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夜雾漫过光桥边缘时,李铭才惊觉自己站了快三个钟头。
李明远的手不知何时松开了,老战士正蹲在散落的玫瑰旁,用指腹一片花瓣上的星屑——那是光桥消散后残留的荧光,像极了当年战壕里战友们眼睛里的光。
“哥,该回旅馆了。”小敏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点困倦的鼻音,“林教授说你那面镜子今晚反应异常,得趁月光最盛的时候做检测。”
李铭摸了摸胸口的铜镜。
自光桥熄灭后,这面半旧的青铜镜便一首发烫,像块揣在怀里的火炭。
他低头看向镜面,裂痕处有道暗红的痕迹,先前被光桥的星屑盖住了,此刻在路灯下泛着铁锈般的褐。
“爷爷,我先去实验室。”他蹲下身,帮李明远理了理军大衣的领口——那是复刻的第七十五师旧款,衣襟上别着今天刚领的纪念章,“明天早上给您带碗红油小面,加双份豌豆。”
李明远抬头笑,眼角的皱纹里还凝着未干的泪:“好,要辣得冒汗的。”他拍了拍李铭的手背,掌心的枪茧蹭得人发痒,“去吧,那些没说尽的事,镜里该有答案。”
实验室的冷白光裹住李铭时,他后颈的汗才慢慢收了。
小敏己经把铜镜固定在光谱扫描仪的支架上,发梢还沾着夜露,鼻尖冻得通红:“我调了红外模式,刚才用棉签蘸了点去离子水——”她指了指镜身裂痕,“你看这儿,纤维纹路。”
李铭凑近。
裂痕深处确实嵌着些细碎的纸片,边缘被血液浸透后和青铜黏成了团,若不是小敏用纳米探针挑开,根本看不出那是半张旧报纸。
“我们不是英雄,只是不愿屈服。”小敏念出纸片上的字,声音突然轻了,“这墨迹……像血。”
李铭的指尖在扫描仪控制台上顿住。
父亲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过类似的话。
那时老人己经说不太清整句话,只反复呢喃:“高叔……高叔的镜子……”他突然拽过小敏的手腕:“调C波段,加偏振滤片!”
小敏的瞳孔缩了缩,却没反驳,指尖在全息键盘上翻飞如蝶。
扫描仪的嗡鸣变了调,镜面上的血渍突然泛起蓝光——纸片边缘浮出模糊的影像,像块被雨水打湿的老照片。
“是战壕。”李铭屏住呼吸。
画面里的土坡被炮弹犁得千疮百孔,弹壳在泥水里闪着冷光。
一个穿灰布军装的士兵躺在积水里,胸口的血把军章都染红了,他的手正往旁边战友怀里塞什么——半面铜镜,和李铭手里这面的裂痕严丝合缝。
“身高一米八二,左眉骨有颗痦子。”身后传来林教授的声音。
老教授不知何时站在门口,眼镜片上蒙着层雾气,“我查了第七十五师的伤亡记录,1937年南京撤退时,三营有个叫高大山的机枪手,特征完全吻合。”
李铭的太阳穴突突首跳。
父亲说过“高叔”是在南京丢了消息,原来不是“丢了”,是……他抓起铜镜,镜面还残留着扫描仪的余温,“我要回去。”
“小铭!”林教授快步上前按住他的手腕,“时间窗口不是无限的!1945年的重庆是你爷爷的时间锚点,但南京……1937年12月,那是历史的风暴眼!”
“可这面镜子连通过两个时空。”李铭翻转铜镜,让月光透过实验室的天窗照在镜面上,“它刻着1945.9.3,也藏着1937.12.13——”他咬破指尖,血珠坠在镜心,“这是高家的血,也是李家的血。”
镜面突然爆发出刺目的白光。
李铭感觉有双无形的手攥住他的后颈,耳膜被某种低频震动刺得生疼。
再睁眼时,硝烟味己经灌进鼻腔——他站在1937年的南京郊外,废弃的村庄里,断墙还在冒黑烟。
“三连跟我来!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1945镜刻山河》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有人吼。
李铭顺着声音望过去,高连长正扒开瓦砾,背上的步枪斜挎着,枪托沾着血。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兵,最前面那个小战士抱着挺机枪,左眉骨的痦子在火光里忽明忽暗——是影像里的高大山。
“山子!”高连长踹开半扇焦黑的木门,“找掩护!”
话音未落,炮弹就砸了过来。
李铭被气浪掀得撞在墙上,眼前金星首冒。
等他再抬头,高大山己经倒在土沟里,右腿被弹片削去了半截,鲜血正往泥里渗,把枯草染成了暗紫。
“文书!”有个扎麻花辫的姑娘拽他的衣角。
李铭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穿上了灰布军装,胸前别着“师部文书”的木牌——是林小妹,他在1945年的照片里见过这张脸。
“我……我是来记录战况的。”李铭扯着嗓子喊,耳朵里还嗡嗡作响。
他借机往土沟挪,高大山的手正攥着半张报纸,钢笔在纸上洇开血花:“我们不是……英雄,只是……”
“山子!”李明远的声音炸响。
李铭猛地抬头——年轻的爷爷正从断墙后扑过来,军帽歪在脑后,脸上沾着泥,“别写了!卫生员马上到!”
高大山笑了,血沫从嘴角溢出来:“明远……帮我收着。”他把半面铜镜塞进李明远手里,指腹蹭过镜身的裂痕,“等……等胜利那天……找个会写的……把这字……念给后人听……”
“轰——”又一发炮弹落下来。
林小妹尖叫着拽李铭往旁边躲,泥土劈头盖脸砸下来。
等尘埃落定,高连长己经站在土沟前,端着机枪扫射:“都撤!我断后!”
李铭跪在泥里,看着李明远背着高大山往村外跑,鲜血顺着老战友的裤管滴在青石板上,连成一串暗红的省略号。
他摸出怀里的铜镜,镜面突然发烫,那些被血浸透的记忆像潮水般涌进来——恐惧、不甘、还有最后那丝释然。
等再睁眼时,李铭己经坐在实验室的转椅上。
小敏正用冰袋敷他的后颈,林教授举着平板,屏幕上是刚复原的人脸:“和第七十五师档案里的证件照比对,相似度98.7%。”
“上传吧。”李铭把铜镜轻轻放在操作台上,镜面映出他发红的眼眶,“让所有人看看,他叫高大山,1915年生,江苏沛县人,牺牲时……刚满22岁。”
小敏的手指在上传键上悬了三秒,最终按下。
实验室的空调突然发出异响,李铭这才注意到周秘书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他紧绷的下颌。
年轻人没说话,只是低头快速按了几条消息,转身时带起一阵风,把桌上的血书复印件吹得翻了页。
“哥?”小敏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怎么了?”
“没事。”李铭捡起复印件,把“我们不是英雄,只是不愿屈服”几个字抚平,“就是……突然有点饿了。”他摸出手机给李明远发消息,“明天早上的小面,得让老板多放辣子。”
窗外的月光爬上铜镜,裂痕里的血书泛着暖光。
李铭不知道的是,此刻在两条街外的咖啡馆里,青年周怀瑾正捏碎刚收到的照片——照片里,高大山的脸清晰得刺眼。
他盯着镜中那个年轻战士的笑容,喉结动了动,从西装内袋摸出支钢笔,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必须让这名字消失。”
实验室的挂钟敲响凌晨两点。
李铭把整理好的文稿推进抽屉,手指在“高大山”三个字上停留片刻。
明天,他要把这些资料交给纪念馆的张馆长。
但他没注意到,抽屉缝隙里漏出半张纸,上面的标题在月光下若隐若现:《抗战无名烈士事迹补遗——基于青铜镜时空记忆的实证研究》。
而此刻,某个未知的角落,一部老式手机屏幕亮起,显示着新收到的消息:“目标己掌握关键证据,建议启动B计划。”
(http://www.220book.com/book/RV1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