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李云龙站在新搭建的旅部指挥所前,望着远处正在操练的部队。独立旅己经扩充到五千多人,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战士们昂首挺胸,步伐整齐,早己不是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的游击队了。
"报告旅长!兵团急电!"通信员跑步过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李云龙接过电报,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赵刚走过来问道:"什么消息?"
"淮海战役打响了!"李云龙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粟裕司令员在徐州一带围住了杜聿明集团,总部命令我们立即东进,切断平汉铁路!"
作战会议上,李云龙用指挥棒敲打着地图:"同志们,平汉铁路是国民党军补给徐州战场的大动脉。咱们这次的任务就是——"他用力在地图上画了个叉,"彻底掐断它!"
"旅长,具体打哪一段?"新任一团团长张大彪问道。
李云龙指向地图上的一个点:"这里,信阳车站。守军是国民党第28师一个团,装备精良,还有铁甲列车巡逻。"
"强攻恐怕伤亡太大。"新任三团团长段鹏皱眉道。
"谁说一定要强攻?"李云龙眼睛一眯,"咱们给他来个'瞒天过海'!"
作战计划很快敲定:由段鹏带特战队化装成国民党伤兵混入车站;李云龙亲率主力埋伏在铁路沿线;赵刚带后勤和民兵准备接管车站。
行动当天,一队"国军伤兵"相互搀扶着向信阳车站走去。段鹏穿着染血的国民党军服走在最前面,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
"站住!哪个部分的?"车站哨兵厉声喝问。
"58师的..."段鹏虚弱地回答,"在...在漯河被共军打散了..."
哨兵检查了伪造的证件,又看了看这些"伤兵"凄惨的样子,没忍心多问就放行了。进入车站后,特战队员们立即分散行动:控制信号楼、切断电话线、在铁轨上安放炸药...
段鹏亲自带人摸到了站长室。透过窗户,能看见国民党团长正在接电话,似乎是在抱怨补给不足。他做了个手势,两名队员立即绕到后门。
"行动!"段鹏一脚踹开大门,冲锋枪喷出火舌。
站长室里的军官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扫倒一片。国民党团长刚要拔枪,被段鹏一个飞踢将军刀踢飞。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团长脸色惨白。
"中国人民解放军!"段鹏扯下国民党帽徽,"发信号!"
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早己埋伏好的李云龙立即命令部队发起总攻。车站守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那辆巡逻的铁甲列车刚启动就被预设的炸药炸脱了轨,像条死蛇一样瘫在铁路上。
战斗只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信阳车站就被完全控制。此役歼敌六百余人,缴获大量军火物资,最重要的是——平汉铁路被彻底切断,徐州战场的国民党军失去了最重要的补给线!
"干得漂亮!"战后总结会上,兵团首长拍着李云龙的肩膀,"总部通令嘉奖你们!"
李云龙却摆摆手:"首长,咱们别停啊!趁热打铁,继续向东打!"
接下来的半个月,独立旅势如破竹,连克三城。所到之处,国民党军望风而逃,地方保安团纷纷起义。李云龙的名声更响了,国民党报纸称他为"中原恶虎",悬赏二十万大洋要他的人头。
这天傍晚,部队正在休整,侦察连长急匆匆跑来:"报告旅长!抓了个国民党传令兵,身上有重要文件!"
李云龙展开缴获的文件,眼睛顿时亮了:"老赵,你看!"
赵刚凑过来一看,是一份作战命令:国民党第12兵团将从武汉北上,增援徐州战场!
"乖乖,这可是条大鱼!"李云龙搓着手,"第12兵团是胡琏的部队,清一色美械装备!"
"咱们一个旅吃得下吗?"赵刚担忧地问。
李云龙盯着地图看了半晌,突然指向一处山谷:"就在这里揍他!"
双堆集地形险要,两侧山崖陡峭,中间一条公路蜿蜒而过。李云龙将部队隐蔽在反斜面,只派了一个连伴攻诱敌。骄横的国民党军果然中计,追着"溃逃"的解放军冲进了山谷。
"打!"李云龙一声令下,埋伏在山崖上的部队同时开火。
新缴获的美式榴弹炮发出怒吼,炮弹准确地落在敌军车队中。国民党的汽车在狭窄的山谷里动弹不得,成了活靶子。不到三小时,这个所谓的"精锐兵团"就损失过半,残部仓皇逃窜。
"过瘾!"魏大勇踢着缴获的美式钢盔,"什么'五大主力',屁!"
李云龙却神色凝重:"别轻敌。胡琏这老狐狸肯定要报复。"
果然,两天后国民党调集三个师合围过来。兵团命令独立旅立即转移,配合主力进行运动战。
"撤?"李云龙眼睛一瞪,"老子还要再啃他一块肉!"
他留下一个团伴攻,主力却绕到敌军侧后,突然袭击了敌军的炮兵阵地。等国民党军反应过来,二十多门美式榴弹炮己经成了八路军的战利品。
"哈哈哈!"李云龙摸着崭新的火炮,"这下咱们的炮兵团可算名副其实了!"
运动战中,独立旅忽东忽西,神出鬼没。今天炸个桥梁,明天端个兵站,搞得国民党军疲于奔命。而野战军主力则趁机在运动中歼敌有生力量。
三个月下来,国民党在中原损兵折将,不得不收缩防线。而解放军则越战越强,缴获的武器装备源源不断。
"老李,总部表扬我们了!"赵刚拿着刚收到的电报,"说我们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
李云龙摆摆手:"别整这些虚的。告诉同志们,抓紧训练新兵,准备打过长江去!"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李云龙的独立旅被编入渡江先锋部队,任务是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抢占南岸滩头阵地。
战前动员会上,李云龙站在全旅官兵面前,声音洪亮:"同志们!前面就是长江,后面就是毛主席!咱们独立旅从太行山打到中原,今天要第一个打过长江去!有没有信心?"
"有!"五千多名战士的吼声震天动地。
渡江当晚,月黑风高。数百条木船悄然驶向北岸。李云龙亲自带领突击队,乘坐第一条船。江面上波涛汹涌,子弹不时从头顶呼啸而过。
"准备登陆!"李云龙低声命令。
船头刚触到南岸沙滩,李云龙就第一个跳下水,端着冲锋枪冲向敌阵。战士们紧随其后,如潮水般涌上滩头。国民党军猝不及防,防线很快被撕开一个口子。
"扩大突破口!"李云龙边冲边喊,"向两翼发展!"
激烈的滩头争夺战持续了一整夜。天亮时分,独立旅终于在南岸站稳脚跟,为后续大部队渡江打开了通道。
"报告旅长!"浑身是血的张大彪跑来,"我们团拿下敌军指挥部了!"
李云龙大步走向那座被炮火熏黑的小楼。楼里一片狼藉,文件散落一地。他捡起一张电报稿,上面写着:"共军攻势凶猛,请求立即撤退..."
"追!"李云龙一挥手,"别让这些王八蛋跑了!"
接下来的追击战如同秋风扫落叶。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沿途丢盔弃甲。独立旅昼夜兼程,一天行军上百里,接连解放十余座县城。
这天傍晚,部队正在休整,侦察兵急匆匆跑来:"报告旅长!前面发现国民党一个汽车团,正往上海方向逃窜!"
"乖乖,这可是块肥肉!"魏大勇搓着手。
李云龙盯着地图看了半晌,突然指向一处山路:"就在这里截住他们!"
黑风口地势险要,公路从两山之间穿过。李云龙将部队隐蔽在两侧山坡上,只等敌军进入伏击圈。
中午时分,国民党汽车团果然出现了——上百辆卡车排成长龙,上面坐满了士兵和军官家属,还有大量物资。
"打!"李云龙一声令下,两侧山坡上枪炮齐鸣。
新缴获的美式火箭筒大显神威,领头和压尾的卡车被瞬间击毁,堵死了整支车队的退路。国民党士兵纷纷跳车逃命,军官们则举着白旗投降。
"报告旅长!"段鹏押着一个穿呢子军服的胖子走来,"抓了条大鱼,国民党后勤部副部长!"
李云龙走上前,打量着这个瑟瑟发抖的国民党高官:"叫什么名字?"
"卑职...卑职钱德明..."胖子结结巴巴地回答,"请...请贵军优待俘虏..."
李云龙冷笑一声:"钱部长,这些年没少捞油水吧?"他转向战士们,"搜搜他的车!"
搜查结果令人震惊——车上装满了金银细软、古董字画,甚至还有几十根金条!
"好啊!"李云龙怒极反笑,"前线的弟兄们饿着肚子打仗,你们倒好,临逃跑还不忘搜刮民脂民膏!"
"我...我..."钱德明瘫坐在地上,面如土色。
"绑了!"李云龙一挥手,"等解放了上海,公审他!"
这一仗缴获的汽车和物资堆积如山,极大地改善了解放军的运输能力。更重要的是,截获的文件揭露了国民党高层大规模转移资产的阴谋。
"老李,你看这个。"赵刚递过一份文件,"国民党在上海囤积了大量物资,准备运往台湾。"
李云龙一拳砸在桌上:"想得美!告诉同志们,加快行军速度,首扑上海!"
五月的江南,阴雨绵绵。部队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行进,但士气空前高涨。每个人都明白,他们正在创造历史,正在亲手结束这个黑暗的时代。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李云龙的独立旅作为第一批入城部队,接受了百万市民的热烈欢迎。站在外滩的高楼上,望着黄浦江上飘扬的红旗,这个铁打的汉子也不禁热泪盈眶。
"老李..."赵刚的声音也有些哽咽,"我们...我们赢了..."
李云龙点点头,望向更远的南方:"还没完。等打下了台湾,才叫真正的胜利!"
当天晚上,全旅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李云龙举起酒杯,声音洪亮:"第一杯,敬牺牲的战友们!"
酒水洒在地上,渗入泥土。
"第二杯,敬所有支援前线的老百姓!"
"第三杯..."他顿了顿,"敬新中国!"
"敬新中国!"数千名战士的呐喊声响彻云霄,如同滚滚春雷,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RQG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