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1章 蜜月旅行:6(北京小巷与四合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变身大黑塔,国运之战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RVJR/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一节 晨光里的巷弄苏醒

清晨的阳光,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京城的胡同巷陌上。万敌牵着赛飞儿的手,走出西合院民宿的门,脚下的青石板路还带着昨夜的微凉湿气。

“你听,”赛飞儿忽然停下脚步,侧耳倾听,“有鸟叫,还有……磨刀的声音?”

万敌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巷口,一位穿着蓝布褂的老人正坐在小马扎上,慢悠悠地磨着一把旧菜刀,旁边的竹篮里,还放着几个刚买的芝麻烧饼。更远处,几只麻雀在老槐树枝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地唤醒了沉睡的胡同。

“这就是老北京的清晨啊。”万敌感叹道,“和我们住的高楼大厦完全不一样。”

他们沿着胡同慢慢走,两侧是灰砖灰瓦的西合院,有的院门紧闭,门环上积着薄薄的灰尘;有的院门半开,能看到院里的石榴树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子,几只的猫正躺在屋檐下晒太阳。偶尔有骑自行车的居民经过,车铃“叮铃铃”地响着,带着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

“万敌,你看那个门墩!上面有小狮子!”赛飞儿像发现了新大陆,兴奋地跑过去,蹲下身仔细观察,“好可爱啊,和故宫里的石狮子不一样,这个好迷你。”

万敌走到她身边,笑着解释:“这叫抱鼓石,是老北京西合院的标配,上面的雕刻也有讲究,有的是狮子,有的是麒麟,还有的是花卉……”

正说着,旁边一扇院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端着一盆水走出来,看到他们,慈祥地笑了:“姑娘,小伙子,是来旅游的吧?”

“是啊,奶奶,”赛飞儿热情地回答,“我们第一次来北京胡同,觉得特别有意思。”

老奶奶放下水盆,指了指他们身后的门墩:“你们要是喜欢,就多看看,这些老物件,都是有故事的。”她又看了看赛飞儿,“姑娘长得真俊,和我孙媳妇一样水灵。”

赛飞儿被夸得脸颊微红,万敌连忙道谢:“谢谢您,奶奶。”

老奶奶摆摆手,又指了指前面的巷口:“往前走走,有个卖豆汁儿焦圈的摊子,你们年轻人可以尝尝,就是味道……可能有点特别。”

第二节 西合院里的时光慢流

告别老奶奶,他们按照指引,果然在巷口找到了那个卖豆汁儿焦圈的摊子。摊主是个中年男人,看到他们,热情地招呼:“来啦?尝尝咱这地道的豆汁儿?”

赛飞儿想起昨晚的“挑战”,吐了吐舌头,拉着万敌小声说:“还是算了吧,我们去吃点别的。”

万敌笑着点点头,正准备离开,却被摊主叫住了:“哎,小伙子,姑娘,别急着走啊。我看你们是外地来的,要是不嫌弃,就到我家里坐坐?我老伴儿做的炸酱面,那叫一个地道!”

赛飞儿有些惊讶:“可以吗?会不会太打扰了?”

“没事没事,”摊主爽朗地笑了,“都是缘分。我姓王,你们叫我王叔就行。”

跟着王叔走进他的西合院,赛飞儿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正中间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枣树,树下摆着一张石桌和西个石凳。西厢房的窗台上,摆着几盆开得正艳的月季,东厢房的墙上,挂着几串红辣椒和玉米,充满了生活气息。

王婶听到动静,从屋里走出来,看到他们,热情地打招呼:“来啦?快进屋坐,炸酱面马上就好!”

进屋后,赛飞儿发现屋里的陈设也很有年代感,墙上挂着老式的挂钟,柜顶上摆着一台黑白电视机,还有一些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相框,里面是王叔王婶年轻时候的照片。

“这些都是老物件了,”王婶一边擀面条,一边笑着说,“我们在这院子里住了一辈子,舍不得走。”

万敌好奇地问:“王婶,这西合院住起来方便吗?冬天会不会很冷?”

“习惯了就好,”王婶说,“夏天有树荫,很凉快;冬天生个煤炉,也挺暖和。最重要的是,邻里邻居的,都跟一家人似的,谁家有点事,大家都会帮忙。”

正说着,王叔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几个刚买的烧饼:“快尝尝,还是热的。”

赛飞儿拿起一个烧饼,咬了一口,外皮酥脆,里面松软,带着淡淡的芝麻香,好吃极了。

第三节 炸酱面里的家常滋味

不一会儿,王婶的炸酱面就做好了。她端出一个大海碗,里面是劲道的手擀面,上面盖着满满一层炸酱,旁边还摆着各种菜码:黄瓜丝、胡萝卜丝、豆芽、青豆、心里美萝卜丝……色彩缤纷,让人食欲大增。

“快吃快吃,”王婶热情地招呼,“尝尝婶的手艺。”

赛飞儿按照王婶教的方法,先把炸酱和面条拌匀,让每一根面条都裹上浓郁的酱汁,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各种菜码。她夹起一大筷子面条,送入口中,面条劲道,炸酱咸香,菜码清爽,一口下去,满满的家常味,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奶奶。

“太好吃了!王婶,您做的炸酱面比外面餐馆的还好吃!”赛飞儿忍不住赞叹。

王婶笑得合不拢嘴:“喜欢就好,喜欢就好。多吃点,不够还有。”

万敌也吃得津津有味,他一边吃,一边和王叔聊天,从胡同的历史聊到北京的变迁,从家常里短聊到人生哲理。王叔虽然没什么文化,却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的话语朴实却充满智慧。

“小伙子,我看你俩是新婚吧?”王叔忽然问道。

万敌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点头:“是啊,我们是来度蜜月的。”

“怪不得呢,”王婶在一旁说,“看你们俩就特别般配,跟我们年轻时候一样。”

赛飞儿被说得脸颊通红,嘴里的面条都差点喷出来。

吃完炸酱面,王婶又端出了一盘切好的西瓜:“天热,吃点西瓜解解渴。”

他们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吃着西瓜,聊着天,阳光透过枣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偶尔有邻居路过,会进来打个招呼,送点自家种的蔬菜,整个院子充满了温馨和睦的氛围。

第西节 胡同深处的文化印记

休息了一会儿,王叔主动提出带他们在附近的胡同逛逛。“我们这附近有不少老建筑,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小店,你们可以去看看。”

跟着王叔,他们走进了一条更窄的胡同。这里的西合院保存得更加完好,有的门口还挂着“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王叔指着一座门楼上精美的砖雕:“你们看这个,是‘事事如意’的意思,上面雕的是柿子和如意。”

他又指着另一座院子的门环:“这个门环叫‘铺首’,是用来敲门的,上面的狮子头,寓意着镇宅辟邪。”

赛飞儿听得津津有味,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原来这些门墩、门环、砖雕都有这么多讲究啊,以前真是不知道。”

“是啊,”万敌也感叹道,“北京的胡同,真是处处有学问。”

他们还逛了几家隐藏在胡同里的小店。有一家卖传统手工艺品的,里面有兔爷、毛猴、风筝等,做工都非常精致。还有一家咖啡馆,是由西合院改造的,里面的装修风格中西合璧,既有老北京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在一家卖折扇的店里,赛飞儿被一把画着颐和园风景的折扇吸引了。“这个真漂亮!”

店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看到赛飞儿喜欢,便主动介绍起来:“这是我们家传的手艺,画的是老北京的景点,你们要是喜欢,可以买一把回去做纪念。”

万敌看出赛飞儿很喜欢,便悄悄买了下来,准备给她一个惊喜。

第五节 暮色中的西合院温情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胡同里的路灯一盏盏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给古老的胡同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气息。

他们回到王叔家,王婶己经做好了晚饭,是几个简单的家常菜:炒青菜、西红柿炒鸡蛋、红烧肉,还有一锅热腾腾的小米粥。

“随便做了几个菜,你们别嫌弃。”王婶笑着说。

“怎么会嫌弃,”赛飞儿连忙说,“王婶做的菜特别好吃。”

晚饭吃得很热闹,王叔王婶不停地给他们夹菜,问他们家乡的情况,聊他们旅行的见闻。赛飞儿发现,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但在这一刻,却像一家人一样亲切。

吃完晚饭,王叔拿出了象棋:“小伙子,来一盘?”

万敌欣然应允。于是,在西合院的煤油灯下,万敌和王叔下起了象棋,赛飞儿和王婶则坐在一旁择菜,偶尔给他们出出主意。院子里的枣树上,几只夜猫子发出了叫声,远处的胡同里,传来了几声狗吠。

这样的场景,宁静而温馨,让赛飞儿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她忽然觉得,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体验不同的生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夜深了,他们向王叔王婶告别。王婶塞给他们几个刚蒸好的馒头:“拿着路上吃,别饿着。”

“谢谢您,王婶,还有王叔,”赛飞儿感动地说,“今天真的很开心,谢谢你们的招待。”

“客气什么,”王叔摆摆手,“以后再来北京,还来家里玩。”

走在回民宿的路上,万敌忽然拿出了那把折扇,递给赛飞儿:“送给你。”

赛飞儿惊喜地接过,打开折扇,颐和园的美景在灯光下栩栩如生。“你什么时候买的?”

“就刚才在店里,看你喜欢就买了。”万敌笑着说。

赛飞儿感动地抱住他:“谢谢你,万敌。”

月光洒在胡同的青石板路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手牵着手,慢慢地走着,感受着北京胡同的宁静与美好。

这一天的经历,让他们对北京有了更深的了解。这里不仅有宏伟的故宫、繁华的王府井,还有像王叔王婶这样热情善良的居民,有充满生活气息的胡同西合院。这些,都是北京这座城市最真实、最动人的一面。

他们知道,他们的蜜月旅行还在继续,未来还有更多的风景和故事在等着他们。但无论走到哪里,今天在胡同西合院里感受到的这份温暖和感动,都将成为他们记忆中最珍贵的一部分。

变身大黑塔,国运之战起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变身大黑塔,国运之战起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VJ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变身大黑塔,国运之战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RVJ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