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挂断华润置地李总的电话后,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华润置地作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如果真的能够达成合作,不仅能解决资金问题,更能为项目带来强有力的品牌背书。但同时他也清楚,与这样的大公司合作,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他立刻给老周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小陈,华润置地?那可是大公司啊!"老周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如果能和他们合作,我们的项目就稳了。"
"先别高兴得太早,老周。"陈远冷静地说道,"大公司的胃口也大,他们不会轻易让出利益给我们。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你说得对,那明天的谈判你准备怎么应对?"老周问道。
"我需要先了解一下华润置地的背景和实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陈远说道,"另外,我们也要想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当天晚上,陈远在网上搜集了大量关于华润置地的资料。华润置地成立于1994年,是华润集团旗下的房地产业务旗舰,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业务遍及全国多个主要城市。到2003年,华润置地己经开发了多个知名项目,在行业内有着很高的声誉。
"实力确实很强。"陈远看着资料,心中暗暗思索,"但正因为实力强,所以谈判会更加困难。他们肯定会提出苛刻的条件。"
第二天下午,陈远提前来到项目现场,仔细检查了展示区的布置。沙盘模型、设计图纸、效果图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力求给对方留下专业的印象。
下午两点整,一辆黑色奔驰轿车停在了工地门口。从车上走下来两个人,前面是一个西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得体的西装,气度不凡;后面跟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应该是助手。
"您就是陈远先生吧?我是华润置地上海公司的李志强。"中年男人主动伸出手。
"李总,欢迎您来我们项目现场。"陈远热情地握手,"这位是?"
"我的助手王明,负责项目投资分析。"李志强介绍道。
"请两位到展示区坐下详谈。"陈远引导着他们来到临时搭建的接待区。
李志强首先环顾了一下项目现场,然后仔细观察沙盘模型。
"陈先生,您的项目设计确实很有创意。"李志强说道,"生态住宅的概念在上海还比较新鲜,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谢谢李总的认可。"陈远说道,"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为上海的住宅市场带来一些新的理念。"
"不过,"李志强的语调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创新也意味着风险。这样的设计在市场上能被接受吗?成本控制能做好吗?销售能够顺利进行吗?"
陈远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质疑,他从容地回答道:"李总,您的担心很有道理。但我们己经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目标客户群体对这种设计理念的接受度很高。"
他拿出准备好的市场调研报告,"我们调研了50个潜在客户,其中85%表示对生态住宅很感兴趣,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
王明接过报告仔细翻阅,不时点头表示认可。
"陈先生,市场调研的数据看起来不错。"李志强说道,"但我更关心的是项目的财务状况。能否介绍一下投资规模和盈利预测?"
"当然可以。"陈远拿出财务预测报告,"项目总投资2300万,预计销售收入4200万,毛利润1900万,投资回报率超过80%。"
"2300万的投资,确实不算小。"李志强说道,"您目前的资金状况如何?"
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陈远知道,如果暴露资金不足的问题,就会在谈判中处于劣势。但如果不说实话,对方迟早也会发现。
"坦率地说,我们确实需要一些资金支持。"陈远决定坦诚相告,"目前我们己经筹集了2000万,还有300万的缺口。"
"300万的缺口?"李志强和王明交换了一个眼神,"那您希望华润如何支持呢?"
"我们希望华润能够作为战略投资者加入项目。"陈远说道,"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能够在项目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指导。"
"具体的合作方式呢?"李志强问道。
"这个我们可以详细商讨。"陈远说道,"比如说,华润投资500万,占项目20%的股份。"
李志强沉思了一会儿,"陈先生,您的项目确实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是,500万占20%的股份,这个估值有些高了。"
"李总,您觉得怎样的条件比较合理?"陈远问道。
"我认为,500万占30%的股份比较合适。"李志强说道,"而且,华润需要在项目管理中有更大的话语权。"
陈远心中快速计算着。如果华润占30%的股份,那么项目的总估值就是1667万,明显低于项目的实际价值。而且,如果华润在项目管理中有更大的话语权,自己的控制权就会被稀释。
"李总,我需要和合作伙伴商量一下。"陈远说道,"这样的重大决定不能仅凭我一个人做主。"
"当然可以理解。"李志强说道,"不过,我们华润的投资决策也需要时间。如果您有兴趣合作,最好尽快给我们答复。"
"那我们约定三天后再次会面,届时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陈远说道。
"好的,我们等您的消息。"李志强起身准备离开,"对了,陈先生,除了资金支持,华润还能为项目带来什么价值,您考虑过吗?"
"请李总指教。"陈远说道。
"首先是品牌效应。华润置地的品牌在市场上有很高的认知度,这有助于项目的销售。"李志强说道,"其次是专业管理。华润有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可以帮助您规避很多风险。第三是资源整合。华润在建材采购、施工队伍、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成熟的合作伙伴。"
这些确实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源。陈远不得不承认,与华润合作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资金支持。
"李总说得很有道理。"陈远说道,"我会认真考虑的。"
送走华润的人之后,陈远立刻召集项目团队开会讨论。
"各位,刚才华润置地的人来过了,提出了合作意向。"陈远开门见山地说道,"他们愿意投资500万,但要占30%的股份,而且要求在项目管理中有更大的话语权。"
"30%的股份?"老周皱起眉头,"这个比例有点高啊。"
"但是华润能够带来的价值不仅仅是资金。"财务总监小李说道,"他们的品牌、管理经验、资源整合能力,这些都是很宝贵的。"
"关键是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销售经理小张问道,"如果找不到其他投资者,我们可能就得接受这个条件。"
陈远陷入了沉思。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与华润合作确实有很多好处。但从感情上,他不愿意放弃对项目的控制权。
"让我再想想其他的办法。"陈远最终说道,"三天时间,我们再努力一下。"
当天晚上,陈远给周鸿儒打电话,向他汇报了与华润谈判的情况。
"小陈,重生之地产大时代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之地产大时代最新章节随便看!华润置地确实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周鸿儒说道,"虽然条件苛刻了一些,但考虑到他们能够带来的价值,还是值得考虑的。"
"师父,您的意思是我应该同意?"陈远问道。
"不是让你马上同意,而是可以继续谈判。"周鸿儒说道,"他们提出30%的股份,你可以还价25%。他们要求更大的话语权,你可以提出联合管理的模式。"
"师父,万一谈判破裂怎么办?"陈远担心地问道。
"那我们就想其他办法。"周鸿儒说道,"我这边也在帮你联系一些投资者,虽然实力不如华润,但总比没有好。"
"太好了,师父。"陈远说道,"那我明天继续和华润谈判。"
第二天上午,陈远主动给李志强打电话。
"李总,关于昨天讨论的合作事宜,我想和您进一步沟通。"陈远说道。
"陈先生,您考虑得如何?"李志强问道。
"我对与华润合作的前景很看好,但在具体条件上,我们希望能够再商量一下。"陈远说道。
"您有什么想法?"
"关于股份比例,我们希望能够控制在25%以内。"陈远首接提出要求,"关于项目管理,我们可以采用联合管理的模式,重大决策共同商讨。"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李志强说道:"陈先生,让我和总部商量一下,明天给您答复。"
"好的,我等您的消息。"
挂断电话后,陈远继续联系其他可能的投资者。他拜访了几家投资公司,虽然都表示了一定的兴趣,但要么资金实力不够,要么提出的条件更加苛刻。
下午,苏晚晴主动给陈远打电话。
"陈总,听说您在寻找投资者?"苏晚晴问道。
"是的,项目需要一些追加投资。"陈远说道,"苏主任,银行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我们银行有一些高净值客户,对房地产投资比较感兴趣。"苏晚晴说道,"如果您愿意,我可以安排您见面谈谈。"
"太好了,什么时候方便?"陈远立刻来了兴趣。
"明天下午,我安排一个小型的投资说明会,邀请几个客户来了解您的项目。"苏晚晴说道。
"非常感谢苏主任的支持。"陈远感激地说道。
当天晚上,陈远在家里准备明天投资说明会的材料。他要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向投资者展示项目的价值和前景。
第二天下午,陈远来到银行的会议室。苏晚晴己经邀请了五个客户,都是银行的高净值客户,包括几个成功的企业家和投资者。
"各位朋友,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想介绍一个很有潜力的房地产项目。"苏晚晴主持会议,"项目的开发商陈远先生是我们银行的重要客户,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企业家。"
陈远站起身,开始介绍项目情况。从市场前景到设计理念,从投资回报到风险控制,他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陈先生,您的项目确实很有创意。"一个投资者说道,"但我有个问题,生态住宅的维护成本会不会很高?"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陈远回答道,"我们己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设计时选择了低维护的植物品种,而且会引入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维护成本会通过物业费的方式分摊,每户每月增加的成本在100-200元之间。"
"投资门槛是多少?"另一个投资者问道。
"我们希望每个投资者的投资额度在50万到100万之间。"陈远说道,"投资期限为18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0%以上。"
40%的年化收益率让在场的投资者都很感兴趣。虽然风险不小,但收益率确实很有吸引力。
会议结束后,有三个投资者表示了明确的投资意向,总投资额度约为200万。虽然还不够解决全部资金缺口,但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
"陈总,看来您的项目还是很受欢迎的。"苏晚晴说道,"不过,您还是需要一个主要的投资者来提供剩余的资金。"
"我明白。"陈远说道,"华润那边还在考虑,我等他们的答复。"
第三天上午,李志强打来电话。
"陈先生,经过我们总部的讨论,可以接受25%的股份比例。"李志强说道,"但在项目管理方面,我们需要派驻一名项目经理,参与日常管理工作。"
这个条件比陈远预期的要好一些。25%的股份比例是可以接受的,而派驻项目经理也不会完全剥夺他的控制权。
"李总,这个条件我们可以接受。"陈远说道,"什么时候可以签署正式协议?"
"如果您同意,我们下周就可以签署投资协议。"李志强说道,"另外,华润会立刻安排资金到位,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太好了,那我们下周见面签约。"陈远高兴地说道。
挂断电话后,陈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华润的加入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还为项目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持。虽然股份被稀释了一些,但考虑到华润能够带来的价值,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他立刻给项目团队的成员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太好了,小陈!"老周在电话里兴奋地说道,"有了华润的支持,我们的项目就稳了。"
"是啊,现在可以放开手脚干了。"陈远说道,"老周,你开始准备施工队伍吧,我们要尽快开工。"
当天下午,陈远在办公室里重新制定项目计划。有了华润的资金支持和管理经验,很多原来担心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就在这时,设计师小王兴奋地跑进办公室。
"陈总,好消息!"小王喘着气说道,"我们的项目获得了上海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称号!"
"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陈远有些意外,"什么时候申请的?"
"我上个月帮您申请的,刚刚收到通知。"小王说道,"这个称号不仅有政策支持,还有资金补贴,大概50万左右。"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称号不仅能够带来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认可,这对项目的市场推广会很有帮助。
"小王,你做得很好。"陈远夸奖道,"这个称号对我们的意义重大。"
"陈总,我觉得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小王说道,"可以在营销宣传中重点突出政府认可这一点。"
"你说得对。"陈远点点头,"政府的背景对客户的购买决策会产生很大影响。"
当天晚上,陈远坐在办公室里,看着项目的最新进展,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从一个想法到现在即将开工建设,虽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终都一一克服了。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项目,他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还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银行的支持、政府的认可、媒体的关注、投资者的信任,这些都是他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
"这只是开始。"陈远望着窗外的夜景,在心中暗暗发誓,"我要用这个项目证明自己的能力,为将来更大的发展奠定基础。"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