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晏再次叩谢皇恩,心中却并未被突如其来的荣宠冲昏头脑。
护国将军的头衔固然荣耀,御前金牌更是象征着无上的信任,但此刻的他,更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陈党的势力盘根错节,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铲除,而他,己经身不由己地卷入了这场权力的漩涡之中。
“陛下,”林晏起身,神色肃然,“微臣虽受封赏,但心中仍有一事萦绕,寝食难安。”
东方承业见他如此,龙颜稍霁,问道:“林爱卿有何顾虑,但说无妨。”
“陛下,”林晏沉声道,“此次太子殿下遇险,虽侥幸脱身,但民以食为天,此事必将引发百姓恐慌。
若有奸人从中作梗,散布谣言,囤积居奇,必将导致粮价飞涨,民不聊生。”
东方承业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粮价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有多么重要,一旦粮价失控,轻则民怨沸腾,重则引发动乱,动摇国本。
“林爱卿所言极是,”东方承业沉声道,“此事朕亦有所忧虑。依爱卿之见,该当如何应对?”
林晏早有腹稿,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定民心,平抑粮价。而要做到这两点,需得先知天时,后定人事。”
“知天时?定人事?”东方承业有些疑惑地看着林晏,不明白他话中的深意。
“陛下,”林晏解释道,“所谓知天时,是指掌握天气变化,预测旱涝灾害。
大昭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巨大,若能提前预知各地的降雨情况,便可提前做好防灾抗灾的准备
避免因旱涝而导致的粮食减产。”
“哦?”东方承业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林爱卿所言甚妙。
可这天气变化,向来难以捉摸,如何才能准确预测?”
林晏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微臣愿在京畿之地设立一百处测雨筒,以琉璃为管,上刻度数,每日记录降雨量。
如此一来,便可掌握京畿之地的降雨规律,为农事提供参考。”
“测雨筒?琉璃管?”东方承业有些疑惑,显然从未听过这种东西。
“陛下,”林晏解释道,“琉璃管透明度高,不易受损,且刻度清晰,便于记录。
只需将琉璃管置于空旷之地,每日早晚记录管中雨水的高度,便可得知当日的降雨量。”
东方承业听后,觉得此法可行,便点头道:“好,此事便交由林爱卿负责。朕拨给你工匠,务必尽快将测雨筒制作出来。”
“微臣遵旨!”林晏领命道。
“至于这定人事,”林晏继续说道,“则是指制定一套完善的农时制度,指导百姓耕种。
微臣愿编撰一本《雨量农时表》,根据不同的降雨量,指导百姓何时播种,何时灌溉,何时收割,以确保粮食的丰收。”
“《雨量农时表》?”东方承业沉吟片刻,觉得此法甚妙。
他深知农时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若是能够根据降雨量来指导百姓耕种,定能大大提高粮食产量。
“好,此事亦交由林爱卿负责。”东方承业赞赏地说道,“朕相信,有了这测雨筒和《雨量农时表》,定能确保大昭的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林晏再次拱手道。
然而,林晏心中却清楚,想要真正实现粮食丰收,仅仅依靠测雨筒和《雨量农时表》是远远不够的。
他还需解决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粮价的稳定。
大昭朝的粮食市场,一首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一旦发生旱涝,粮价便会飞涨,百姓苦不堪言。
而那些奸商,更是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从中牟取暴利。
如何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让百姓不再受粮价波动的困扰呢?林晏想到了一个现代金融的概念——期货。
“陛下,”林晏再次开口道,“微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林爱卿但说无妨。”东方承业心情大好,对林晏可谓是言听计从。
“陛下,”林晏沉声道,“微臣欲在京城设立一个粮食交易市场,允许粮商提前预售未来的粮食,以稳定粮价。”
“预售未来的粮食?”东方承业有些疑惑,不明白林晏此举的用意。
“陛下,”林晏解释道,“所谓预售,是指粮商在粮食尚未收割之前,便与买家签订合同,约定未来的交割时间和价格。
如此一来,粮商便可提前锁定利润,避免因市场波动而导致的损失。
而买家,则可以提前锁定粮食供应,避免因粮价上涨而遭受损失。”
“这……”东方承业沉吟片刻,觉得此法似乎可行,但又有些担心,“这预售之法,会不会被人利用,从中作梗,哄抬物价?”
“陛下,”林晏早己料到东方承业会有此顾虑,便解释道,“为了防止有人恶意操纵市场,微臣建议设立一个监管机构,负责监督粮食交易市场的运作,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同时,微臣还会制定一套严格的交易规则,禁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
“哦?”东方承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林爱卿考虑得果然周全。此事可行!朕准了!”
“谢陛下!”林晏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计划己经成功了一半。
有了东方承业的支持,林晏立刻开始着手筹备粮食交易市场的事情。他首先在京城选了一处空旷的场地,作为交易市场的所在地。然后,他招募了一批精通算术和管理的官员,组建了一个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市场的运作。
为了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林晏还特意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交易规则。
这套规则规定,所有参与交易的粮商和买家,都必须实名注册,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
同时,还禁止任何形式的内幕交易和价格操纵行为。
此外,林晏还借鉴了现代期货市场的经验,引入了“双筒校验机制”。也就是说,每一个测雨筒的数据,都必须经过两个不同的记录员进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林晏将《雨量农时表》与粮食交易市场联动起来。
粮商和买家可以根据《雨量农时表》的预测,来判断未来粮食的产量,从而决定是否要进行预售或购买。
这样一来,粮食交易市场便不再是单纯的投机场所,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以有效平抑粮价,稳定民心的工具。
当然,林晏也清楚,想要让粮食交易市场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因此,
他决定亲自出面,向百姓宣传粮食交易市场的好处,让他们了解预售的好处和风险。
他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
他告诉农民,通过预售,他们可以提前锁定收益,避免因市场波动而遭受损失。
同时,他还告诉他们,政府会严格监管市场,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
经过林晏的努力宣传,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受预售这种新的交易方式。
他们纷纷来到粮食交易市场,与粮商签订预售合同,提前锁定了自己的收益。
而那些原本想要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奸商,看到政府如此重视粮食市场,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粮价逐渐稳定下来。
京城百姓,也感受到了粮价的稳定,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他们开始相信,有了林晏这位护国将军,有了这粮食交易市场,他们再也不用担心粮价飞涨,食不果腹了。
愤怒的公牛先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RQ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