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热浪炙烤着试验田,叶天蹲在田埂用湿度计测量株间微气候。
改良后的抗病稻种挺过了梅雨期,却在灌浆期遭遇连续西十天的高温干旱。稻叶边缘泛起的枯黄色,像火舌般向穗头蔓延。
"叶技术员!"村会计骑着电动车沿机耕路疾驰而来,"镇上水库见底了,今晚轮到咱们村后半夜放水!"
晒得黝黑的村民早己在泵房前排起长队,二柱子用红漆在拖拉机轮胎上写着"抗旱先锋号"。
叶天展开全村的灌溉图,用红色记号笔勾画出三级提水路线:"先保孕穗期的晚稻田,抽穗完成的田块改用滴灌带。"
月光下的抽水机轰鸣震耳,塑料水管像银蛇般爬过田埂。老支书王有福带着二十个青壮劳力彻夜巡渠,手电筒光束扫过之处,渗漏的水洼立即被泥土堵死。
李婶领着妇女们把废旧矿泉水瓶剪成漏斗状,倒插在滴灌带旁减缓水流冲击。
实验室的空调外机嗡嗡作响,林研对着气象云图眉头紧锁:"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未来十天仍无有效降水。
"他将不同品种的水稻叶片放入人工气候箱,模拟极端高温环境下的生理变化。
"明恢63的蜡质层比常规品种厚20微米。"显微镜显示屏上,叶天指着叶片横截面,"这是天然的防晒衣。
"他突然抓起实验台上的老花镜——这是王有福落在实验室的,镜片上的划痕让他想起传统农具的智慧。
次日清晨,二十辆三轮车满载着草木灰驶向田间。叶天借鉴老农的"遮阴法",指导村民在稻株西侧撒施灰白色草木灰。"这法子能反射30%的太阳辐射。
"他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对比,处理过的稻田地表温度降低了2.3℃。
正当抗旱初见成效时,县农业执法大队突然到访。队长老陈抖开举报信:"有人反映你们非法使用未审定品种!
"叶天平静地出示省农科院的特批文件,却在签字栏发现先锋种业代理人的联署签名。
"他们想用审定制度拖垮我们。"林研翻着《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明恢63是二十年前的老品种,重新审定至少需要三年!"
作者“国民农场”推荐阅读《我家后院通往原始世界》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晒谷场上的村民大会开到星斗满天。王有福敲着铜锣喊:"老少爷们听着,农时不等!愿意种抗病稻的,今晚就来领种!
"月光下,三十七个红手印按在联保书上,老农们用最质朴的方式对抗资本的围剿。
抗旱保收的关键时刻,镇农技站送来意外惊喜——省气象局的人工增雨作业点设在了本县。
叶天带着村民将十二门防雹火箭炮架设在山顶,炮筒斜指滚烫的天空。
当雷达回波显示积雨云靠近时,西十枚碘化银炮弹呼啸着刺破云层。
第一滴雨砸在叶天额头上时,晒谷场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暴雨冲刷着稻叶上的草木灰,混着灰烬的泥水渗入根系,竟在叶鞘基部形成天然的杀菌层。
县植保站的后续检测显示,这种"土法杀菌剂"对稻瘟病菌丝的抑制率达到68%。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田野里一片金黄。就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一封来自先锋种业的律师函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村委会的平静。
这封律师函措辞严厉,声称村委会未经授权使用了他们的早熟品种进行试验种植,并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然而,此时的试验田里,早熟品种的稻穗己经低垂,如同一串串金色的珍珠,等待着收割。
二柱子站在田埂上,看着那片金黄的稻田,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他驾驶着一辆崭新的收割机,缓缓地驶入田间,收割机的轰鸣声在空旷的田野里回荡,仿佛是一首丰收的赞歌。
随着收割机的前进,脱粒仓里倾泻出一片金色的稻浪,如同一股金色的洪流,奔腾而下。
二柱子仔细观察着稻浪,惊喜地发现,这些稻谷颗粒,色泽金黄,没有半点病斑的阴影。
他不禁想起了之前为了培育这个早熟品种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那些日夜的研究、试验,还有无数次的失败,如今都在这片丰收的景象中得到了回报。
(http://www.220book.com/book/RSS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