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暴雨带来的高烧,像一场凶狠的伏击,将我撂倒在知青点那漏雨的仓库里整整三天。昏沉中,时而是灼热的麦浪,时而是冰冷的暴雨,时而是撕裂布帛的刺耳声响,还有二姐塞进我手里那枚温热的鸡蛋,以及她焦急的呼唤。林晓梅和张红梅轮流照顾,用冷毛巾敷额头,喂我喝下苦涩的草药汤(是二姐从村里赤脚医生那里求来的)。赵大奎和刘三爷也来看过,刘三爷没说什么,只是吧嗒着旱烟袋,看着我的眼神复杂了许多。
第西天,烧终于退了,人却像被抽掉了筋骨,虚软得厉害。勉强能起身,但夏收的扫尾工作——脱粒、晾晒、入仓——正如火如荼,我实在躺不住,咬着牙也要去上工。工分,是活命的基础。
知青点的食堂,依旧由王建国管着。虽然上次采购员被罢免了,但他凭着资格老、脸皮厚,又攀附了公社某个小干事的关系,还是牢牢把着食堂管理员的位置。夏收体力消耗巨大,食堂的伙食就成了大家活命的指望,也成了所有矛盾的焦点。
这天中午,收工回来,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涌向食堂。窗口排着长队,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汗味、劣质油脂和咸菜的气息。轮到我了,王建国面无表情地站在大锅后面,手里的大勺在锅里搅了搅,舀起一勺几乎看不见油星的菜汤,倒进我的搪瓷碗里,汤面上可怜巴巴地漂着几片发黄的菜叶。接着,他拿起一个杂面窝头,看也没看就塞到我手里。窝头又小又硬,掂量着比别人的似乎都轻几分。
我端着碗走到角落的桌子旁坐下。旁边坐着张红梅和林晓梅,她们的碗里情况也差不多。这时,王建国自己也端着一个大海碗出来了,大喇喇地坐在另一张桌子旁。他碗里的景象,瞬间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同样是菜汤,他的却明显浓稠许多,汤面上浮着一层亮晶晶的油花,几片肥厚的腊肉片和完整的土豆块沉在碗底。他手里抓着的,是两个又白又暄的大馒头!那刺眼的白,在昏暗的食堂里像是一种无声的炫耀和嘲讽。
一股无名火猛地窜上心头。高烧后的虚弱感被强烈的愤怒取代。夏收抢盖,大家撕的是自家的床单被面,豁出去的是性命!而他王建国,克扣的是大家活命的口粮!这己经不是简单的自私,是喝大家的血!
“建国同志,”我放下碗,声音因为虚弱有些沙哑,但足够清晰,“你这碗里的油水和白面馒头,是哪个生产队特供的?还是说,咱们知青点的伙食标准,也分三六九等了?”
食堂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看向王建国碗里,又看向自己碗里那清汤寡水。不满和愤怒的情绪在沉默中迅速发酵。
王建国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病恹恹的我敢当众发难。他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强作镇定,把碗往桌上重重一放,汤汁都溅了出来:“李远!你什么意思?病糊涂了?我这是自己带的!少在这血口喷人!”
“自己带的?”我冷笑一声,环视着食堂里每一个知青和几个也在吃饭的社员,“大家伙儿都看见了,夏收以来,哪一顿饭你不是吃的跟大家不一样?油水多,白面多!这年头,谁家能有这么多‘自己带的’好东西顿顿吃?王建国,你敢不敢把食堂的账本拿出来,当着大家的面,一笔一笔算清楚?看看采购的粮食、油、肉,都进了谁的肚子!”
“对!算账!”
“拿账本出来!”
“太不像话了!我们累死累活,他倒吃香喝辣!”
群情激愤,压抑己久的怒火被点燃了。林晓梅、张红梅等知青纷纷站起来声援。连几个老实的社员也看不下去了,低声议论着。
王建国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指着我:“你…你个小兔崽子!想造反啊!账本是你能看的?公社有规定,食堂账目由管理员负责!你算老几?”
“我们是知青点的知青!是吃这个食堂饭的人!就有权知道我们的口粮去哪了!”我毫不退缩,声音也提高了,“你不敢拿账本,就是心虚!大家想想,夏收前,公社是不是拨下来一笔‘抢收补助粮’?那笔粮食,我们吃到嘴里几两?”
这话点到了关键。补助粮的事大家都有耳闻,但谁也没见着实惠。此刻被我点破,质疑声更大了。
“王建国!把账本交出来!”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男知青猛地拍了下桌子。
“交出来!让大家看看!”众人齐声附和,声势惊人。
王建国被这阵势吓住了,额头冒汗,色厉内荏地吼道:“反了!都反了!你们这是污蔑干部!我要去公社告你们!”
“告?可以!”我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但在告之前,我们知青点内部,是不是该先解决一下问题?我提议,现在就开全体知青大会!投票表决,罢免王建国的食堂管理员职务!由大家重新推选信得过的人来管!”
“同意!”
“早就该罢免他了!”
“投票!现在就投!”
群情汹涌,局面己经完全失控。王建国看着一双双愤怒的眼睛,终于感到了恐惧。他知道,众怒难犯,尤其是在夏收刚过、所有人都憋着一股火的时候。
在全体知青(除了王建国自己)的见证下,投票在简陋的食堂里进行。没有选票,就用玉米粒代替——同意罢免的放一粒玉米在左边碗里,反对的放右边。结果毫无悬念。当负责计票的林晓梅和张红梅把左边堆得小山似的玉米粒展示出来时,王建国的脸色彻底灰败下去。
“好…好…你们有种!”他怨毒地扫视了一圈,尤其是狠狠剜了我一眼,猛地推开凳子,撞开人群,头也不回地冲出了食堂。他那只盛满油水和白面馒头的大海碗,孤零零地留在桌上,像一个讽刺的注脚。
食堂里爆发出短暂的欢呼,随即是长久的沉默和议论。罢免王建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谁来接手这个烫手山芋?食堂的账目必须理清,被克扣的粮食能否追回?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证以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
“账本,”我看着大家,“必须尽快找到,查清楚。我建议,成立一个临时的伙食监督小组,由大家推选代表,共同管理食堂账目和采购,定期公开。”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经过讨论,推选了林晓梅(细心)、张红梅(泼辣敢言)和另一个平时做事公允的男知青赵卫国进入监督小组。当务之急是找到食堂账本。
王建国跑回宿舍,把自己反锁在里面。我们在他宿舍门外等了一会儿,最后是赵卫国隔着门喊话,说如果不配合,就上报公社处理,并让大队派人来。僵持了半个多小时,门终于开了条缝,一个皱巴巴、沾着油渍的笔记本被扔了出来,砸在地上。
张红梅立刻捡起来。翻开一看,里面的记录混乱不堪,字迹潦草,很多地方涂改严重,收入和支出明显对不上。那笔“抢收补助粮”的记录更是语焉不详,只含糊地记了个总数,去向不明。看着这本糊涂账,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粮食,在李家坳,就是命根子。被王建国这样糟蹋,损失的可能就是大家熬过寒冬的口粮。
监督小组接手的第一顿饭,依旧是清汤寡水。但大家知道,这只是开始。清理旧账,追讨损失,建立新的规矩,都需要时间。饭桌上,气氛有些凝重,但更多的是一种当家作主后沉甸甸的责任感。我碗里的菜汤依旧清澈,但喝在嘴里,似乎少了一丝屈辱的苦涩,多了一点改变的希望。这场知青内部的冲突,掀开了盖子,也意味着新的秩序和挑战,才刚刚开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黄土地到商业帝国(http://www.220book.com/book/RW8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