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坤离开后,"拾古斋"的挂钟秒针声突然变得震耳欲聋。李蕴的指尖还抵在那方茶案上,案面被她无意识抠出几道细痕。我盯着她腰间半露的凤纹玉佩——此刻它正泛着古怪的暗红色,像是浸了血。
"先关门。"我快步拉下卷帘门,金属碰撞声在巷子里格外刺耳。转身时,李蕴己经蜷缩在茶席角落,双手紧攥玉佩,指节发白。
我蹲下身,试探着碰她的肩膀:"那块印..."
"是阿爷书房里的。"她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天宝三载,杨国忠派人来查陇西田亩,阿爷当着使臣的面摔了印......"突然她瞪大眼睛,"可那印应该碎了!"
我摸出手机,飞快搜索"唐代玉印"。屏幕上跳出无数拍卖行信息,但没有一件与方才所见相似。李蕴突然抓住我手腕,玉佩的温热透过衣袖传来——这不合常理,玉石本该是凉的。
"陈默,"她指甲几乎陷进我肉里,"那人说'珍珑阁'?"
我点头,捡起烫金请柬。暗纹在灯光下显出山水轮廓,落款处印着"贞观"小篆——这分明是唐代年号。李蕴突然冷笑,从博古架底层抽出一本《长安志》,翻到某页推到我面前。
泛黄书页上绘着长安西市的布局图,角落标注着"珍珑邸:胡商安氏所营,多诡器"。
"这不可能......"我喉咙发紧。一千三百年前的店铺名字,怎么会出现在现代?
李蕴的玉佩突然发出蜂鸣般的震颤。她猛地站起,茶盏翻倒,在宣纸上洇出褐色的河。我们同时望向窗外——巷口那辆黑色奔驰依然停着,车窗反射着阴冷的天光。
"他们在监视我们。"我拉严窗帘,转身时撞进李蕴决绝的眼神里。
"三日。"她突然说。
"什么?"
"贞观二十三年,我随阿爷去过珍珑邸。"她解开玉佩悬绳,"当时胡商安禄山——对,就是后来那个叛贼——给我们看了件波斯法器。"
玉佩被她放在《长安志》的书页上。诡异的事情发生了:玉中凤纹竟开始游动,细密的金线在玉髓里重组,渐渐构成一幅微缩地图。
我倒退半步,后腰撞上博古架。一尊仿唐三彩马摇晃着坠落,被李蕴凌空接住。她手腕上那道月牙形疤痕此刻泛着淡红——这是她穿越那晚被崖石划伤的,三个月来从未褪尽。作者“龙宫小世界的青影”推荐阅读《长安烟火照归途》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你看。"她指向玉中地图,"这是平康坊的格局,但多了条本不该有的水道......"
我凑近去看,突然听见"咔嗒"轻响。玉佩裂开一道发丝细的缝,渗出一滴琥珀色液体,顷刻间被书页吸收。纸上《长安志》的墨迹开始溶解,重组为陌生的文字:
"西爪螭龙现,故人当归。"
李蕴突然按住我后颈迫我低头。我们额头相贴的瞬间,一股热流窜过脊椎——我看见无数记忆碎片:着胡服的商贾捧出鎏金匣,少年安禄山额间的火焰纹,还有......一方缺角的西爪螭龙印。
"这是......"
"玉佩在警告。"她呼吸喷在我唇畔,"王振坤手里的印是饵,他在钓......"
楼下突然传来玻璃碎裂声。我们触电般分开,玉佩瞬间恢复常态。我抄起防身用的黄铜镇纸冲下楼,却发现只是野猫撞翻了窗台上的薄荷盆栽。
但盆栽泥土里,有个金属物正闪着冷光——纽扣大小的监听器。
回到阁楼时,李蕴己经烧了那页《长安志》。灰烬在瓷盆里蜷曲成奇怪的形状,像只展翅的鸟。她正在用螺子黛描眉——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化妆。
"你要做什么?"我按住她颤抖的手腕。
她眼尾扫出一抹飞红:"既然逃不掉......"铜镜里她的倒影突然变得陌生,"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陇西李氏。"
夜幕降临后,监听器被我们装进密封袋。李蕴从箱底取出一件素纱襦裙——这是她穿越时穿的唯一保存完好的衣物。她裁下一缕银线刺绣的卷草纹,系在监听器上。
"唐律规定,窃听者黥面。"她冷笑的样子让我心惊,"先还他一份礼。"
我们借夜色摸到巷口。那辆奔驰还在,车内无人。李蕴将"礼物"塞进雨刮器下,又用簪尖在车门上刻了个古怪符号。
"这是......"
"陇西李氏的标记。"月光下她瞳孔幽深,"若他真懂唐代文物,就该明白这是在宣战。"
回去的路上,李蕴反常地挽住我手臂。她体温偏高,像块暖玉。转角处我突然拽她躲进阴影——王振坤的随从正从便利店出来,手里拿着绷带和消毒水。
他右脸上,赫然有道新鲜的月牙形伤口。
(http://www.220book.com/book/RVR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