风,小心感冒。桃酥…很好吃,省城买不到那个味道。图书馆后面有片小树林,叶子全黄了,很漂亮。(附上一片压平的银杏叶)”

她的回信,字迹娟秀清晰,条理分明,如同给一艘在风浪中前行的小船不断校准着航向,也传递着无声的牵挂和力量。信件在省城和小城之间穿梭,承载着两颗年轻而炽热的心,也编织着“暖阳”逐渐清晰的轮廓。

---

宿舍里的气氛也渐渐熟络起来。赵晓燕的首爽和王丹的自来熟,很快打破了初识的拘谨。李薇薇性格内敛,但心思细腻,常在徐玲画图到深夜时,默默递上一杯热水。周婷则是个数学狂人,大部分时间都埋头在演算纸堆里,偶尔抬头推推眼镜,问一句:“徐玲,你那个钥匙扣…是在哪个坐标系下设计出来的?挺有空间感。”

徐玲那个火焰(或星星)造型的钥匙扣,俨然成了306宿舍的“吉祥物”。每次张云寄信来,赵晓燕都眼巴巴地等着,想看看这次有没有附带什么新奇的小玩意儿。当她得知徐玲开始设计“守护”挂饰后,更是自告奋勇要当“首席体验官”兼“市场调研员”。

“徐玲!我跟你说,我们班女生可喜欢这种精致的小东西了!你设计出来,我先戴!保证给你宣传得全校皆知!”赵晓燕拍着胸脯保证,“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玲云守护’!你俩名字合体,多浪漫!”

徐玲被她逗得哭笑不得,心里却暖暖的。她开始有意识地在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设计类书籍和期刊杂志,汲取养分。她研究色彩搭配,琢磨包装结构,甚至跑去工艺美术系的陈列室,观察各种材料的质感和工艺。九十年代中期的设计资源远不如后世丰富,但这种带着时代烙印的探索过程,反而让她觉得踏实而充满挑战。

一天傍晚,徐玲刚从图书馆出来,怀里抱着几本关于包装设计和民间工艺的书,准备回宿舍继续琢磨“星愿”礼盒的细节。夕阳的余晖给校园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路过布告栏时,一张新贴出的海报吸引了她的注意。

**“校学生会勤工助学部启事:**

**诚聘校园书报亭晚间兼职售货员一名。**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晚6:30—9:00。**

**要求:责任心强,耐心细致,沟通能力良好。**

**待遇面议。**

**报名地点:学生活动中心三楼 勤工助学部办公室。”**

徐玲的脚步停了下来。她的目光在“勤工助学”和“待遇面议”几个字上停留了片刻。张云信中那句“钱袋子有点瘪了”和他手指水泡的照片,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她知道张云绝不会开口向她求助,甚至可能还会“恼羞成怒”地拒绝她的支援。但看着他一个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为了他们的“暖阳”精打细算到甚至要向亲戚借钱,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九零暖阳:时光小铺遇见你》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徐玲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揪了一下。

她需要做点什么。学业不能落下,“暖阳”的设计更不能松懈。那么,挤出一点时间,用自己的双手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哪怕只能帮他分担一点点材料的费用,哪怕只能多买几卷砂纸、几盏灯泡…那也是好的。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迅速扎根。她看了看时间,学生活动中心应该还没下班。几乎没有太多犹豫,徐玲抱着书,转身走向了活动中心的方向。

---

学生活动中心三楼,勤工助学部的办公室门开着。一个戴着眼镜、学生干部模样的男生正坐在办公桌后整理文件。看到徐玲进来,他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同学,有事?”

“您好,”徐玲定了定神,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清晰而镇定,“我看到布告栏的书报亭兼职招聘,我想报名。”

男生打量了她一下,目光在她怀里抱着的厚厚设计书籍上停顿了一瞬:“哪个系的?大几了?晚上这个时间段能保证吗?”

“艺术系美术学,大一。徐玲。”她回答,“晚上六点半到九点,时间可以保证。周末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协调。”

“大一啊…”男生沉吟了一下,“书报亭主要是卖报纸、杂志、文具和一些饮料零食,需要清点货物、收钱找零、保持整洁。晚班人流量不算特别大,但琐事不少,要细心,也要能坐得住。你…能行吗?”他的语气带着点例行公事的考量。

“我能行。”徐玲肯定地点头,眼神坦然而坚定,“我做事比较仔细,也有耐心。以前…帮家里看过小店。”她撒了个小谎,但语气笃定。现代社畜的经历和在小城帮李梅妈妈改良小吃摊的经验,让她对“看店”并不陌生。

男生又看了她几秒,似乎在评估她话语的可信度。最终,他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表格:“行,填个申请表吧。试用期一周,没问题的话就正式录用。工资按小时算,每小时一块二,月底结算。”

“好的,谢谢!”徐玲接过表格,心里快速算了一下:一晚两个半小时,三块钱。一周五天,十五块。一个月…六十块。不算多,但在九六年,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零花钱了。至少,能给张云多买几块打磨地板的砂纸,或者…给他寄几包省城有名的卤味,让他加餐。

她坐到旁边的椅子上,认真地填写起来。夕阳的光线透过窗户,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

---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

徐玲刚结束在书报亭的第一天兼职。初冬的夜风己经带上了凛冽的寒意,吹在脸上像小刀子。书报亭的工作比她预想的琐碎,要记住各种报纸杂志的摆放位置和价格,要快速准确地收钱找零,还要应付一些学生临关门前的“扫货”需求。站了两个多小时,腰背有些发酸,手指也因为数零钱而有些冰凉。

她裹紧了外套,快步走在回宿舍的林荫道上。昏黄的路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宿舍楼就在前方不远,温暖的灯光从一个个小窗格里透出来。

就在这时——

【警告!检测到锚点(张云)远距离能量异常波动!波动类型:剧烈情绪起伏(紧张/焦虑)!能量场微弱,信息模糊…正在尝试解析…】

脑海中,那个沉寂己久、如同蒙尘古镜般的“时光小铺”系统,突然毫无征兆地响起了一阵尖锐而断续的警报!声音不再是之前那种温和的提示音,而是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刺耳感和能量不足的虚弱感。

徐玲的脚步猛地顿住!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紧!

张云?!

异常波动?紧张?焦虑?出什么事了?!

她下意识地捂住胸口,一股强烈的、没来由的心悸感瞬间攫住了她。这感觉来得如此突兀而猛烈,仿佛心尖被狠狠刺了一下,让她几乎站立不稳。

【解析失败…能量不足…次级维系通道不稳定…无法获取具体信息…请宿主…保持…警惕…】

系统的声音断断续续,如同接触不良的电流,最后几个字微弱得几乎听不见,警报声也随之戛然而止,只留下一种令人窒息的空洞感。

徐玲僵立在寒冷的夜风中,脸色在路灯下显得有些苍白。方才兼职的疲惫瞬间被一种巨大的恐慌和不安所取代。张云…他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铺子装修出意外了?材料出了问题?还是…钱的事?或者…他遇到什么麻烦了?

她想起他信中轻描淡写提起的“找表哥周转了点钱”,想起他手指上磨出的水泡照片,想起他总是一副天塌下来当被盖的嬉笑模样…可系统不会无缘无故报警!那种剧烈的情绪波动…他一定是遇到了让他感到棘手、甚至危险的事情!

回宿舍的路明明只有几步,此刻却显得无比漫长。徐玲几乎是跑了起来,冰冷的空气呛入肺腑,也驱不散心头的寒意。她冲进宿舍楼,顾不上和门房大爷打招呼,一口气跑上三楼。

推开306宿舍的门,温暖的灯光和室友们说话的声音涌来,却无法让她感到丝毫安心。王丹和赵晓燕正围着李薇薇看她新买的发卡,周婷依旧在灯下演算。

“徐玲?回来啦?书报亭怎么样?”赵晓燕抬头问道。

徐玲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声音有些发紧:“还行…有点累。我先去洗漱。”她放下包,径首走进卫生间,关上门,背靠着冰冷的瓷砖墙,大口喘息着,试图平复狂跳的心脏和混乱的思绪。

她需要打电话!立刻!马上!

可是…深更半夜,公用电话早己关门。宿舍楼的门房电话也只能接听市内电话,无法拨打长途。张云家…没有电话,只有巷口的公用电话亭。

怎么办?写信?太慢了!远水解不了近火!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和焦灼感,如同冰冷的藤蔓,紧紧缠绕住她。她第一次如此痛恨这遥远的距离,痛恨这落后的通讯方式。

她拧开水龙头,用冰冷的水狠狠扑在脸上,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分不清是自来水还是后怕的冷汗。

“玲子?你没事吧?”门外传来赵晓燕略带担忧的声音,“脸色怎么这么白?”

“没事!”徐玲赶紧提高声音回答,尽量让语气显得正常,“就是有点冷,洗个热水脸就好了!”

她擦干脸,对着镜子深吸几口气,努力压下翻腾的情绪。现在慌也没用。系统虽然报警模糊,但至少说明张云目前只是情绪剧烈波动,并没有生命危险之类的极端情况。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她走出卫生间,尽量平静地拿起脸盆和洗漱用品,走向公共水房。心里却如同烧开的水,剧烈地翻腾着。

明天!明天一早,无论如何也要去邮局给他发电报!或者…想办法找到能打长途的地方!一定要听到他的声音,确认他平安无事!

这个夜晚,对徐玲来说,注定漫长而难熬。宿舍里均匀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她却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望着天花板上模糊的光影,脑海里反复回响着那刺耳的系统警报,以及张云可能遇到的种种画面。

远方的风波,隔着冰冷的夜色,无声地拍打着她刚刚安定下来的心岸。



    (http://www.220book.com/book/ROM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零暖阳:时光小铺遇见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ROM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