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谦与顾炎武、吴刚之间那场关乎东州新城灵魂的“赌局”,以一种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最公开也最透明的方式,正式开锣。
东州市公证处的最大公证厅,在今天,成为了全城乃至全省瞩目的焦点。
一场由市电视台进行全程同步首播的“城市规划人民陪审团”摇号抽签仪式,在这里庄严举行。
巨大的、由透明亚克力制成的摇号箱内,一万两千三百一十七个代表着普通江钢市民名字的乒乓球,正在缓缓滚动。
这个数字,是剔除了所有在职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及其首系亲属后,所有自愿报名的江钢市民的总数。
程序的公平,是这场伟大实验的第一块基石。
陈谦作为常务副市长,与总建筑师顾炎武、市规划局局长吴刚,以及所有在家的市委常委,悉数到场,共同坐在第一排的见证席上。
他们不是来指导工作,而是来见证历史。
在公证员和从现场随机抽取的市民代表的共同监督下,十二个承载着三十万人民期盼的名字,被依次抽出。
这份最终诞生的“黄金十二人”名单,充满了戏剧性的随机之美,完美地诠释了何为“人民的横截面”。
有德高望重、曾在苏振邦手下担任过车间主任的八级钳工李卫国;有泼辣能干、在“我的家园”设计大赛中最为活跃的下岗女工代表张桂芬;有思想前卫、浑身是刺的“钢二代”李建;有刚刚从江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毕业、满怀理想回到家乡的年轻女孩;有一个在社区开了二十年杂货铺、最懂柴米油盐的小老板;甚至,还有一个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只会用手机看天气预报的家庭主妇,只因为她的孙子,就是那个画出“彩虹公园”的孩子。
这个看起来七拼八凑、甚至有些“乌合之众”意味的“杂牌军”组合,让所有守在电视机和手机屏幕前的观众,都为即将开始的这场豪赌,捏了一把冷汗。
仪式上,陈谦亲自为这十二位神情紧张而又无比自豪的“人民陪审员”颁发了聘书。
他发表了一段简短却极具力量的讲话:“从今天起,你们手中握着的,不再是普通的选票,而是这座城市未来的标尺。我希望你们,用你们的眼睛,去看;用你们的耳朵,去听;更重要的,是用你们的心,去感受。不要被任何专家的权威所左右,也不要被任何领导的意志所动摇。你们只需要忠于一件事——那就是你们自己心中,对一个美好家园最真实的渴望。”
“技术赋能”培训周,被安排在了市委党校一间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室里。
吴刚,这位被陈谦委以重任的“总教官”,从第一天起,就给了这十二位陪审员一个终生难忘的“下马威”。
他没有讲任何客套的欢迎词,而是首接将他们带到了市规划局那座巨大的、代表着东州城市发展史的沙盘模型前。
他花了整整一个上午,用他那军人般冷酷而严谨的语言,给他们上了一堂关于“世界城市灾难史”的公开课。
从伦敦烟雾事件,到墨西哥城大地震,从美国普鲁伊特-伊戈(Pruitt-Igoe)小区的爆炸性拆除,到国内某些城市因为规划失误而导致的“一年看海”,他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血淋淋的案例,向这些对城市规划一无所知的“门外汉”们,灌输了一个最根本、也最残酷的理念:
城市规划,人命关天,绝非儿戏。
任何一个看似微小的设计失误,在时间的放大之下,都可能演变成一场无法挽回的巨大灾难。
接下来的几天,吴刚和他的团队,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为陪审员们恶补了城市规划、建筑安全、环境保护、交通工程等一系列基础知识。
这个过程,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与融合。
一开始,陪审员们面对那些如同天书般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图纸,完全是“鸭子听雷”,甚至有人打起了退堂鼓。
但渐渐地,在吴刚那种不近人情的、甚至有些粗暴的“魔鬼式”教学风格下,他们骨子里那种属于江钢工人的不服输的倔强劲头,被彻底激发了出来。
他们开始提问。
他们开始争论。
“吴局长,您说这个‘容积率’不能超过2.5,是为什么?我们江钢地少人多,就不能盖高一点吗?”
“这个‘人车分流’听起来很好,但是,会不会让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买个菜都要多走半里地?”
从最初的“这是啥?”,到后来的“为啥要这样?”,再到最后的“如果换一种方式,会不会更好?”。
培训的最后一天,按照原计划,吴刚准备带他们去参观市里最光鲜亮丽的中央商务区(CBD)。
但那位开了二十年杂货铺的小老板,却提出了一个“意外”的请求。
他希望吴刚能带他们,去看看他每天凌晨西点就要去进货的那个、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混乱不堪的蔬菜批发市场。
这次意外的实地考察,给了吴刚和他那群年轻的、象牙塔里出来的规划师们,一次巨大而深刻的灵魂震撼。
他们第一次,从一个最普通的市民的视角,看到了这座城市在那些光鲜亮丽的规划图纸之下,那充满了生命力,却又杂乱无章、亟待解决的“灰色空间”和“治理盲区”。
吴刚第一次意识到,他过去引以为傲的“科学”,似乎,真的缺少了一点东西。
那东西,叫做“人间烟火”。
为期一周的培训结束后,“彩虹公园”的最终方案听证会,在江钢社区的一个露天广场上,正式召开。
顾炎武和吴刚,分别代表着“艺术理想”和“科学理性”,拿出了两份截然不同的设计方案。
顾炎武的方案,完美地还原了那个十岁孩子的画作,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
他设计了一个巨大的、从一个小山坡顶端盘旋而下的七彩滑梯,一个可以喷出音乐喷泉的星形水池,以及一片由不同颜色的花卉组成的、绚烂的“彩虹花田”。
整个方案,美轮美奂,像一个降临人间的童话世界。
而吴刚的方案,则冷静得近乎残酷。
他用红色的记号笔,在顾炎武那张充满了艺术感的图纸上,标注出了一个个冰冷的“重大安全隐患”。
“这个滑梯的坡度超过了国家儿童设施安全规范的上限。”
“这个水池的深度达到了0.8米,对低龄儿童存在严重的溺水风险。”
“这片花田,在夏季,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蚊虫滋生源,不利于社区的卫生防疫。”
他的方案,则是一个由柔软的塑胶跑道、标准化的健身器材和几排能够提供充足绿荫的普通梧桐树组成的、最安全、最实用,却也最乏味的“标准化”公园。
听证会上,十二位人民陪审员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他们没有像预想中那样,被顾炎武的“情怀”所轻易煽动,也没有被吴刚的“风险”所彻底吓倒。
他们,用刚刚才学到的、还带着几分生涩的专业知识,向这两位在中国建筑界和规划界都堪称泰斗级的人物,提出了一个个极其尖锐,却又无比实际的“灵魂拷问”。
下岗女工代表张桂芬第一个站了起来。
“顾老先生,您的公园,太美了,美得像一幅画。但是,我们江钢的孩子,皮实得很。他们需要的,可能不是一个只能看、不能摸的艺术品。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在泥地里打滚,可以让他们尽情撒野、不怕摔跤的地方。”
紧接着,“钢二代”李建也站了起来。
“吴局长,您的公园,很安全,安全得像一个模范监狱的操场。但是,我们江钢这二十年的生活,己经够乏味、够压抑的了。我们不希望,我们未来的家园,也像一张标准化的说明书,没有任何惊喜,和乐趣。”
在长达三个小时的、充满了激烈辩论和思想碰撞的听证之后,陪审团,进入了最后的“闭门合议”。
一个小时后,当他们再次走出那间小小的临时会议室时,他们手中,拿出了他们的最终决议。
那不是对两份方案的简单“二选一”。
那是一份全新的、由他们十二个人,在争吵、妥协与智慧的融合之中,共同起草的“第三方案”。
这份方案,保留了顾炎武方案中的“彩虹”主题和趣味性,但将那个危险的巨大滑梯,改造成了一个由废弃轮胎和旧木料搭建的、更安全、也更具创造性的“彩虹主题探索迷宫”;他们也采纳了吴刚方案中的所有安全标准,但在那些标准化的健身器材旁边,增加了一个可以由居民自己动手、自己维护的“社区共享小木工坊”和一个小小的“百草园”。
当这份充满了民间智慧和妥协艺术的“第三方案”,被陪审团团长李卫国,用沙哑但自豪的声音,当众宣布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顾炎武和吴刚,这两个固执了一辈子的老人,看着那份甚至比他们自己的方案,考虑得更周全、更有人情味的“人民决议”,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最终,他们不约而同地走上前,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在无数闪烁的镜头前,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手。
他们知道,自己,输给了这十二个普通的、值得尊敬的市民。
但他们,和他们身后的这座城市,却共同赢得了一个,更广阔的、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全新世界。
陈谦站在人群的最后,看着这一幕,他那张年轻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他知道,他那个关于“信任人民”的赌局,他赢了。
他为东州,为这座即将诞生的新城,找到了那条,可以完美融合“精英智慧”与“大众民意”的,真正的金光大道。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官场逆袭:临时工的仕途高升之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RUJ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