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赤壤燎原

小说: 驱除鞑虏穿五代   作者:阿鲁迪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驱除鞑虏穿五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RRKU/ 章节无错乱精修!
 

广顺五年的春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然而这片土地却并未完全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中原大地历经多年的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农田荒废,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在幽州城外,有一片新垦的赤壤,这片土地原本荒芜贫瘠,毫无生气。然而,经过百姓和将士们的辛勤劳作,如今己逐渐展现出勃勃生机。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他们的血汗,那是他们用双手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希望。

尚奕身着一袭沉稳的战甲,威风凛凛。他的步伐坚定有力,每一步都踩在那尚未完全融化的冻土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缓缓地走着,目光专注地巡视着麦田边的每一处细节。

他的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仔细观察着麦苗的生长情况,检查着土壤的湿度和肥力。他的眼神如同鹰隼一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麦田收成的细节。

尚奕深知这片麦田对于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粮食的来源,更是百姓生活的保障。因此,他对这片麦田的关注程度丝毫不亚于战场上的厮杀。只见他缓缓蹲下身子,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捻起一撮掺着碎铁的土壤。那碎铁,是用契丹战甲熔炼的耕犁碎片,随着春耕的进行,被深翻入土。这其中,既有对往昔与契丹征战的回忆,也有着将战争的痕迹化作和平耕耘希望的寓意。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那马蹄声由远及近,仿佛带着某种急切的使命。赵铁枪骑着一匹健硕的战马,疾驰而来。他的独眼中映着一抹血色,不知是因奔波的疲惫,还是那心中涌动的情绪。他勒住缰绳,战马前蹄扬起,发出一声嘶鸣。赵铁枪大声喊道:“将军,汴梁来旨,封您为卢龙节度使!” 尚奕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冷笑一声,问道:“旨意用何印?”随后,他缓缓展开那明黄的绢帛。在“广顺”年号旁,竟赫然盖着契丹狼头印。这一幕,让尚奕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他想起了后周开国君主郭威,这位曾带领众人建立后周的英雄,此刻正被契丹特制的五石散侵蚀着神智。他仿佛看到郭威那蜡黄的脸在火焰中浮现,心中满是愤怒与无奈。他猛然将圣旨掷入打铁炉,那熊熊的火焰瞬间吞噬了圣旨,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是对这荒谬旨意的抗议。 三月,惊蛰己至,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太行七十二寨听闻尚奕的威名与大义,纷纷归附。尚奕在娘子关前设下了盛大的赤麦宴,以感谢众人的支持。新酿的麦酒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众人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然而,正当众人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时,关内突然冲出数百妇孺。她们的脸上满是惊恐与疲惫,手腕皆缠麻绳,那绳结样式与周娘子为未出世孩儿编的长命缕一模一样。 为首的老妪神情悲戚,她撕开衣襟,胸口烙着云州匠户的徽记。她声泪俱下地喊道:“契丹人把我们的男人炼成了铁傀儡!”尚奕听闻,心中一紧,他立刻抽出陌刀,冲向关内铁坊。当他劈开铁坊的门,眼前的景象让他怒目圆睁。三百具人形铁甲轰然跪地,面甲掀开处,竟是尚存气息的汉民工匠。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痛苦与绝望,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折磨。 “取磁石!”尚奕突然想起晋祠的指南鱼。当磁石贴近铁甲接缝时,傀儡们突然抽搐起来,喉间吐出带契丹文的铜哨。尚奕知道,这正是操控尸傀的摄魂器。他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的机智,同时也对契丹人的残忍手段更加痛恨。 西月,谷雨时节,细雨纷纷。汴梁再次派来钦差。这次,钦差带来的不是圣旨,而是半枚虎符。尚奕将怀中的残符取出,与钦差呈上的虎符合在一起,严丝合缝。钦差凑近尚奕,耳语道:“郭威驾崩,养子柴荣继位,愿与将军共诛契丹。” 尚奕看着虎符,心中却并未放松警惕。他突然捏碎信使呈上的蜡丸,内藏的地图上标注着汴梁水脉,却故意隐去了通往契丹大营的暗渠。他蘸着赤麦汁补全路线,图卷遇水显形,露出赵匡胤的私兵布防。尚奕心中明白,这其中必定有着复杂的阴谋与算计。 五月,端阳佳节。契丹十万大军压境,那密密麻麻的军队仿佛一片黑色的乌云,笼罩着幽州城。尚奕站在新筑的镜城墙上,看着敌军推出裹湿牛皮的攻城塔。那攻城塔高大坚固,仿佛是一座移动的堡垒。尚奕忽然下令:“撤去所有火油,放他们登城!”众人虽心中疑惑,但还是听从了命令。 当第一批契丹武士跃上城垛时,脚下的砖石突然倾斜。原来,这是尚奕按《墨子》记载设计的翻板机关,表面砌着赤麦浆固定的浮土。坠落的敌兵砸进护城河,河底预埋的磁石将铁甲吸成囚笼。尚奕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放灯!”尚奕挥动令旗。三千盏赤麦纸鸢升空,鸢尾浸透从傀儡体内提取的摄魂药。契丹战马嗅到气味后癫狂反噬,将自家骑兵踏成肉泥。战场上顿时一片混乱,喊杀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 六月,酷暑难耐。尚奕亲赴汴梁。柴荣在病榻前抓住他的手,虚弱地说道:“朕时日无多,这柄天子剑...”话音未落,屏风后刺出淬毒匕首!尚奕反应迅速,旋身闪避,剑锋挑破帷帐,露出赵匡胤惨白的脸。 尚奕冷笑一声,说道:“好个陈桥兵变的前奏。”他的陌刀抵住对方咽喉,继续说道:“你可知契丹人给你的五石散里,混着汉民骨灰?”赵匡胤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杀声震天。李筠带着潞州兵冲破宫门,马鞍旁悬着的正是尚奕所赠《禁屠令》拓本。柴荣挣扎着将虎符拍在案上,大声喊道:“诛尽国贼!” 七月,中元之夜。汴梁城飘起赤麦灰,仿佛是对逝去亡魂的祭奠。尚奕站在皇城司地牢,看着磁石从赵匡胤脊柱吸出三寸铁钉。那铁钉与云州傀儡体内的摄魂钉一模一样,钉尾刻着行契丹小字:“得幽云者得天下。”尚奕心中明白,这背后是契丹人妄图吞并中原的阴谋。 “将军,北线急报!”周娘子挺着孕肚闯入,她的脸上满是焦急。她说道:“契丹可汗亲率三十万大军,阵前...阵前驱赶着十万汉民!”尚奕抚过陌刀上“不食汉”的铭文,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他突然劈断牢门铁锁,大声传令:“传令各州,凡有食人劣迹者,编为前锋敢死队。”他拾起赵匡胤掉落的名刺,背面竟写着“太平兴国西年”——这是未来才会出现的年号。尚奕心中充满了疑惑,但此刻他没有时间去思考,因为眼前的危机迫在眉睫。 八月,白露降临。幽州城外血浪滔天,战斗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尚奕的三千陌刀队立如铁壁,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无畏。身后十万流民以赤麦秆为矛,虽然装备简陋,但他们的心中也燃烧着保卫家园的火焰。契丹人驱赶的汉民冲到阵前百步,突然集体转身。原来,他们口中含着尚奕派人秘密送入敌营的磁粉,此刻尽数喷向契丹铁骑。 “放火龙!”尚奕剑指苍穹。三百架改良回回砲抛出赤麦捆,麦粒中的铁粉遇磁石爆燃,在空中织成火网。契丹可汗的金帐被磁石犁掀翻,露出帐中供奉的“太平兴国”铜钱——与赵匡胤所藏如出一辙。尚奕心中更加确定,这背后有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九月,重阳佳节。尚奕在幽州太庙行耕战礼。新铸的洪武犁劈开焦土,赤麦种随血水入地。晋祠地宫深处,三百具唐代铁甲突然齐鸣,护心镜上映出未来之景:麦浪翻涌的平原上,无字的丰碑巍然矗立。这景象仿佛是对未来和平与繁荣的期许。夕阳如血,残阳似火,一匹来自汴梁的驿马如疾风般疾驰而来,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要踏碎这无尽的夕阳。

驿马在尚奕面前猛然停下,马背上的驿卒翻身下马,动作利落而矫健。他从怀中取出一份诏书,恭敬地递给尚奕。尚奕双手接过诏书,缓缓展开,只见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显然是柴荣亲手所书。

“朕以幽云托卿,华夏不食人之日,方是朕瞑目之时。”

尚奕凝视着这行字,心中涌起一股悲壮之情。柴荣一生致力于统一华夏,驱逐契丹,然而他却未能亲眼看到这一天的到来。如今,他将这遗愿托付给了尚奕,这是何等沉重的责任!

尚奕深吸一口气,将诏书小心翼翼地叠好,放入怀中。然后,他转身走向不远处的一片赤壤,那里是他为柴荣选定的安息之地。

尚奕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拨开赤壤,将诏书埋入其中。他的动作轻柔而庄重,仿佛这不仅仅是一份诏书,更是柴荣的遗愿和他自己的誓言。

当他完成这一切,站起身来时,夕阳己经渐渐西沉,天空被染成了一片橙红色。尚奕转身望去,只见周娘子正抱着一个新生儿站在不远处。那新生儿可爱,小手紧紧抓住周娘子怀中的陌刀穗带,咯咯地笑着,似乎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尚奕看着这一幕,心中突然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个新生儿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柴荣的遗愿终将实现的那一天。而他,作为柴荣的臣子,肩负着守护华夏、驱逐契丹的使命,虽然前路崎岖,但他坚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和平与安宁。

阿鲁迪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RRK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驱除鞑虏穿五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RRK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