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朝鲜,山间的野杜鹃开得正艳。李云龙蹲在战壕里,用望远镜观察着对面美军的动静。上甘岭阵地静得出奇,连鸟叫声都没有,只有风吹过弹坑发出的呜咽声。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喉咙里火辣辣的疼——坑道里己经断水两天了。
"师长,前沿观察哨报告,美军又在调兵。"赵刚猫着腰钻过来,崭新的军装己经破烂不堪,眼镜腿用胶布缠了好几圈,"看样子要发动新一轮进攻。"
李云龙放下望远镜,眼睛里的血丝像蛛网一样密布:"让战士们抓紧时间休息,把最后那点炒面分一分。"他摸了摸腰间的水壶,晃了晃,里面只剩下小半口,又默默挂回了腰间。
上甘岭战役己经打了二十多天。这座海拔不足六百米的小山头,承受了人类战争史上最猛烈的炮火。美军调集了三百多门重炮,每天倾泻上万发炮弹,把整个山头都犁了几遍。但第28师的战士们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阵地上,靠着纵横交错的坑道工事,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夜幕降临后,坑道里点起了煤油灯。李云龙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豆大的灯火照着一张张黝黑消瘦的脸。
"同志们,情况很严峻。"李云龙用刺刀在地上划出简易地图,"美军占领了表面阵地,但我们还控制着坑道。今晚必须组织反击,夺回阵地!"
段鹏咳嗽了两声,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师长,三连只剩二十七个人能战斗了..."
"就是剩下一个人也得打!"李云龙一拳砸在弹药箱上,"上甘岭关系到整个战局,丢了它,后面的运输线就全暴露了!"
会议结束后,李云龙把魏大勇叫到一边:"和尚,你带侦察排摸上去,先把敌人的机枪位置搞清楚。"
魏大勇点点头,转身消失在黑暗的坑道里。李云龙又检查了一遍手枪,对赵刚说:"老赵,你留在指挥所,我带突击队上。"
赵刚一把拉住他:"不行!你是师长,应该坐镇指挥!"
"放屁!"李云龙瞪着眼睛,"老子当年当团长的时候就带头冲锋,现在当师长反倒怂了?"见赵刚还要争辩,他压低声音,"实话跟你说,这次反击凶多吉少...要是我回不来,部队交给你了。"
午夜十二点,反击开始。先是一阵急促的炮火准备,然后三百多名战士从十几个坑道口同时杀出。李云龙冲在最前面,手里的冲锋枪喷吐着火舌。美军显然没料到志愿军还有能力组织如此规模的反击,前沿阵地很快被突破。
"杀啊!"魏大勇光着膀子,挥舞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一个人挑翻了三个美国兵。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用手榴弹、爆破筒清剿着一个又一个火力点。
但美军的反应也很快,照明弹瞬间把战场照得如同白昼,重机枪子弹像雨点般扫来。冲在前面的战士成片倒下,鲜血染红了焦土。李云龙左臂中弹,简单包扎后继续指挥战斗。经过两小时激战,终于夺回了主峰阵地。
天蒙蒙亮时,李云龙清点人数,发现参加反击的战士只剩下一百多人还能战斗。更糟的是,美军己经开始炮火反准备,新一轮进攻马上就要开始。
"抓紧时间抢修工事!"李云龙沙哑着嗓子喊,"把烈士身上的弹药收集起来!"
太阳刚露头,美军的进攻就开始了。这次出动了整整一个团的兵力,在三十多辆坦克掩护下,分三路向上甘岭压来。志愿军战士们趴在弹坑里,等敌人进入五十米距离才突然开火。反坦克小组抱着炸药包,前赴后继地冲向铁乌龟般的"潘兴"坦克。
战斗从清晨打到中午,阵地前堆满了美军尸体,但敌人仍在源源不断地增兵。李云龙打光了冲锋枪子弹,捡起烈士的步枪继续射击。右腿被弹片划开一道口子,他撕下衣袖草草包扎,又投入战斗。
"师长!右侧阵地被突破了!"一个满脸是血的通讯兵爬过来报告。
李云龙二话不说,带着最后的预备队——师部警卫班冲向右翼。刚拐过交通壕,就看见十几个美国兵己经突入阵地,正用火焰喷射器焚烧坑道口。
"跟我上!"李云龙率先跃出工事,警卫班的战士端着刺刀紧跟其后。白刃战在狭窄的战壕里展开,刺刀入肉的闷响、垂死的惨叫混杂在一起。李云龙一连捅倒两个大个子美国兵,自己的肩膀也被刺刀划开一道口子。
正当危急时刻,魏大勇带着侦察排从侧翼杀到。这个少林寺出来的和尚抡着工兵铲,像砍瓜切菜般放倒五六个敌人,硬是把美军赶出了阵地。
打退这次进攻后,李云龙清点人数,全师能战斗的己经不足五百人。弹药所剩无几,最要命的是——坑道里彻底断水了。
"把尿集中起来..."李云龙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重伤员优先。"
黄昏时分,美军罕见的没有发动进攻。阵地上一片死寂,只有偶尔的冷枪声打破宁静。李云龙靠在战壕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回到了晋西北,梦见赵家峪的老乡们端来热腾腾的小米粥...
"师长!醒醒!"赵刚激动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好消息!运输队突破封锁线了!送来了弹药和粮食!"
李云龙一骨碌爬起来,看见十几个浑身是血的运输队员正从坑道口钻进来,每人背上都背着上百斤的物资。带队的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左臂被打断了,用绷带吊在胸前。
"报告首长...送来了...二十箱手榴弹...十箱子弹..."小伙子说完就晕了过去。
李云龙亲自给运输队员喂水,发现他们每个人的脚上都缠着破布——为了不发出声音,这些英雄是光着脚在敌人的封锁线上爬行了十几里!
有了弹药补充,战士们士气大振。李云龙重新调整了防御部署,把最后的兵力集中在几个关键支撑点上。夜深人静时,他独自巡视阵地,给每个战士鼓劲。在一个机枪掩体里,他发现两个小战士互相依偎着睡着了,怀里还抱着打光子弹的机枪。李云龙轻轻把自己的大衣盖在他们身上。
第二天,美军的进攻更加疯狂。出动了飞机、大炮、坦克,甚至使用了毒气弹。但志愿军战士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打退了敌人六次冲锋。到下午时分,主峰阵地上只剩下三十多人还能战斗。
"同志们...今天可能是咱们最后一战了。"李云龙环视着这些伤痕累累却目光坚定的战士,"但我李云龙能和你们一起战斗,这辈子值了!"
"誓与阵地共存亡!"战士们齐声呐喊,嘶哑的声音在硝烟中格外悲壮。
就在美军发起第七次冲锋时,奇迹发生了——志愿军的炮火突然覆盖了敌军进攻队形!紧接着,嘹亮的冲锋号从后方传来,增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生力军的加入彻底扭转了战局。美军丢下数百具尸体仓皇撤退。李云龙站在弹痕累累的主峰上,望着如潮水般退去的敌人,突然双腿一软,昏倒在地...
当李云龙再次醒来时,己经躺在后方医院的病床上。赵刚守在床边,见他醒了,连忙端来一碗稀粥。
"咱们...守住了?"李云龙虚弱地问。
"守住了!"赵刚激动地说,"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美军伤亡两万多人,咱们28师被授予'上甘岭特功团'荣誉称号!"
李云龙却没有笑,他望着天花板,轻声问:"咱们...还剩多少人?"
赵刚沉默片刻:"全师...算上伤员...还有八百二十七人..."
李云龙闭上眼睛,泪水从眼角滑落。他想起了那些永远留在上甘岭的战士:爱唱山西梆子的二营长,刚满十八岁的小通讯员,总把口粮省给别人的炊事班长...
养伤期间,前线战况不断传来。志愿军在整个战线转入反攻,美军被迫回到谈判桌前。李云龙每天拄着拐杖在医院里转悠,给伤员们讲战斗故事,帮护士们照顾重伤员。
七月中旬,李云龙伤愈归队。此时的第28师己经补充了新兵,正在整训。看到师长回来,战士们激动地列队欢迎。李云龙检阅部队时,发现很多熟悉的面孔都不见了,但新兵们眼中同样燃烧着斗志。
"同志们!"李云龙站在简易讲台上,声音洪亮,"上甘岭我们打出了国威军威,但战争还没结束!从今天起,抓紧训练,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接下来的日子,部队展开了针对性训练。李云龙根据与美军作战的经验,重点加强了夜战、近战和反坦克战术。他还特意从兄弟部队请来教员,教授战士们使用新配发的火箭筒。
八月初,部队奉命接防金城前线某高地。这里地势险要,可以俯瞰美军主要补给线。李云龙一到阵地就组织构筑工事,把上甘岭的坑道经验推广到全师。
"挖深点!顶部要用圆木加固!"李云龙亲自跳进战壕示范,"每个火力点要有三个射击口,防炮击的同时还能交叉火力!"
美军很快发现这个新来的对手不好惹。几次试探性进攻都被打得丢盔弃甲,还损失了三辆坦克。恼羞成怒的美军调集重炮猛轰了三天,但志愿军的坑道工事经受住了考验,伤亡微乎其微。
一天深夜,李云龙正在指挥部研究地图,魏大勇神秘兮兮地进来:"师长,抓了个活的!美军侦察兵!"
审讯很快有了结果。这个叫杰克的下士交代,美军正在策划一次大规模进攻,目标是夺取金城地区的制高点。
"看来范弗里特又皮痒了。"李云龙冷笑道,"传我命令,各团立即进入一级战备!"
果然,三天后美军发起了"摊牌行动"。上百门重炮和数十架飞机对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随后以两个团的兵力发起冲锋。但早有准备的28师给了敌人迎头痛击。李云龙创造性地将反坦克小组埋伏在阵地侧翼,等美军坦克越过雷区后突然开火,一举击毁十二辆。
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美军始终无法突破28师的防线。最后不得不停止进攻,伤亡超过三千人。金城防御战成为志愿军阵地防御的典范,李云龙的战术被推广到全军学习。
1953年春天,朝鲜战场进入了相持阶段。谈判桌上唇枪舌战,战场上小规模冲突不断。李云龙被调到志愿军司令部担任战术研究员,专门总结对美作战经验。
"老李,你这套'坑道战术'可把美国人坑苦了。"丁伟翻看着李云龙写的战术手册,"听说西点军校都把它列为必修课了!"
李云龙却盯着墙上的地图出神:"老丁,你说咱们什么时候能打过三八线,把美国佬赶下海?"
丁伟摇摇头:"难啊...现在双方都构筑了坚固工事,谁进攻谁吃亏。我看啊,最后还得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七月二十七日,朝鲜停战协定终于签订。消息传来时,李云龙正在训练场指导新兵拼刺刀。通讯兵飞奔过来,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停...停战了!美国人签字了!"
训练场上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战士们把帽子抛向空中,互相拥抱。李云龙却默默走到一旁的山坡上,望着南方出神。赵刚走过来,递给他一支烟。
"三年...总算打完了。"李云龙吐了个烟圈,"可台湾还没解放呢。"
"会有那么一天的。"赵刚拍拍老战友的肩膀,"走吧,彭总召集开会,部署撤军事宜。"
在最后的志愿军高级军官会议上,彭总动情地说:"同志们,我们以劣势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靠的是什么?是勇敢!是智慧!更是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这场战争证明,中国人民己经站起来了,任何敌人都不可能让我们屈服!"
回国前夕,李云龙特地去了趟上甘岭。如今的山头己经长出了青草,野花在弹坑间绽放。他在主峰阵地前立正敬礼,然后从怀里掏出一瓶汾酒,缓缓洒在焦土上。
"兄弟们...我来看你们了..."这个铁打的汉子哽咽了,"祖国不会忘记...我李云龙...更不会忘记..."
1953年10月,第28师凯旋归国。丹东车站人山人海,欢呼声响彻云霄。当李云龙迈着标准的正步走过欢迎人群时,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一群熟悉的面孔——是赵家峪的老乡们!老村长、妇救会主任、民兵队长...他们都来了,举着"欢迎英雄回家"的横幅,激动地抹着眼泪。
"立——定!"李云龙突然喊道,然后转身面向这些父老乡亲,庄严地敬了个军礼。在他身后,全师官兵齐刷刷地立正敬礼,钢枪如林,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铁血战魂:李云龙纵横三战》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RQG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