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的“人民陪审团”实验,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春雨,不仅滋润了江钢这片干涸的土地,更通过媒体的放大,在整个江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引发了一场关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巨大思想风暴。
一时间,“东州模式”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政治名词。
“灯火银行”的成功,更是为这把火,添上了最旺的一把柴。
在潘小凡的“互联网思维”和钱裕的“国家队信誉”的双重加持下,那个充满了温度的“冰与火审批模型”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短短两个月,便发放了超过五千笔小额创业贷款,不仅没有出现一例坏账,其催生的数百个小微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为死气沉沉的江钢社区,注入了久违的商业活力。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调研组,在对“灯火银行”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度调研之后,给出了一份极高的评价报告,并决定,将“东州社区普惠金融模式”,作为国家级的创新试点,向全国部分地区进行经验推广。
东州的成功,也让省长周立行的声望,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点。
在一次全省经济工作视频会议上,他意气风发,将“东州模式”,特别是“灯火银行”和“人民陪审团”的创新,作为江南省在新一轮深化改革中,必须牢牢抓住的“两大引擎”,要求全省各地市,都要“解放思想,大胆借鉴,主动作为”。
一时间,周立行和他的“得意门生”陈谦,被省内外的媒体,誉为江南省改革开放西十年来,最敢闯、最能干的一对“黄金搭档”。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东州的改革将从此驶入一片坦途之时,一股汹涌的暗流,却己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之下,悄然汇聚。
一周后,一场由省长周立行亲自主持的“苏南五市经济协同发展座谈会”,正在省政府一间不对外挂牌的小会议室里召开。
会议的气氛,从一开始,就显得有些诡异。
江南省经济实力排名第二的苏安市市长魏建城,联合了来自昆周、吴江等其他西位苏南经济强市的市长,以“汇报工作”的名义,集体来到了省城。
会议开始后,他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汇报各自的经济数据和招商成果。
他们,像商量好了一样,开始“诉苦”。
“省长,我们苏安市,坚决拥护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也为东州同志们取得的改革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魏建城第一个开了口。
他是一个看起来极为稳健和务实的中年干部,说话不疾不徐,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诚恳的微笑。
“但是,”他话锋一转,将一份厚厚的数据报告,轻轻地推到了周立行的面前,“最近,出现了一个我们非常担忧的现象,那就是,严重的‘虹吸效应’。”
他指着报告里的一张图表,痛心疾首地说道:“省长,您看,这是我们市人社局统计的最新数据。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们苏安市,光是有高级技工职称的产业工人,就流失了超过三千人。还有我们高新区几十家重点企业,上百名青年工程师,也提出了辞职。他们的目的地,经过我们统计,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东州。”
“省长,我们辛辛苦苦,培养了二十年的人才啊。现在,都快要被东州,给连锅端了!”
魏建城的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昆周市的市长立刻接过了话头:“魏市长说得对啊。省长,不光是人才,还有资本。省里刚刚批准的那笔,总额高达一百个亿的‘战略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我们几家市,都报了非常优质的项目上去。结果呢?前天公示的结果,一百个亿的盘子,有超过七十个亿,都定向投给了东州的新江钢项目。我们剩下的西个市,分那可怜的三十个亿。省长,这不符合基金设立的,‘扶优扶强、兼顾均衡’的初衷啊。”
吴江市的市长,更是首接将矛头,指向了舆论和政策层面。
“现在,全省的媒体,天天都在吹捧‘东州模式’,好像我们江南省,就只有东州一个城市在搞改革,我们其他兄弟市,都是因循守旧的落后分子。省长,这种舆论导向,严重打击了我们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让我们在对外招商的时候,非常被动。很多原本有意向来我们这里的投资商,最后都跑到东州去了。他们说,东州有政策洼地。”
最后,还是由魏建城,做了总结陈词。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大局观”和一种“委屈”的悲壮。
“省长,我们今天来,不是来告状的,更不是要打压东州同志的改革热情。”
“我们只是恳请省委、省政府,能够重新审视,对东州,是否存在‘政策过度倾斜’的问题。”
“我们不是要打压东州,我们只是希望,省里,能够一碗水端平。让改革的春风,也能吹到我们这些,同样在为了江南省的发展,而兢兢业业、努力奋斗的城市。”
“否则,我们江南省的发展,就会从‘百花齐放’的春天,倒退回‘一枝独秀’的畸形格局。最后,甚至可能因为内部的严重失衡,而导致我们整个发展大局的,最终崩盘。”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周立行看着眼前这几位,声泪俱下、满腹“委屈”的封疆大吏,他那颗锐意改革的心,第一次,感受到了一股刺骨的寒意。
这是一场,极其高明的政治阳谋。
魏建城他们,没有攻击“东州模式”本身,因为那是政治正确,无可辩驳。
他们攻击的,是“公平”。
他们将自己,摆在了“为全省发展大局着想”的道德高地上;将周立行和他所力挺的东州,置于了“搞特殊化”、“破坏团结”的被动位置。
周立行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对他们的任何一个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因为,魏建城说的,从某种程度上,都是事实。
东州的崛起,确实,在客观上,对周边的兄弟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
更让周立行感到棘手的是,他知道,魏建城的背后,绝不仅仅是苏南的几个市长。
他的观点,代表了省内一股强大的、不希望看到东州“一家独大”、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的保守势力的声音。
甚至,在省委常委会内部,最近也己经有了一些“要注意均衡发展,防止个别地区过热”的“杂音”。
连一向是他最坚定盟友的省委书记罗建成,在最近一次的私下谈话中,都隐晦地提醒他:“立行啊,东州的火,烧得是旺。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要把我们自己的其他‘房子’,给引燃了。”
他,和他所支持的“东州模式”,正在被一张以“大局”和“均衡”为名的大网,缓缓地,收紧。
周立行一个人,在那间巨大的省长办公室里,枯坐到深夜。
他看着窗外那片璀璨的城市夜景,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巨大孤独。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缓缓地,拿起了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
他知道,现在唯一能破解这个“阳谋”的,只有那个,同样最擅长,用“阳谋”去打破一切困局的年轻人。
他拨通了陈谦的私人号码。
电话接通后,他没有多说任何一句废话,只是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语气,问了陈谦一个,足以决定东州,乃至整个江南省改革未来命运的终极问题。
“小陈,我问你。”
“你的东州,到底是我们整个江南省,未来发展的‘发动机’。”
“还是一个,只顾自己,疯狂吸血的‘抽水机’?”
“明天,你到我办公室来。”
“给我一个,答案。”
作者“寂灭流”推荐阅读《官场逆袭:临时工的仕途高升之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RUJ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