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9章 夏收战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黄土地到商业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RW8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广袤的田野上,金黄的麦浪如波涛般翻滚着,仿佛是大地在展示它一年中最丰硕的成果。而这,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的夏收战役正式打响了。

天空中,毒辣的日头高悬,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将地面烤得发烫。空气中弥漫着麦芒的燥热气息,让人感到呼吸都有些困难。

知青们身穿着单薄的衣衫,义无反顾地挥舞着镰刀,加入了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收队伍。麦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无数细小的钢针。它们毫不留情地刺穿了知青们薄薄的衣衫,深深地扎在手臂上、脖子上,带来一阵又痛又痒的感觉。

汗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从知青们的额头、脸颊滑落,浸湿了他们的衣衫。而这些汗水,又顺着被麦芒刺破的小伤口流淌进去,带来一阵火辣辣的刺痛,让人不禁皱眉。

李远的手掌,在与粗糙的镰刀柄不断摩擦的过程中,很快就磨出了一个个透明的水泡。然而,他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依旧奋力地收割着麦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泡被一次次地磨破,与汗水、泥土以及渗出的血丝混合在一起,让他的手掌感到一阵火辣辣的疼痛。

特写镜头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颗鲜红的血珠正从他那磨破的掌心缓缓渗出。它像是一颗晶莹的红宝石,在金黄色的麦穗上显得格外刺眼。血珠滴落在麦穗上,瞬间洇开了一小片暗红,仿佛是大地在默默地诉说着这场夏收战役的艰辛与不易。

传统的割麦方式是单人一把镰刀,弯腰收割,捆扎,效率不高,人也累得够呛。李远看着身边累得首不起腰的知青和老农,又看看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眉头紧锁。他想起在农技班看到的双人协作农具图片。

休息时,他找到张老汉和赵大奎,用树枝在地上比划:“张伯,队长,您看这样行不行?两个人一组,前面一个人用长柄镰刀(类似钐刀)负责割倒一大片麦子,后面一个人紧跟,负责把割倒的麦子收拢、捆扎。前面的人不用总弯腰,后面的人只管捆,分工合作,是不是能快不少?我估摸着,能省力,效率起码提高三成!”

赵大奎叼着烟卷,眯着眼看着地上李远画的简图。张老汉则捻着胡须,琢磨着:“两个人…一个割,一个捆…听起来…是比一个人折腾省劲…”

“试试!死马当活马医!” 赵大奎看着无边的麦田,下了决心。

李远立刻找木匠(用一包烟说动),临时改造了几把加长木柄的镰刀。两人一组开始试验。果然,前面的人挥动长柄镰,一扫就是一片,大大减少了弯腰次数;后面的人只需快速捆扎,节奏明显加快!效率提升了不止三成!

“嘿!还真行!” 张老汉看着快速推进的麦垄,咧开嘴笑了。

“省劲儿多了!” 知青们也兴奋起来。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几个思想顽固的老农,蹲在地头,看着这“新式”割法,连连摇头:

“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咋能随便改?”

“两个人干一个人的活?这不是浪费劳力?”

“花里胡哨,我看中看不中用!”

他们依旧固执地采用传统方式,佝偻着腰,一把一把地割着,速度明显慢了一大截。赵大奎也懒得管他们,只要任务能完成就行。创新与传统,在金色的麦田里悄然碰撞。

从黄土地到商业帝国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从黄土地到商业帝国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W8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黄土地到商业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RW8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