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资金缺口

小说: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作者:平平淡淡1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第二天下午,陈远准时来到项目现场等待《上海房地产》杂志记者的到来。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这片即将建设的土地上,让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不一会儿,一辆白色轿车停在了工地门口,走下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记者,穿着职业套装,手里拿着录音笔和相机。

"您就是陈远先生吧?我是张小姐。"记者主动上前握手。

"张记者,欢迎您来我们项目现场。"陈远热情地迎接,"虽然现在还只是一片空地,但我相信您能够感受到这里的潜力。"

"确实,这个地理位置很不错。"张记者环顾西周,"陈先生,能否先介绍一下您的项目概况?"

陈远带着张记者来到临时搭建的项目展示区,这里摆放着项目的沙盘模型和设计效果图。

"张记者,我们的项目叫'绿谷雅苑',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分为三栋住宅楼。"陈远指着沙盘说道,"最大的特色是融入了大量的生态设计元素。"

"生态设计?具体是什么概念?"张记者饶有兴趣地问道。

"我们希望在城市中创造一个自然生态的居住环境。"陈远开始详细介绍,"每栋楼都有空中花园,外墙有垂首绿化系统,地面层有下沉式庭院,整个社区的绿化率达到45%。"

张记者一边听一边记录,"这样的设计在上海确实比较少见。您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设计理念?"

"主要有两个原因。"陈远说道,"首先,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大多有海外生活经历,对这种国际化的设计理念比较认同。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生态住宅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那么,这样的设计会不会增加很多成本?"张记者问道。

"确实会增加一些成本,大概15%左右。"陈远坦诚地说道,"但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投入。高品质的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售价,而且能够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优势。"

张记者继续提问:"陈先生,您觉得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前景如何?"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陈远知道,他的回答不仅会影响媒体报道的调性,也会影响市场对项目的认知。

"我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前景非常乐观。"陈远说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会更加突出,房地产需求会持续增长。"

"但是,我也要强调的是,市场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陈远接着说道,"开发商必须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那些墨守成规的项目会逐渐被市场淘汰。"

"您的观点很有见地。"张记者点点头,"那么,对于古北新区的发展,您怎么看?"

"古北新区是上海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陈远说道,"这里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规划,还有大量的外资企业和国际学校。我相信,随着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这里会成为上海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采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张记者对项目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了解。最后,她要求在项目现场拍摄一些照片。

"陈先生,您能在沙盘前面拍张照片吗?"张记者举起相机。

"当然可以。"陈远站在沙盘旁边,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拍照结束后,张记者收拾设备准备离开。

"陈先生,这次采访很有收获。"张记者说道,"我们会在下期杂志上刊登这个专题报道,标题初定为'生态住宅:上海房地产的新趋势'。"

"太好了,谢谢张记者的支持。"陈远说道,"如果后续需要补充什么材料,请随时联系我。"

送走记者后,陈远回到办公室,心情很不错。媒体的报道对项目推广很有帮助,特别是在预售阶段,能够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就在这时,财务总监小李匆匆走进办公室,脸色有些凝重。

"陈总,我刚刚完成了项目的详细预算,有个情况需要向您汇报。"小李拿着一摞财务报表说道。

"什么情况?"陈远放下手中的茶杯,认真地看着小李。

"根据最新的设计方案,项目的总投资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小李翻开报表,"原来我们预算是2000万,但按照现在的设计标准,至少需要2300万。"

"增加了300万?"陈远皱起眉头,"主要增加在哪些方面?"

"主要是生态设计相关的费用。"小李指着报表说道,"空中花园的建设费用比预期高,垂首绿化系统需要特殊的支撑结构,还有智能灌溉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等,这些都比普通住宅要贵很多。"

陈远仔细看着财务报表,心中快速计算着。按照原来的资金安排,自有资金加上银行贷款,总共可以筹集2000万。现在需要2300万,还有300万的缺口。

"银行贷款能否增加?"陈远问道。

"我咨询过苏主任,银行的贷款额度是按照我们原来的预算确定的,要想增加贷款需要重新申请和评估。"小李说道,"而且,按照银行的风控要求,我们的自有资金比例不能低于30%。"

也就是说,如果总投资增加到2300万,自有资金至少要达到690万。而目前,陈远、老周和周鸿儒的资金加起来也就300万左右。

"还差400万的自有资金。"陈远在心中算着账。

"陈总,我们有几个选择。"小李说道,"第一,简化设计方案,降低成本。第二,寻找新的投资者。第三,向银行申请增加贷款额度。"

陈远陷入了沉思。简化设计方案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但这会影响项目的差异化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寻找新的投资者会稀释现有股东的权益。向银行申请增加贷款虽然可行,但会增加财务成本和风险。

"小李,你认为哪种方案比较好?"陈远询问财务总监的意见。

"从财务安全的角度考虑,我倾向于简化设计方案。"小李说道,"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做这么大的项目,保守一些比较稳妥。"

"但是,如果简化设计方案,我们的项目就失去了最大的卖点。"陈远说道,"这等于是放弃了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

就在这时,老周也来到了办公室。听说了资金缺口的问题,他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小陈,300万不是个小数目啊。"老周坐下后说道,"要不我们先做一栋楼试试看,成功了再做其他的?"

"老周,我理解你的担心。"陈远说道,"但是,如果我们只做一栋楼,整个项目的规模效应就发挥不出来,成本反而会更高。"

"那你的意思是?"老周问道。

"我倾向于寻找新的投资者。"陈远说道,"虽然会稀释一些股份,但可以确保项目按照既定方案执行。"

"到哪里去找投资者?"老周问道。

"我有几个想法。"陈远说道,"第一,可以找师父推荐一些温州的投资者。第二,可以找银行介绍一些客户。第三,可以通过媒体报道吸引一些投资者的注意。"

"听起来都有些不确定性。"小李担心地说道,"万一找不到投资者怎么办?"

"那我们就想办法向银行申请增加贷款。"陈远说道,"我相信苏主任会支持我们的。"

正说着,陈远的手机响了,是苏晚晴打来的。

"陈总,有个情况需要和您沟通一下。"苏晚晴的语气听起来有些严肃。

"什么情况?"陈远心中一紧。

"我们刚刚收到通知,央行可能会上调利率,银行的房贷政策也会相应收紧。"苏晚晴说道,"这可能会影响到您的项目贷款。"

这个消息让陈远有些意外。在前世的记忆中,央行确实在2004年进行过一次加息,但他没想到会来得这么早。

"具体会有什么影响?"陈远问道。

"首先是贷款利率会上升,增加您的财务成本。"苏晚晴说道,"其次是银行的审批会更加严格,放贷额度可能会受到限制。"

"那我们己经签署的贷款协议会受影响吗?"陈远关心地问道。

"己经签署的协议不会受影响,但如果您要申请追加贷款,可能会比较困难。"苏晚晴说道。

挂断电话后,陈远的心情更加沉重。央行的政策变化意味着通过银行增加贷款的路径基本被堵死了,现在只能寻找其他融资渠道。

"老周,看来我们必须要找投资者了。"陈远对老周说道。

"那我给师父打个电话,看看他那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老周说道。

"好,我也想想其他的办法。"陈远说道。

当天晚上,陈远在家里思考着解决资金缺口的方案。300万对于现在的他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数目,但他不想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项目的差异化优势。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周鸿儒的号码。

"师父,是我,小陈。"

"小陈,怎么这么晚还不休息?"周鸿儒的声音听起来很轻松。

"师父,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教您。"陈远把资金缺口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300万的缺口?"周鸿儒沉思了一会儿,"小陈,你有没有考虑过预售?"

"预售?"陈远一愣,"现在项目还没开工,能预售吗?"

"当然可以。"周鸿儒说道,"只要拿到预售许可证,就可以开始预售了。而且,按照现在的市场情况,很多客户都愿意提前购买。"

"但是预售许可证需要项目开工才能申请吧?"陈远问道。

"不一定。"周鸿儒说道,"如果你的设计方案足够吸引人,政府部门也可能会特事特办。特别是你们的项目有创新性,政府一般都会支持。"

这个建议让陈远眼前一亮。如果能够提前预售,不仅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还能够提前回笼资金,降低项目风险。

"师父,您的建议很好。"陈远说道,"我明天就去相关部门咨询一下。"

"对了,小陈,还有一个办法。"周鸿儒说道,"你可以考虑找一些房产代理商合作,让他们帮你销售房子,提前收取部分资金。"

"房产代理商?"陈远想起了一些中介公司,"他们愿意提前付款吗?"

"如果项目足够好,他们当然愿意。"周鸿儒说道,"特别是那些有实力的代理商,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也有丰富的客户资源。"

"明白了,师父。"陈远说道,"我会尝试这些方法的。"

"小陈,做房地产最重要的是资金周转。"周鸿儒语重心长地说道,"有时候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适当让出一些利益是值得的。"

"我明白,师父。"

挂断电话后,陈远开始制定详细的融资计划。首先尝试申请预售许可证,其次联系房产代理商,最后考虑引入新的投资者。

第二天一早,陈远就来到了规划部门,咨询预售许可证的申请条件。

"陈先生,预售许可证的申请确实需要项目开工,而且要完成基础工程。"工作人员说道,"不过,如果是创新型项目,我们可以特殊考虑。"

"什么叫特殊考虑?"陈远问道。

"就是在确保项目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放宽申请条件。"工作人员说道,"但需要提供更详细的项目资料和担保措施。"

"我们愿意提供任何需要的资料。"陈远立刻表态。

"那您准备一下相关材料,包括详细的设计方案、资金证明、银行担保函等等,我们会尽快审批。"工作人员说道。

从规划部门出来,陈远又去了几家知名的房产代理公司。

"陈先生,您的项目确实很有创意。"一家代理公司的总经理说道,"但是现在没有样板房,客户很难做出购买决定。"

"我们可以先做一个样板间。"陈远说道,"而且我们有详细的设计图纸和效果图。"

"这样吧,如果您能提供一些折扣,我们可以考虑合作。"总经理说道,"比如说,代理费可以适当提高,或者给我们一些房源作为奖励。"

陈远明白,代理商的要求实际上是希望获得更多的利益。虽然会增加成本,但如果能够解决资金问题,还是值得的。

"具体的合作条件我们可以详细谈。"陈远说道,"关键是要确保销售进度。"

一天下来,陈远拜访了多个部门和公司,虽然还没有确定的结果,但至少找到了几个可行的方向。

回到办公室,他发现小王正在埋头工作。

"小王,在忙什么?"陈远问道。

"我在设计样板间。"小王抬起头说道,"既然要预售,就需要有样板间让客户参观。"

"好想法。"陈远点点头,"样板间的设计要重点体现我们的特色。"

"我己经考虑到了。"小王说道,"样板间会设在售楼处旁边,完全按照实际户型建设,包括空中花园的模拟场景。"

"大概需要多少费用?"陈远问道。

"50万左右。"小王说道,"虽然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对销售会很有帮助。"

陈远算了算,50万的样板间投入加上300万的资金缺口,总共需要350万。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如果能够通过预售回笼资金,就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小王,样板间的建设我们分两期进行。"陈远说道,"先建一个简单的展示空间,等资金到位后再完善。"

"好的,陈总。"小王说道。

当天下午,陈远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陈先生,我是华润置地的李总。"电话里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看了今天报纸上关于您项目的报道,很感兴趣,想和您谈谈合作。"

陈远心中一动,华润置地是一家实力很强的房地产公司,如果能够与他们合作,资金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李总,您好。"陈远说道,"很荣幸能够得到华润的关注。"

"陈先生,我们可以见面详谈吗?"李总问道。

"当然可以,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明天下午如何?"

"没问题,我们在项目现场见面。"

挂断电话后,陈远的心情好了很多。看来媒体报道己经开始发挥作用了,有实力的公司主动找上门来,这说明项目的创新理念确实得到了市场认可。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